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解析螢光顯微技術 3傑獲諾貝爾化學獎
〔本報訊〕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由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科學家貝齊格(Eric Betzig)、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莫納(William E. Moerner)和德國哥廷根生物化學研究中心主任赫爾(Stefan W. Hell)共同獲得,他們研發出比現有顯微鏡解析度更高的超解析螢光顯微鏡學,可以更深入探討細胞內活動狀況。
頒獎典禮過程中,化學獎委員會專家指出,現行的顯微鏡只能供科學家看到細胞的外型,不過超解析螢光顯微鏡學的發明,讓科學家今後可以更深入的探討細胞內的活動狀況。
據委員會解說,超解析螢光顯微鏡學的運作方式是利用不同功率的螢光放射掃描目標物,然後再將多張不同映像程度的畫面合成一張完整的顯微放大圖,這項發明是超高精度顯微技術領域的一大突破。
透過電話接受記者訪問的化學獎得主赫爾回答相當清楚冷靜,記者提問為何得到大獎後仍能應對自若時,赫爾表示其實自己心中非常興奮,這項發明能夠得獎,他真的是始料未及。
化學獎自1901年到2013年共發出105次獎項,其中63次一人獨得,女性得主則有4位。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是唯一一位得過兩次化學獎的得主,得獎年份分別為1958年級1980年,此外化學獎最年輕的得主是1935年的得主弗雷德里克居禮(Frédéric Joliot)也就是居禮夫人的丈夫;最老的得主則是約翰芬恩( John B. Fenn),2002年得獎時他已經85歲了。
參考網站:超解析螢光顯微技術 3傑獲諾貝爾化學獎
================================================
延伸閱讀一: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超解析率螢光顯微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