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9 18:42:11泊樓

【詩話】詩國崛起大預言

於端午節時,聆聽一場詩人朗誦會。有一些感想:

我常思考,(既然在場的每一位聽眾都感覺到詩是美的),那為何喜歡詩的人口,卻只能是小眾?更何況,還有人說:寫詩的人比讀詩的人還多!這不是很悲哀嗎?

長久以來,對此觀察、學習、思考、體會的初步答案如下-
 
我們這個世代,這個世界,現代主義發展到極致,而進入所謂後現代的世界,多元紛雜、百家爭鳴,然而,普遍共通的問題是虛無橫行,黑暗尋不到光明,遍地籠罩陰影,創作欠缺靈魂與生命。
 
這股虛無黑暗的力量無所不在,壓迫的人們的生活、工作、人際、創作..等各個層面。「詩」身處於其中,自然跳脫不了這股力量的無形壓迫,而顯現出一種雖然多元紛呈,卻欠缺集體深度,於價值觀與審美觀體系出現混亂,每個詩人之間彼此找不到可長可久的共同語言。
 
我在【新詩的當代任務】一文中已指出這種問題的解決方向,是要朝著「審美觀」與「價值觀」去建構出一個可長可久的體系,這個體系能呈載多元思維與創意,卻不會因此而淪為淺碟式的紛亂與虛無狀態。這是我們這一世代詩人所應去進行的主要任務。
 
當今社會,人的生活是被資本主義商業邏輯、專業分工給制約的,因而一個完整的「人」,往往有各自的領域、工作、任務、角色。
 
「定位」這個字眼的存在,就像一把刀,「把整體被切割成碎片後,再揀選其中一塊」,然後,你「是」歸屬於這一塊。
 
當這一刀劈在「商業參與者」這一塊時,一下就切出員工、老闆這兩塊。若你的職業是員工,就表示你並不是出錢投資、承擔風險的老闆;當你是老闆,就表示你不是領人薪水、看人臉色的員工。
 
當這一刀劈在「教育參與者」這一塊時,一下就切出老師、學生這兩塊。當你的職業是老師,通常就表示你並非是那個被鞭策、鼓勵、追逐分數、熬夜打電玩的學生;當你的職業是學生,就表示你並非那個高高在上、滿口仁義道德、一下和顏悅色、一下擺撲克臉的老師。
 
同理,當這世界的「人」這一抽象概念被「你是誰」這把大刀,歷經無數次劈下、切割之後,人們逐一產生分眾,成了醫生、病人、護士、店員、店長、顧客、父母、子女、親人、朋友、情人、政府、人民、法官、律師、原告、被告、演員、觀眾、作家、讀者...必然都有各自「扮演的角色」與「承擔的責任」,故而有了「定位」。
 
然而,這種「定位」基本上是被「是」這把刀給切割出來的結果,是冷酷無情、強迫取捨、不容你置喙餘地的,你只能「承認、接受」。甚至只能「知道」這回事,而不要妄想試圖改變。用更具體的語言來說,這是所謂「社會結構」所強加諸在你身上,而你只允許被動接受的,並不是你自由選擇或欣然接受的結果,而通常情況下,你也完全沒有抗拒這種制約的能力。
 
而這樣的角色與責任定位,制約、宰制,被「知」的力量一刀刀凌遲,把一個個完整的「人」,所應有的喜怒哀樂、言行舉止、思想感受...,逐一分化,逐一切割,雕塑成符合社會需求的模型。醫生在開刀時不能見血就感到驚慌、但病人可以情緒失控咆哮;醫生可以幾秒中內決心採用某種療法來判決病人生死,但病人並不被允許將自我意見凌駕於醫生知識權威之上;老師在課堂上不能對知識不敬或對品德不屑,但學生即使作弊、翹課、打架、吸毒、偷竊,也往往會受到愛的教育來企圖感化;大學教授可以在課堂上大方評論對某種觀點的個人見解,嚴厲批判不同學派,但大學生在期中考試題上,經常面對的是選擇題、是非題,只能寫標準答案,而即使面對的開放式的申論題,也必須被評分,沒有拒答或抗拒被打分數的權利。...所有人一旦有了「定位」,就表示必須犧牲自已原本擁有的一部分性格、習性、情緒、思想觀點、言行狀態...,以便符合「定位」的要求。這也是俗話說的「一個蘿蔔一個坑」,蘿蔔只能順著坑的大小形狀而生長,不能有超越而獨立於外的機會。
 
