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5 08:21:02其石山人

《心的經典》讀書報告

以前雖然聽說過《心經》,對其中文字只略記得一二,沒有仔細研讀。

沒有禪修經驗,初看《心經》,可能對內容一知半解,或者實在不清楚到底在說什麼。而我運氣好,是先學了靜坐,然後才再細讀《心經》,並將之背誦起來。

有靜坐經驗,書上那些文句,例如「五蘊皆空」、「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就都不只是文字,而是自己曾經有過的體驗。

聖嚴法師說:「
以理解的態度和方法看佛經,得到的只是知識,不是無漏的智慧。… … 只有以體驗的態度來看佛經,無著的智慧才會自然的成長(page 17)

「《心經》是禪修者的修行指導經典之一,不僅是用來理解的。(page 18)

想要了解《心經》,讀懂《心經》,最好的方式不是僅僅去讀它、去誦它、去抄寫它,而是坐下來,入靜、入定,自己親身去體驗、體會《心經》裡描述的狀態和境地。

《六祖壇經》中說︰「即定即慧」。定慧同時產生。

大家都想獲得(開啟)般若智慧,只用閱讀、誦經、抄寫、或去思考研究文句的意思,般若依舊在雲裡霧裡。坐下去,可能哪天就有機會豁然開朗,驚嘆:「啊,原來如此!」

在經的最後段,提到的「是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指的是『般若波羅蜜多』這句咒語。修習覺悟道的人,是藉著開啟自我原有、但被無明、五蘊、六根、六塵、六識蒙蔽遮障了的般若智慧,從而覺悟解脫。

五祖告訴六祖慧能:「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般若原在其中,無須外求,而且也「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至於最後那句咒語: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去!去!去彼岸!大家去彼岸!大家一起去彼岸!成就菩提佛道!」

我以為這是那位將《大般若經》中,他認為是精要、心要的經句整理出來而成《心經》的善知古德先賢,因此經而起的贊嘆或發願。就和四弘誓願一樣,發願努力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讓自己覺悟解脫,同時也希望大家都能覺悟解脫!

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聖嚴法師在書上也提到:「菩薩要斷煩惱,增長智慧,不能僅靠打坐,要努力廣度眾生,智慧的增長才踏實。僅靠打坐,僅以禪定的力量產生的智慧,在遇到複雜的人際關系時,便產生不了應對的力量。唯有以實際的磨煉,面對各種善惡不同、形形色色的眾生,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實而因應有方,這才是菩薩的智慧。所以菩薩於六波羅蜜中特別重視精進和智慧,精進才能斷自己的煩惱,產生了智慧,才能廣度眾生。(page 20)

覺己覺人,利人即是利己。



「五蘊皆空」、「諸法空相」:

這個「空」字,常使人想起「空無」,所以以為什麼都是虛的、空的。讓我們換用一個名詞『本心、自性』來代替,比較容易理解其意。

《華嚴經》:「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唯心造。」

 《華嚴經》:「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大佛頂首楞嚴經》: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五蘊是本心自性所演化出來的一種表相、表面現象,相當於自性大海表面上風浪吹湧而生成的泡沫。我們凡夫執著這個泡沫,以為那就是自我,而忘了整個大海。並且因為不知、不懂、不願也不肯放下對「自我」的執著,在原來泡沫滅了以後,又再去找另一個新的泡沫,繼續執著其上,輪轉不休。

了悟這個五蘊的自我只是一種不實如幻的表面現象,大海是我們的本源,是我們所來之處,也是我們要回去的地方。更其實的,我們一直都在自性大海之中,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如來如去,不來不去。本心自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六祖慧能在聽五祖親為他講解《金剛經》而大悟後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五蘊、山河大地、萬物眾生,全是本心自性所造。諸法無常,所有現象都是因緣生,又隨因緣滅,沒有常性,所以是空;表面上雖有演化生滅,對本性的實質而言,什麼也沒有發生,湛然常寂。

 《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 「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圓覺經》第四章 金剛藏菩薩

金剛藏菩薩:「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維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心,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想,無有是處。



上一篇:五蘊皆空

下一篇:來與去

愛馬氏 2021-04-07 02:38:21

持修
則心經可丟垃圾了

版主回應
只要精進修行,走在正確道路上,親自體驗一切,導覽說明也就不需要了。 2021-04-07 10:00:30
uni2019 2020-03-11 05:04:24

-_-

版主回應
-_- 2020-03-11 09:52:20
笨笨 2019-02-26 19:27:05

👍👍👍

版主回應
你也一樣讚! 2019-02-27 10: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