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7 15:12:33北明

大黃附子湯─109

大黃附子湯

歌訣:大黃附子金匱方,細辛配合頗精當;脇下寒凝痛難受,溫陽通下自安康。

主治:治脇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

組成:大黃(二兩)、附子(二枚炮)、細辛(二兩)

煎服法:以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取二升半,分三服,服後人行四五里,再進。

集註:喩昌曰:

「仲景治傷寒熱邪,痞聚心下,而挾陽虛陰盛之證,用附心瀉心湯之法矣。

其雜證脇下偏痛發熱為陽,其脈弦緊為陰,是則知陽中陰邪上逆也,復立此溫藥下之一法。

然仲景諄諄傳心,後世領略者鮮,金匱又別出一條云,其脈數而緊,

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
數脈弦者,當下其寒,脈緊而屬者必心下堅,

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讀者罔識其旨,
詎知皆以溫藥下之之法耶,

其曰當下其寒,謂陽中有陰實之邪可下,其金鍼不躍躍乎。」


  • 張璐曰:

「三承氣湯,為寒下柔劑。

白散、備急丸,為熱下之剛劑。

附子瀉心湯、大黃附子湯,為寒熱互結,剛柔並劑之和劑。

近世但知寒下一途,絕不知有溫下一法,蓋暴感之熱結可以寒下,久積之寒結亦可寒下乎,是以備急等法所由設也。

然此僅可治寒實之結,設其人稟質素虛,雖有實邪固結,敢用剛猛峻劑攻擊之乎,故仲景又立:

附子瀉心湯,用芩連佐大黃以祛膈上之熱痞,即兼附子溫以散之。

大黃附子湯,用細辛佐附子以攻脇下寒結,即兼大黃之寒以導之。

寒熱合用,溫攻並施,此聖法昭然,不可思議者也。」


  • 主治脇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宜〈大黃附子湯〉
  • 屬寒下之柔劑者為〈三承氣湯〉
  • 大黃附子湯主治脇下偏痛發熱,其脈象〈緊弦〉
  • 大黃附子湯,除〈大黃、附子〉還有〈細辛〉
  • 仲景治〈傷寒熱邪,痞聚心下〉,而挾陽虛陰盛之證,宜用附子瀉心湯
  • 瀉白散、備急丸,為熱下之剛劑
  • 〈大黃附子湯〉為寒熱互結,剛柔並濟之和劑。
  • 大黃附子湯,用〈細辛〉佐附子,以攻脅下寒結,即兼大黃以導之。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