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紫色尿袋症候群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一名八十一歲女性,有腦中風、膀胱結石、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及便秘的病史,目前使用鼻胃管、尿管放置,今年一月初家人發現尿袋呈現怪異的紫色而求診,郭綜合醫院家醫科廖健男 醫師診斷為「紫色尿袋症候群」,是腸道中的色胺酸會被腸道細菌代謝所造成,但也隱藏感染的風險,家屬應多注意。
廖健男醫師看診後建議個案每日飲水量二千ml,每天吃蔓越莓錠二顆。解大便時以清水沖洗,從尿道口往肛門口擦拭。每日二~三次的會陰沖洗,並保持會陰部的清潔及乾燥。至少每二小時檢查一次尿布,若潮濕應立即更換。尿袋應懸掛於床邊,勿置於地上,且不可高於膀胱。保持導尿管與尿袋的完整性,並避免脫落。每天應檢查導尿管是否阻塞,並以擠通或擠壓的方法使導尿管維持暢通。於二月初時回診時尿袋已呈正常顏色。
廖健男醫師說,紫色尿袋症候群(PUBS)這個名詞,首次由Barlow與Dickson在一九七八年提出,指的是集尿系統(包含導尿管與集尿袋)出現紫色變色的情形。由於紫色尿袋臨床上較為罕見,且普遍對此現象認識不足,常造成照顧者及醫療人員的壓力與緊張。
導尿管在放置一段時間後,整個集尿系統,包含導尿管及集尿袋,出現色素沈積的現象。顏色從紅色、藍色到不同程度的深淺紫色都有可能,且導尿管與集尿袋有時會分別呈現不同的顏色。且顏色會隨時間逐漸加深,尿液的氣味也會越來越強烈。根據相關案例分析,紫色尿袋症候群可出現於任何年齡層,但以老年人居多,常發生在長期照護機構、居家照護或長期照護病房的患者,常與行動不便、臥床、慢性便秘及長期使用導尿管有關聯。
紫色尿袋症候群的形成機轉仍未被完全了解,目前認為與色胺酸(tryptophan,屬必需胺基酸)的代謝途徑有關,可能的機轉是在腸道中的色胺酸會被腸道細菌代謝成靛基質(indole),隨後經由肝門循環,在肝臟中被代謝成氧靛基質硫酸鹽(indoxyl sulphate),隨後被分泌至尿液,被尿中含有磷酸酶(phosphatase)或硫酸酶(sulfatase)的細菌分解成氧靛基質,最後在鹼性環境中被代謝成紅色的靛紅質(indirubin,在缺氧環境中形成)與藍色的靛質(indigo,在有氧環境中形成),當氧靛基質與靛紅質以不同比例混合後,便會產生不同的顏色。
造成紫色尿袋症候群的常見原因:一、鹼性尿液;二、導尿管長期置放後造成的菌尿症;三、導尿管的材質;四、慢性便秘及栓劑使用;五、女性;六、身體狀況及衛生情形;七、其他可能相關因素:年齡︰紫色尿袋症候群的危險性隨年齡增加而升高。脫水︰除了造成尿中的氧靛基質硫酸鹽濃度增加,同時因會減少尿量而使尿中細菌濃度增加。攝取色胺酸含量高的飲食,如香蕉及奶酪製品等,可能會增加高危險族群發生紫色尿袋症候群的風險,但此假說仍有爭議存在。溫度︰較高的溫度會使細菌聚生及生長速度增快;但觀察發現,即使尿道內的導尿管所處的環境溫度較高,但並未有變色的情況,故溫度對於紫色尿袋症候群產生的角色仍待商確。
廖健男醫師說,紫色尿袋症候群大多發生在長期照護實務中,臨床上較為罕見且盛行率不明。大部分的紫色尿袋症候群患者雖無其他症狀,但常會造成照顧者及醫療人員的壓力。目前認為紫色尿袋症候群屬於良性情形,除了泌尿道感染的風險較高之外,並無法證實紫色尿袋症候群會影響患者的預後。讓家屬及醫護人員正確的認識紫色尿袋症候群,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檢驗。但要注意的是,由於紫色尿袋症候群患者常是免疫功能較差及發生嚴重感染的高危險群,指導家屬有效評估並及早發現泌尿道感染相當重要。
下一篇:三藥管理共創安全用藥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