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花磚不「老氣」!源自西班牙工藝並融入祈福象徵,是世界級文化遺產
台灣花磚不「老氣」!源自西班牙工藝
並融入祈福象徵,是世界級文化遺產
台灣花磚是極美的存在,但多數人都不認識它,即使在老建築上看到,也是把它當成「老氣」的象徵而嗤之以鼻,然後毫不留情地拆除!渾然不知花磚在世界建築、藝術史上獨一獨二的地位……
不論在巴洛克或是台灣的紅磚建築上,人們都經常看見鮮豔、典雅的彩色瓷磚,但你知道,這種充滿在地風格,被台灣人稱為「花磚」的彩繪瓷磚,其實是不遜於其他國家的世界級文化遺產嗎?
源自西班牙、精於英國,由日本帶進台灣
台灣花磚,源自西方的馬約利卡花磚(Majolica tile),馬約利卡磚來自西班牙,一般認為是由阿拉伯人從中東帶入西班牙,15世紀後因為從西班牙出口陶瓷至義大利,中途必須經過馬略卡島(Majorca),所以被稱為馬約利卡花磚。
在工藝技術上,馬約利卡陶瓷是一種在已經燒製完成的陶瓷基座上,以不透明彩色釉料彩繪,然後再以近1000˚C高溫燒製而成的工藝品;17世紀以後,馬約利卡陶瓷技術傳至英國,此後流行不輟,150年後又被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商人引進亞洲,並且帶入台灣。
嘉義花磚博物館館長徐嘉彬說,「而在台灣,每片花磚都是一種祝福。」
徐嘉彬解釋,1915年起,台灣開始有人從日本引進花磚,由於當時的瓷磚必須從日本進口,因此是昂貴的舶來品。
瓷磚被進口至台灣後,匠師為求新求變,將傳統文化所喜愛的吉祥寓意,融入創作之中,讓台灣的花磚變得與其他國家很不一樣。
台灣花磚為什麼特別?
來到台灣的花磚,逐漸發展成與其他國家非常不同的風貌。
徐嘉彬說。
徐嘉彬解釋,在100年前,花磚是全世界流行的建築材料,歐洲主要貼在外牆加強房屋防水,日本則主要貼在澡堂,但在台灣,因為進口的花磚非常昂貴,所以這些由傳統藝術匠人改造過的、具有祈福意味的蝙蝠花磚、壽桃花磚,會被鑲在房子最顯眼的地方,在展示財富與品味之餘,祈求保祐一家平安。
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6年,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Aix-Marseille University)鼓勵學者將英國、法國、德國、日本、葡萄牙、西班牙、新加坡、台灣等世界各地的花磚文化列為「瓷磚世界非物質遺產」,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提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
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因此以往本土文化遺產不具申請資格,但透過這種與他國協力的方式,台灣本土的花磚文化,有了被世界看見的機會。
公視新聞部《獨立特派員》團隊,也在花磚文化逐漸被現代台灣大眾與世界認識之際,走訪臺灣、日本、新加坡三國拍攝《花磚而生》紀錄片,探尋花磚的身世密碼,也讓國人一睹這項建築文化瑰寶的保存與再生之旅。
《花磚而生》從一片小花磚,循線索前進日本淡路島,找到100年前生產廠商,再追溯世界瓷磚的傳播史和路徑。片中紀錄日本INAX博物館的研究,說明世上第一片瓷磚是埃及金字塔內法老王陵墓的裝飾品,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而瓷磚經由貿易、殖民、戰爭和移民等人類生活路徑,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
紀錄片也拍攝臺灣老屋拆除時,花磚博物館協助屋主保留,讓原來的花磚於拆卸後能夠再回到老屋,這段有意義的旅程。更前往新加坡,拍攝由政府主導保存和再利用,狀態良好的街上老店屋建築上姿態、色彩獨特的花磚。
導演婁雅君表示,「隨著臺灣老屋大量拆除,少則數十片,多則上百片的花磚跟著消失。這些年代限定的花磚,只出現在20世紀初期的台灣,前後約莫只有20年的時間」。
婁雅君指出,目前國內僅憑民間力量倡議花磚的保存和修復,但是保存的速度遠不及拆除的腳步。
(原文刊載於《BeautiMode》;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原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