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5 15:35:05coolanews

糖尿病與心理健康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四十六歲的王女士長年從事輪班工作,亦忙於照顧小孩等家務,整天處於緊繃狀態,飲食與睡眠都不甚規律,今年的公司例行體檢意外發現有血糖偏高的情形,經就醫新陳代謝科診察後,確認罹患糖尿病。

雖然體型略胖,王女士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竟然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因此心情變得十分焦慮與低落,並出現失眠及注意力減退的情形,覺得自己好像不再健康,未來生活也都因此蒙上了陰影,這些負面情緒,明顯影響到王女士的生活品質與工作表現,終於在朋友建議下決定求診精神科。

成醫精神暨長期照護部黃智群醫師表示,在病史詢問中發現,其實王女士在被診斷糖尿病前,早已有長期焦慮、緊繃、疲憊與失眠的問題,在得知病況後的急性心理壓力,讓一切症狀變得更為顯著,並超出她所能因應的程度。在安排心理衛教、親友支持及生活型態調整二個月後,不僅焦慮、睡眠及注意力都獲得改善,連血糖都控制得更好,王女士的生活品質與功能顯著提升。

就當代生物精神醫學來看,胰島素抗性與血糖不穩深深影響著腦部的功能,從阻擋有害物質進入腦部的血腦屏障失效、營養代謝不佳、神經傳遞物質異常,甚至氧化壓力增加,都可以在糖尿病患者的腦部中被觀察到。黃智群醫師表示,這種種變化都與焦慮、情緒、睡眠與認知關係密切,並且會反過來影響個案對自身健康的照護能力,形成惡性循環。

黃智群醫師指出,雖然糖尿病及相關心理疾患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但透過飲食、運動、作息調整及放鬆訓練,整體病情會有顯著改善。初診斷時,可能因病情嚴重度較高或一時難以改變生活型態,需要藥物治療;但當神經傳遞物質、腦部滋養因子及神經可塑性,在藥物的協助下得到調整,情緒、睡眠及認知功能都會跟著進步。

黃智群醫師建議病友,一定要趁藥物治療的藥效運作時機,學習飲食、運動與放鬆方法,必要時可接受心理諮詢,在專業的生理回饋訓練及生活型態建議下,改善糖尿病相關的心理健康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