將前述觀點應用在經濟層次,便不難理解,「人」這一回事,為何會被資本主義的專業分工給切割成碎片,並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遭到扭曲,人的「自我」不再完整,不論在生活、工作、興趣等各層面,人都遭到制約。而此一現象在經濟層次,就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稱的:資本主義把人類給「異化」了。不過,本文中所提的這種現象,並不侷限於馬克思所說的這種異化,而是自古以來,普遍存在的現象。但從某方面來說,「詩」卻是為了化解這種現象所造成的問題而存在。
 
以經濟觀點來思考「何謂詩人?」這回事。可以發現,由於我們的社會結構,出於經濟因素等考慮,並不把「詩人」當成一個專業來看待,幾乎所有的詩人基本上無法僅憑著詩作的發表而產生收入來生活。這使得「詩人」二字,有別於一般俗稱的「作家、畫家、音樂家、藝術家、科學家、小說家、演說家、文化工作者」這類隱含經濟層次職業定位意義的名詞,而是更接近於某種泛稱式的、與經濟或職業意義較無關的名稱,類似於「文人、知識份子、思想家」...這類的稱呼。儘管社會上對「詩人」是尊敬的,但這種尊敬通常難以轉化成為經濟意義上的收入或利益。
 
由於人各自有各自的「定位」,故而「詩人」與「讀詩者」也被一刀劈為兩塊,彷彿變成兩種不同概念,然而,這卻嚴重違背目前的現實情況。
 
在古代,以及網際網路尚未問世的那一階段的現代,「詩人」就如同「作家」,通常是少數發光發熱的創作中心,面向為數廣大的群眾,單向式的傳播著「語言的藝術美感」,傭擁有較大的影響力,能單方面地去形塑整個社會對於語言文字的「審美觀」。
 
隨著網際網路問世,「詩人」這一概念不再屬於金字塔頂端的少數菁英概念,也不再只是單向式、一對多的模式來面向廣大的讀詩者,傳播其形塑社會的審美觀點;取而代之的是,「詩人同時也是讀詩者」這一現象逐漸成為主流,「喜歡寫詩的人比喜歡讀詩的人還多」,這一現象逐漸變成常態;而早期詩人彼此之間難得通信一次的「以文會友」,逐漸變成了一種相當平常、隨時皆可進行的方便行為,沒甚麼稀奇。金字塔形狀被剷平了尖角,詩人與讀詩者,成了一種雙向對等,甚至合二為一的關係,不論在數量上、地位上、影響力上..都是如此。

這一代的青年男女,自小是看卡通、漫畫、電影、電視、電玩、偶像劇...長大的,徹頭徹尾是被影像統治的一群。這樣的人,早已喪失藉由文字想像畫面的耐性。因而使其對文字的想像力、感受力、思維力,都遭到鈍化與退化。這是個難以抵擋的大趨勢。
 
而由於我們早已習慣這個社會對人的「定位」,故而,看卡通、漫畫,喜歡電玩、搞笑、搞怪的年輕人們,就很自然地被歸類為屬於「不能靜下心來好好感受詩、欠缺深沉品味、喜歡庸俗潮流時尚」的一群,而與「喜歡讀書、能感受語言文字之美、願意用生命來傾聽」的「所謂高雅品味的讀詩者」顯得格格不入。這種認知,目前確實是事實,但正在逐漸轉化當中,未來的新人類,很可能是同時喜歡卡漫通俗次文化,卻又能靜下心來仔細感受語言文字意境之美的一群。

話雖如此,當今資本主義消費社會,所形成的這個以影像傳播為主的青少年次文化結構,並不能說對「詩」的感受與創造毫無破壞。相反地,這種破壞與摧殘,相當強烈。因為「詩」所需要的能力,與這個「影像次文化傳播」這個趨勢正好相反。「詩」比起其他的任何文類或藝術創作,會需要對文字具有最強的想像力、感受力、思維力,才能欣賞或創作。
 
是故,在影像魔王的國土中,詩人以及其追隨者,或稱為讀詩者(往往也同時也是詩人),可說是最先遭到影像消費力量無情摧殘的一個族類。
 
綜觀人類歷史,其實詩在古代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遠不像現在的慘況。

例如,古代漢語文學裡頭,「詩」一直都是居於文學界的最主流與最多數,直到現代,詩的人口不僅被散文、小說超越,就連整個文學人口佔讀書總人口的比例,也似乎是長期在下降的趨勢中,這似乎是一種令人感到悲哀、不易扭轉的長期現象。

