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2 19:02:57知識終結者

﹝創意原理﹞16-2、美學。

 

美,這是相當主觀的一種感受,幾乎是不可描寫的抽象,但也似乎是存在的一種現象,當我們看到所謂「美」的人事物之時,會不由自主讚嘆地喊出「漂亮」,也可以用台語說「水啦」,就是這種感受,我們稱之為「美感」,不過這種「美感」也常常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遇到同樣的人事物,有的人會覺得很美,有的人則不會有所感覺,最有名的就是這句成語,「情人眼裡出西施」,自己看自己的戀人總是最美,同樣地對美的審美觀也是隨時代而改變,在唐朝的美女,則以楊貴妃為準則,而在今日應該要減肥才會變美女吧!從古早以前開始說愛美的事,很少是男子的份,而現今則有一大堆型男,何也?應該是世人的觀念已改變,女男平等是也,女生也勇於表示欣賞異性的審美觀,故美男子才會大行其道,以後選美可能也會選「美」的男子。

 

其實,審美觀應該也跟文化有關係,不同的文化背景,對美的欣賞也會不一樣,這個似乎也是事實,在很多原始部落,穿鼻孔劃臉的裝飾,是我們很難接受的美感,除非我們能夠設身處地地去感受,這就是美的文化之差異性,而研究「美」之事,我們就稱之為「美學」,在創意之中,為何創意能夠讓人感動,「美感」可能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要素,也就是說,沒有「美感」的創意,應該就不能再稱為創意,或許只能稱為「創新」,故,創意之所以為創意,在追求美感這樣而已,追求一種人心「美」妙的感動。

 

而美之所以為美,應該也不僅止於視覺,或是五觀之感受,有時也只是一個事件,或是純粹是思想的事,我們常會聽到這樣的句子,「美事一樁」和「成人之美」,大概就不是有視覺畫面之美,而是一件事情的美好之感受,而這種美好的感受,也許就是人性的最根本,追求美好,故,創意若能觸動這種內心深處的感覺,不論我們要不要以「美感」稱之,就是令人感動的時刻,這時人心應該是最軟的時候,完全不會設防,也是最美。

 

確實,「美」是不可捉摸,所以,創意也就是如此的飄乎不定,可遇而不可求,以上所論也只是一些可能性,對創意者而言,根本不會在乎「美學」為何,或「美學」理怎麼說的,而是直接追求創意的一種美感,追求至少可以先讓自己感動的創意,就這樣而已。在此,關於美的事,雖然也是說的含含糊糊的,但將「美」列為創意原理,應該也是其中之一。

 

 

:補寫於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