2016-05-31 09:27:47吉立

尹啟銘》-蔡英文的話能信嗎

2016年05月24日 04:10 中國時報
尹啟銘

日學者:中國應不會對台實施經濟制裁
蔡英文520就職上任,發表演說。(中央社)

蔡英文就職演說時宣示「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立即有報紙雀躍地以之作為頭版頭條新聞的標題,並且說「蔡總統兩岸論述全新的亮點就是提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我們不禁要問:蔡英文的話可以相信嗎?

從國光石化案、兩岸ECFA到開放晶圓廠業者赴大陸投資設廠,蔡英文言行反反覆覆,誠信蕩然無存的案例可說是不勝枚舉。就拿《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說,3年來,從頭到尾違反該條例規定的,不就是蔡英文!

2013年6月21日兩岸簽署ECFA服貿協議,27日行政院核定該協議,並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送請立法院「備查」,所謂「備查」就是「告知」,立法院並無不同意備查的權力。孰知立院在民進黨帶頭違法亂紀下,把「備查」改為「逐條審查」,該協議因此被延宕至今將滿3年,對台灣經貿造成嚴重傷害。如今,如果蔡總統真心想要依據該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就應先立即生效實施服貿協議。

在演說中,蔡英文許諾要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首先要做的是台灣的經濟結構轉型,其中心思想圍繞「創新、就業、分配」、「全球及區域連結」、「五大創新研發計畫」3個主軸,仍停留在只有口號、沒有內容的階段,所要推動的政策要不是馬政府早就在進行,就是不切實際,例如所謂的「全球及區域連結」不就是新政府致命的罩門。

長久以來,民進黨的意識型態才是造成台灣經濟每下愈況的主因,民進黨往往把政治考量放在經濟、產業之前,用政治手段,例如以立法院決議干預行政權,限制企業,使其無法運用最佳布局和創新營運模式去掌握全球資源和市場機會。

其次,不管是經濟或產業發展,蔡英文永遠避談市場問題,僅能在供給面打轉。要發展新興產業、振興投資,市場機會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的報告中指出,外國直接投資(FDI)選擇投資目的地的決定性因素為:市場規模、市場成長率、可否進入國際和區域市場等,中國大陸近幾年一直是FDI首選的目標,但這正違背民進黨的基本立場,促使民進黨在改善投資環境、提升出口競爭力的政策完全違反經濟運行的規則。

此外,民進黨一直漠視兩岸經貿是全球價值鏈的一環,切斷兩岸關係無異自絕於國際經貿之外。陳水扁執政時,兩岸無法直航,全球重要新航線排除台灣,高雄港原於1999年排名全球第3大貨櫃港,至2008年直線掉到第12名,民進黨卻全然無動於衷。

自2000年後,大陸快速發展,近8年來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達1/3,一方面對各國提供發展的機會,另方面大陸崛起,對各國亦造成競爭威脅,相關國家對於大陸動態發展所帶來挑戰和機會皆以正面積極態度因應,唯有民進黨採取最簡單的「防堵」政策,因此造成兩岸單向傾斜,出口、投資倒向大陸,技術、人才、產業拚命外流,台灣留下一個空殼子。如果新政府意識型態不改,繼續反中,台灣經濟只有沉淪一途,年輕人也就不必想要有個更好的國家。(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