近年來,隨著網路科技迅速擴散+部落格興盛..等兩大因素,使「文字」成為網路發展初期階段最重要的人類「溝通介面」。如此孕育了「文學復興」的土壤環境。這很可能會是未來「全球文藝復興」的第一個階段。

自網際網路問世以後,「詩」在文學人口當中的比重,彷彿忽然從地獄谷底往天堂飛升,「網路詩」捲起了滔天巨浪,使一個大國崛起。一個跨越地理疆界、政治版圖,超越種族、性別、年齡、語言、意識形態的「詩國」,於焉橫空出世!金碧輝煌!好不燦爛!
 
一個千古以來未曾有過的文學盛世即將到來。這個文學盛世的第一圈漣漪,是從「漢字文化圈」開始,向拼音文字的各個文化圈擴散下去...
 
目前很難精確判斷這個「詩國」的版圖面積能擴張到多大、國力能有多雄厚。但我猜想,伴隨著自動翻譯科技、語音輸入等技術的普及,再加上全球化大趨勢不會變動等因素,這股「網路詩」的風氣,將會向全世界擴散。不久的將來,在西方世界,乃至第三世界國家,也極可能出現大量網路詩人,全球彼此串連、對話、共組跨文化的詩社。

「網路詩」的下一步進化,將是跳躍式的演化歷程,很快就會來到。首先主要是書寫工具的迅速演變。近年內,「手機閱讀」和「電子書閱讀器」的使用人口,很快就會超越電腦,不久後人們的上網主要工具會和現在大大不同。在這樣的趨勢下,「網路詩人」必將也會轉型成為「行動詩人」,會用手機、電子書..等方式進行詩的書寫與創作。這顯然是已經開始正要發生的事情。

這個全球文學盛世持續的時間,或許不會太長久,也許總共只有幾十年;因為「影像消費」這個大魔王的國土,也同時在伴隨著網路科技的普及而迅速擴張;遲早會吞噬掉一大部分目前被文字給佔領的聖域。
 
當文字在網路上的溝通介面主流地位逐漸讓位給影像和語音之後,「文學復興」已經開始走下坡,但「文藝復興」卻正開始要變得如日中天而已。
 
當「網路文學」這一世代老了之後,其他的各類藝術,尤其是與數位化有關的影音創作藝術,便相對顯得年輕而活潑、朝氣蓬勃,此時,網路文學的總人口,自然也開始要被影音藝術的人口給超越。這也可說是種宿命的必然循環。
 
然而,如果我們這一世代人類好好經營,則「詩國」在未來並非沒有與「影像國」和平共存、互助合作擴大版圖的機會。此時,如果「詩」懂得向「影像」借力使力,彼此互助合作,融合為一,則「影像之魔也能立地成佛」!影像成了詩的一種,詩也成了影像的一種,兩者合二為一。
 
此時,文字的力量,將超越語言與圖象的二元對立見解,與數字(數學國、科學國)三者,共同架構出一個「統一的符號世界體系」。此時,所謂「詩人」的宇宙觀、世界觀、人性觀與智慧層次,將與今日受唯物主義、後現代主義所主導的世界大大不同,而有更深刻的普世價值意識,更符合人類千百年來所崇尚的真、善、美等價值體系。
 
那一個世界的人類之心靈結構與層次狀態,很可能因此發生極大的改變,大量昇華、淨化、靈性體悟的人口因而產生,地球人徹底變得不一樣,從「現代世界」再跳一級,進入「大同世界」。

 
 根據2010-06-30 留言於2010-09-12改寫
嚜唆哩呢 2010-09-28 13:41:34

不好意思~~~網頁有點問題重覆送出~~請版主刪一下~~

版主回應
已刪除重複的幾篇留言。

希望上篇留言有回答到你的問題!謝謝!
2010-09-28 16:10:37
yoyo 2010-09-28 13:21:06

作文課老師出了題目後若說文體不限~~總有幾個靈精的就寫了”新詩”的形式交差了~反正不限字數毋需押韻有時連文意都不用了說讓字自己產生連結想像空間無限~~~
箇中有幾篇是認真的?
逼得國文老師一開始就要先列明但書~~免得新詩在作文課文藝復興........

