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9 18:54:31crystalho

轉貼:聖方濟──列寧最尊敬的天主教聖人 作者:李家同

二十世紀,人類經過了一次大浩劫,就是共產主義的崛起。共產黨的統治,使數以億計的人類關進了鐵幕,史達林和毛澤東這兩個名字,都成了人類歷史上恐怖統治的代名詞。很多人討論共產主義興起的原因,有些牽涉到哲學,幾乎沒有人能夠懂,可是對一般人來講,共產主義當年之所以能夠受到一定程度的歡迎,是因為世界上有太多窮人的原因。誰能夠阻止共產主義?且聽一下俄國大革命時的共產主義領袖列寧的說法:「世界上如果有十個聖方濟,就不會有共產主義了。」

為什麼聖方濟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呢?難道他是一位政治家嗎?是一位經濟學家嗎?他什麼都不是,只是一位徹底實踐了基督精神的基督徒。

聖方濟,1181年生於義大利的亞西西城(Assisi),所以他被稱為St. Francis of Assisi。他父親是一位富商,由於家庭富有,聖方濟年輕的時候花天酒地,結交不少酒肉朋友。當時的年輕人大多喜歡軍旅的生活,聖方濟也不例外。他成了軍人以後卻變成了俘虜,敵人沒有殺他,而利用他的富商爸爸將他贖了回去。回去以後,他重披戰袍,跨上戰馬,又出發去上戰場。可是,這次他沒有到達戰場,他中途折返,開始了一個嶄新的生活。

有一天,聖方濟在路上見到了一位患癩病的病人,他跳下馬來親吻那位病人,病人也親吻了他。聖方濟事後好幾次回頭向那病人揮手道別,可是那病人卻忽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對聖方濟而言,那病人一定是上帝的化身。顯現給他的目的無非是要他今後必須真心服侍世界上那些不幸的人們。

聖方濟的父親卻對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極不滿意,他在全鎮的人面前譴責聖方濟,而且公開要聖方濟還他的錢,也不准他繼承財產。聖方濟快樂地接受了一切,他脫掉好衣服,披上了一塊破布,從此以後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

他常常提醒別人新約聖經說過的話:「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聖方濟其實並不能消滅窮困,但他大大地提升了窮人的地位,他創立了一個修會,修士們必須以乞討為生,甚至在乞討之時,也不能接受金錢,聖方濟認為只有赤貧,才能自由。

聖方濟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寫了一篇祈禱文,以下就是著名的聖方濟和平禱詞。

聖方濟的和平禱詞 (聖法蘭西斯的禱告)
    
使我作你(上帝)和平之子,    
在憎恨之處播下你的愛。    
在傷痕之處播下你寬恕,    
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    
在絕望之處播下你盼望,    
在幽暗之處播下你光明,    
在憂愁之處播下歡愉。
        
哦,主啊!使我少為自己求,    
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    
少求被了解,但求了解人;    
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
        
使我作你和平之子,    
在捨去時我們便有所得,    
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    
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

不知何故,我始終認為這個禱詞的英文版更加美,因此我將這份禱詞的英文版寫在下面:

Make Me an Instrument of Your Peace-St. Francis of Assisi

Lord, make me an instrument of Your peace.
Where there is hatred, let me sow love;
Where there is injury, pardon;
Where there is doubt, faith;
Where there is despair, hope;
Where there is darkness, light;
Where there is sadness, joy.

O Divine Master grant that I may not so much seek to be consoled as to console;
to be understood as to understand;
to be loved as to love;
For it is in giving that we receive,
it is in pardoning that we are pardoned,
and it is in dying that we are born again to eternal life.

我第一次接觸到聖方濟,是在高中的時候。當時的《生活》雜誌,有一期介紹世界上重要的宗教,當然也介紹了基督教。我記得《生活》雜誌以整頁印了聖方濟的祈禱文,而且說:「如果你想要知道基督教的真義,就該讀這篇祈禱文。」我只有高中英文的程度,查了好多次字典,才弄清楚禱詞的意義,這篇禱詞改變了我的一生,也使我正式領洗,成為天主教徒。

我第二次接觸到聖方濟,是在去年十一月初,即很多人要我下台的時候。我收到一封信,寫信的人是一位社會上極多人鄙視的罪犯,寫信時他的死刑已經定讞,只有一兩天可活,可是他的信上仍然全是安慰我的話,而且他也告訴我,不必再寫信給他,因為他絕對不可能收到的。我讀這封信的時候,立刻想起聖方濟祈禱文的話。

    
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    
少求被了解,但求了解人;    
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

聖方濟的精神,在這位大家鄙視的人身上展現了出來,他的信,我將一輩子受用不盡,我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聖方濟熱愛大自然,尤其熱愛小動物。在歐美的公園裡,常有石頭做成的聖方濟雕像,手上可以放水和食物,讓鳥兒來喝水或覓食。據說,聖方濟臨死之時,請修士們將他抬到一棵大樹下,不僅讓花瓣掉在他的身上,也讓原野裡的小動物來和他道別。聖方濟卒於公元1224年,爾後被天主教會冊封為聖人。聖方濟去世已經快一千年了,目前的我們恐怕比以前更需要聖方濟這種人來提醒該如何地善待他人。

(本文轉載自暨大電子雜誌第七期)

眉批:我第一次接觸聖芳濟,是在大學畢業後不久,到台北耕莘文教院看的一場免費電影。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聖芳濟的教會遭到一批惡徒的破壞,他很傷心,千里徒步去向教皇求援,教皇見到滿腳泥巴,赤腳落魄的聖芳濟,就從寶座上走下來扶他起身,跟他說話。

這是一部會讓人淚水決堤的影片,不是人世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而是好似被一道超越時空,從無限光年外穿透而來的光所感所動,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

竟然忘了是誰告訴我有一部電影敘述有幾位在天堂的天使,因發願要救濟遭受苦難的人而降生,可是來到人世後,卻貪著享樂,壓根兒忘掉曾經發過的願。我們都是這樣的人嗎?汲汲營營於貪求什麼,忘了生而為人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