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8 12:36:46其石山人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早上有人提醒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句話。

然後看了網路上提到布萊恩魏斯醫師(Brian L. Weiss, M.D.)的新書《前世今生來生緣》,下午又讀到李欣頻所著的《夢‧前世‧靈魂之旅》中的一段話,感覺這是給我的啟示。

以前我們對「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是這麼解釋的,眾生只有在接受惡果報的時候,才知道痛苦害怕,平常膽大妄為,根本不相信自己來世會有業報。 而菩薩了解因果報應,所以兢兢業業,生怕起心動念有所差錯,造下惡因。

但是今天得到的啟發,是個新的解法。 我們來到人間,為的是學習和成長,我們會有一個自己選修的課目。 如果沒有修及格,就會一世又一世再來反覆重修同一課題,直到解決為止。

這個修不及格就是「因」,會造成下一世重修的「果」。 為了不要一世又一世重覆和這一生類似的苦痛與煩惱,我們需要設法找出此生的課題,並且努力將它修及格。

魏斯醫師在《前世今生來生緣》裡提到一個病例,35歲的艾雯麗,高薪、事業有成、全身都是名牌,但自殺炸彈事件讓她從此陷入憂鬱的深淵。 在魏斯醫師的催眠治療中,她發現自己的前世是一名施暴的納粹軍官,報著贖罪的心理來投胎,今生成為猶太人,積極為猶太人爭取福祉,也因而痛恨阿拉伯人。 若抱持著相同的情緒和想法,來生她會成為一位受苦的阿拉伯少女,終生仇恨猶太人。 而且在來世未能解脫這一觀點的話,再來世則出生在東非,成為一個仇視不同宗教信仰者的人。

透過催眠治療,她終於釋放了心中的怒氣與偏見,找回生活的單純快樂。 在魏斯醫師的下一次追蹤催眠療程時,她發現來生不在阿拉伯世界了,而是在夏威夷的 SPA 裡工作,那裡充滿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種族和文化的人們,大家融洽的相處在一起。

李欣頻在前往印度 Oneness University 靈修時得到的領悟,她這麼寫道:「並不是上輩子有修行,這輩子就有好而平順的日子可以過,而是你想在這輩子學到什麼,生命就會寫好讓你體修的劇本,此生身邊的親友,也是來幫你修會這項功課的角色 – 如果這邏輯是成立的,就應該把此生一直出現的困境與難關串聯在一起,找出這輩子主修的生命議題是什麼,了悟它,才是最快破解與中止未來難關之道。」

萬一我們真的找不出此生的學習課題到底是什麼,那也有一個辦法,就是以佛法 (佛所教的方法) 來為人處世。 佛法是 one size fits all 的人生大智慧,就算不了解此生的課題是什麼,以這人生大智慧來過生活、來與人相處,在不知不覺之間,就完成了此生的 mission。 就像一位認真用功的學生,不必在考前猜題,考試的時候不管遇到什麼難題,自然能夠從容作答,一樣得到高分。

湊巧在報紙上看到本日金句,剛好可以拿來做為結語:〝If you do
not know where you are going, any road will get you there.〞
- Lewis Carroll


【附註】:《夢‧前世‧靈魂之旅》 作者:李欣頻,出版者:方智出版社,
2006年6月初版,2006年8月2版。



上一篇:不思善,不思惡

下一篇:巴菲特的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