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13 00:24:46傅紀鋼

【烽火紅塵路】100000句影響我人生觀的話之其十一

【烽火紅塵路】100000句影響我人生觀的話之其十一



  「深刻的了解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生活、習慣、感情,而與台灣民眾站在一起,這就是需要『台灣文學』這個名字的理由。」


     -----楊逵於1948年新生報副刊發表



西門吹雪忽然道:「你學劍?」
葉孤城道:「我就是劍。」
西門吹雪道:「你知不知道劍的精義何在?」
葉孤城道:「你說!」
西門吹雪道:「在於誠。」
葉孤城道:「誠?」
西門吹雪道:「唯有誠心正意,才能達到劍術的巔峰。不誠的人,根本不足論劍。」
葉孤城的瞳孔突又收縮。
西門吹雪盯著他,道:「你不誠。」
葉孤城沉默了很久,忽然也問道:「你學劍?」
西門吹雪道:「學無止境,劍術更是學無止境。」
葉孤城道:「你既學劍,就該知道學劍的人只要誠於劍,並不必誠於人。」
西門吹雪不再說話,話已說盡。
陸的盡頭是天涯,話的盡頭就是劍。


     -----古龍《繡花大盜與決戰前後》



  小如又失戀了,約了我吃晚飯。我不好意思告訴她我自身難保,想一想也就答應了她。也許在安慰她的言語裡,我可以走出自己的困境。

  一頓飯下來,我們根本沒動筷子,小如忙著跟我哭訴她男朋友的事。她說交往了兩年多她仍然只知道他的中文名字與手機號碼。女人啊!女人啊!妳的名字叫活該。當然我不會這樣講。當我正在努力思索該怎樣開口安慰她,一旁幫我們上菜的小女服務生一臉認真又豔羨地說道:「哇!好棒!那不是每天都像一夜情?」

  我和小如噗哧笑了出來,越笑越覺得荒謬。在笑聲中,我們輕易地接受了自己的虛弱。


     -----林維<分手>



  「僅憑一個思維(用解構主義角度批判主體中心論)轉換是不會帶來革命的,不管這種轉換有多大。然而若沒有這種思維的革命性的轉換,革命的『計畫』將落入形上學的泥潭。」


     -----史碧娃克《史碧娃克讀本》


  「一旦意識到能夠解構的唯一辦法,就是將那個要被批判的結構用作於自己批判的結構,就會明白完全擺脫是做不到的。」


   -----史碧娃克《後殖民主義批評:訪談、策略、對話,等。》



  「老天有眼,讓南部被水扁」


  -----宋楚瑜對2006年6月初台灣中南部大雨成災的感想





注:


楊逵,日本殖民時期台灣作家,還活著,大概是80歲左右。


古龍,台灣文學大師,已死。


林維,台灣5年級後段班新銳小說家。我覺得她有天份,是天生的小說家。


史碧娃克,印裔美國後殖民主義知名學者,來過台灣幾次。常因激進言論與身分背景被外界批判。


宋楚瑜,中華民國外來政權的附庸,無時不刻欺壓台灣人民。引用他這段話的原因是,我知道很多外省人或是泛藍民眾都有這個觀點,但敢在電視新聞上明著講出來,就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真敢講。就跟當年日本的某個極右派議員公開說『輪姦是男人元氣的展現』一樣…我真是服了他們。

原文引用自:http://blog.yam.com/anarch/archives/1686850.html#comments





圖為某個日本攝影師作品(名字忘了)-慶祝2006世界盃今天日本隊輸(澳洲)球而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