版主回應
那些學生所寫的「新詩」,如果只是為了偷懶,想寫少少的字就交差,基本上是不可能寫出「真正的詩」的,而只是交了一篇「分行的散文」。

真正的詩,並不像一些學生以為的那麼好寫,也絕不是把散文拆成一行一行的就叫做「詩」。

至於如何區分「真正的詩」與「分行散文」呢?這需要經過學習。

詩,必須是具有「高度凝練、濃縮、立體,有節奏感或音樂性,用精簡的文字乘載龐大的情感、意念、事件、理念,具有弦外之音,能產生強烈的文字餘韻,形成意境」

這樣的特質只存在於真正的詩。而分行散文不具備詩的質地,故而不算真正的詩。

沒有學習過讀詩或寫詩的人,對於真正的詩,有時會很容易誤解,會自以為讀懂了,其實卻是不懂,因此也分辨不出真正的詩和分行散文差別在哪裡。

這一點也是「新詩」和「古典詩」相比之下,顯得比較吃虧的地方。古典詩不論是四言、五言、七言..,總有一種明顯的形式存在,會讓學生們一看就知道是詩。

新詩就不一定了,因為時下學生喜歡寫分行散文或札記,乍看之下,還真和詩難以區分。此外,有些新詩並不是用分行的方式來寫作的時候,就更讓不懂詩的學生們更加分辨不出了。

那麼,該怎麼辦才好呢?

老師在課堂上,有如下之類的做法可供參考:

一、可以事先聲明:建議學生不要用新詩的文體來寫,如果學生堅持要寫,必須有把握寫出來的東西不是「分行散文」。

二、可以規定,凡是用散文文體寫作的,字數多少以上(例如五百字以上)才算及格;而如果用新詩文體寫作的,則規定總行數要多少以上(例如可以不限制首數,但加總起來必須在四十行以上)才算是及格。

如此,則學生就不敢再偷懶了。因為新詩要寫到四十行以上,字數也經常超過四百字了,再加上有被老師評為「分行散文」的低分風險,故而多數學生可能是寧可選擇散文體來寫作吧!
2010-09-28 16:09:29
泊樓 2010-09-20 18:59:54

中國歷史上其實也經歷過類似「文藝復興」的文明現象。

本來春秋戰國時代,由於多元競爭的緣故,中原地區出現一輪人類史上少有的大創新文明,戰國七雄各有各的文字、貨幣、衣冠、文學。但大體上是自從夏商周一脈相承的視覺與聽覺意象風格。

秦始皇焚書坑儒與大一統的血腥戰爭殺戮、消滅六國文字,以及殺死所有兵馬俑的雕刻工匠,堪稱是一次空前的文明大滅絕。這次文明滅絕的影響相當久遠,直到唐代才開始,整體文明的水準才明顯有復興跡象。

可說就是一次中國的文藝復興運動。這次文藝復興可說是從六朝書法、音樂、駢文開始,在唐詩中終於顯露出輝煌與自信,而以宋詞、書畫、工藝的成就為此波文藝復興的高峰。

這股文藝復興的影響力,奠定了今日華人世界眼中的「中華文化」正統印象。這種印象與先秦時期的「中國」相當不同。但某些本質是有所共通的﹝例如尊君、祭祖、重孝、敬天地...等﹞。

這種不同一方面是因為大量吸收外國文化元素,(例如西域的樂器、舞蹈、農作物大量傳入),另一方面也因為後人的語言、思維、思想、社會、經濟、政治結構,都與先秦時期有所不同,故而綻放出不同的文明花朵。

西方文藝復興之後的義大利,雖說是要回歸古代希臘的精神,但其實踐的結果,也與早年的希臘羅馬文化有著明顯不同。這也是相同的道理。

中國這波唐宋文藝復興的影響力,一直到了二十世紀,才有了結束。二十世紀因為歷經西方思潮大量湧入,國共內戰、對日抗戰、五四、文革..使等禪統文化遭到高度破壞,再加上刻意模仿西方的現代化運動,故而徹底終結掉自唐宋以來傳統中國文藝復興的影響力。

中華文化的第二次文藝復興,應該是從現在才要剛剛開始。

二十世紀這一次的文化摧殘所造成的傷害,還比不上秦始皇當年。而且這次有了「全球現代文明」這個力量更為強大的文明元素之融入,所以情況要比秦始皇當年好得多。

這一波的文藝復興,就如同古代中西的歷次文藝復興,也必然會採取「復古與創新同時並進」的模式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