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4 21:37:59333

周國端要讓好蘋果出線

前言:

在保發中心董事長周國端的推動下,第一屆「台灣保險卓越獎」選拔活動利進行,總計有四十五家公司、一三六件作品入圍角逐五大獎項,為保險業立下里程碑。

本文:

農曆年前,無故飽受流言攻擊而隱身一段時間的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簡稱保發中心)董事長周國端,近日為了讓第一屆台灣保險卓越獎順利進行,又開始在媒體間活躍起來,儘管這個獎項在籌備時曾遭到部分人士的質疑和批評,不過為了塑造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周國端最後還是下定決心,全力推動卓越獎成為保險業者往前走的新路標。

其實保發中心這次推動卓越獎在金融產業上不算先驅,過去銀行業的相關獎項是由金融研訓院負責,證券業則也早由證基會主持,只有保險業卻一直沒有下文,也因此不少業者私下向保發中心表達關切,連金管會主委龔照勝也多次跟周國端提出建議,希望有個組織能出面籌辦,讓保險業脫胎換骨。

周國端指出,金融業自從政府鬆綁以後,就一直呈現蓬郣發展、百家爭鳴的態勢,各家業者在新商品創新和運作上屢有佳蹟,不過卻因政策立法速度牛步,導致市場秩序也愈來愈亂,如今金融業,包括保險公司正邁向整合轉型,如果能適時給予新的經營方向,的確是台灣消費者的一大福音,而這也是保發中心願意站出來的初衷。

以近年來陸續成立的金控來說,由於交叉行銷盛行,現在保險業者靠銀行通路賣了不少商品,除了投資型保單、儲蓄險外,連意外險、汽車強制險都登上銀行櫃枱,但這些商品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或者只是讓銀行賺取手續費收入,就必須要有所釐清。

對此,周國端表示,金融應該回歸到服務業,保險也是如此,由於保險的本質就是互助,如果保險公司能慢慢脫離求利的本質,專注在客戶服務、人才培養和社會公益,且多一點人性關懷和信仰,這對社會是有益的。

此外,保發中心在這次活動也發現,客戶在買保險時,會考慮保險公司是否有參與公益活動,因此周國端強調,如果能讓保險業知道什麼才是營運重點,「好蘋果就會出線」。

「保險是我的第二生命。」原為台大財金系教授,專精保險投資與精算的周國端,長年投身在國內保險業中,對於保險他有一種責無旁貸的使命,所以對於他看不慣,認為不公、不義的事情,他一定要站出來批評,自然豎立了一些敵人,只是他的批判事後都一一驗證,他的想法是對的。如今,透過卓越獎,周國端這位獻身做「傳教士」,方向的建立和秩序的重整將是早晚的事了。(2005.4.4,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