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證明靜坐可改變大腦結構
Dr. Sara Lazar
美科學家實驗證明打坐可改變大腦結構
麻省總醫院的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2011年1月30日發行的精神病學研究:神經影像(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期刊上。
研究人員表示,以前的研究已經表明打坐者大腦結構出現差異,但沒有證實到底是什麼樣的差異和變化。 研究人員的報告說,經過八週的禪修打坐,參加者與記憶、自我感覺、同情和壓力感相關的大腦區域,就發生了可測量的變化(measurable changes)。
麻省總醫院精神科神經影像學醫生莎拉‧拉扎(Sara Lazar)領導了這項研究,也是研究報告的資深作者。 她說:“雖然禪修打坐是一種平靜和放鬆身體的運動,但打坐者早就表示,打坐還有認知和心理上的多種好處,打坐後一天心身愉悅。我們的這項研究也表明,人們花時間放鬆打坐,不只是心裡感覺更好,而且大腦結構都有了實質性的變化。”
sitting meditation
16名實驗參加者在實驗開始的兩週前及禪修打坐八週後,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大腦結構進行掃瞄,然後做對比分析。 參加者除了每週一次會面,在一起練習禪修打坐,集中保持非主觀意識的感覺、感情和意念,參加者還使用錄音來被指導每日的打坐,並被要求記錄每天練習的時間。 一組沒有參加打坐的人,他們的大腦結構也在同期被掃瞄檢查。
打坐組報告他們每天平均練習27分鐘,他們回答了冥想問卷調查,問卷結果表明他們的念力比以前有顯著改善。
針對腦掃瞄圖,主要對早期研究時發現的打坐者大腦出現差異的區域,科學家們做了重點分析研究,發現海馬(hippocampus)的灰質密度增加了。 海馬已知是主管學習和記憶的重要部位,是與人的自我意識、同情心和反省意識相關的大腦結構。 灰質是一種大腦組織,其中含有神經細胞。
打坐者報告壓力減輕了,研究人員發現他們杏仁核的灰質減少了。 杏仁核已知是一種產生焦慮和壓力的腦組織結構。 而這一系列的變化在非禪修打坐人的腦掃瞄對比中,都沒有發現。
Dr.Britta Holzel
麻省總醫院研究小組成員布麗塔‧侯奏(Britta Holzel)說:“大腦的可塑性很引人關注,通過簡單的冥想打坐,就可以在改變大腦結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和提高生活質量,真是令人鼓舞。還有,針對不同患者人群的其它研究也顯示,冥想打坐可以顯著改善各種症狀。我們現在正在研究,促進大腦中這種變化的基本機制。”
Amishi Jha
邁阿密大學的神經學家亞米希‧傑哈(Amishi Jha)在研究冥想對減輕壓力的影響,他雖然沒有參與麻省總院的這項研究,但他高度評價這一發現:“為進一步研究許多可能性,如防治壓力有關的疾病、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打開了很多大門。”
http://www.massgeneral.org/about/pressrelease.aspx?id=1329
Sara Lazar博士(哈佛大學的Ph.D.)的實驗報告網址(英文):
http://www.nmr.mgh.harvard.edu/~lazar/
來拜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