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5 22:56:16coolanews

秋冬是泡溫泉的好時節提醒有心血管疾病民眾泡湯注意事項才能享受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秋冬時節近了,在寒冷的天氣下泡個湯總是讓人覺得全身舒暢,所以泡湯總是受到男女老幼的歡迎,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醫師高元指出,台灣因為地理環境關係幾乎各縣市都有溫泉,有心血管疾病民眾應注意相關事項才能享受泡湯樂趣。

  高元醫師說,台灣溫泉多,甚至在日治時代日本人就開始開發台灣的溫泉,更依照溫泉特色將台灣溫泉分成四大泉,分別是以硫磺味著名的陽明山溫泉、長年冒著煙霧的北投溫泉、因為礦泥而造成的關子嶺黑色溫泉以及泉質可飲可浴的四重溪溫泉。

  在台南地區,除了四大泉之一的關子嶺溫泉,近年市府更積極開發龜丹溫泉。然而,不是每個民眾或每種體質都可以盡情地泡湯,例如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在冬天容易因為循環變差,加上天氣冷容易血管收縮造成血壓上升,若沒有正確的知識,泡湯反而可能讓疾病惡化,甚至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另外,許多人喜歡來個冷熱大戰,一下用冷水,一會兒再換個熱水,這將可能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容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而衛福部國健署曾特別提出相關注意事項,提醒心血管疾病病人參考:一、時間不過長:避免泡太久,天冷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時間勿超過十五分鐘,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

  二、動作不過快:動作放緩,泡溫泉會導致血管擴張,造成低血壓,因此,泡湯後勿太快起身,以免暈倒發生溺斃意外。三、泡湯不獨享:親友陪同,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泡湯時最好有親人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免得發生意外時沒人知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四、冷熱不交替:切勿忽冷忽熱,糖尿病病人、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病人在泡湯時更要特別小心,溫度勿超過四十度C,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因為冷熱溫差大將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心血管突然收縮或血流受到阻塞,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

  五、酒後不能泡:酒後需間隔二小時才能泡湯,若剛喝過酒或吃過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也要避免飯後馬上泡湯,最好等飯後一點五小時或二小時再進行。因為酒精、麻辣食物都會讓心跳加速,加上熱水、溫泉刺激,恐怕心臟負荷不了,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

  高元醫師表示,相信若民眾都遵守以上的原則,在即將到來的秋冬時節,除了可以好好地享受泡湯的樂趣,更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惡化,照顧到身體的健康,達到一舉兩得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