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您正確使用痠痛外用藥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啟光指出,中醫治療痠痛,除了針灸、推拿、內服藥外,還可使用多種外用藥,像痠痛噴劑、痠痛軟膏、藥貼布、水性貼布等,可讓不同的痠痛症患者,有適宜的品項可供選擇,民眾遇到痠痛外用藥相關問題時,應先諮詢醫師後再行使用,以發揮其正確功效。
李啟光醫師說,中醫依據經絡、穴位及臟腑的生理功能等理論對痠痛加以診斷與治療。中醫認為,痠痛可分為寒、熱、虛、實四種證型。像有些痠痛好發於冬季,肌肉關節觸摸冰冷,熱敷後症狀緩解,這種痠痛多屬寒證,最常見的症狀是退化性關節炎。
有些病人的肌肉關節紅、腫、熱、痛,需要馬上冰敷,痠痛才能緩解,這種痠痛多屬熱證,最常見的症狀是痛風發作造成的關節炎。還有一些老人家因為肌肉關節的退化,造成長期的背、腰、膝蓋無力、痠痛無力不耐久站,此種情形多屬虛證。若是運動傷害或搬重物時不慎閃到腰,造成急性的腰痛,劇痛而不能彎腰挺身,局部不耐按壓,此種情形多屬實證。
中醫在痠痛治法上,屬於寒證者,須常熱敷,再用溫熱性質的內服藥或外用藥加以治療;痠痛屬於熱證者,須常冰敷,再用寒涼性質的內服藥或外用藥加以治療;痠痛屬於虛證者,需使用補法,滋補肝腎,強筋健骨,痠痛才會緩解;痠痛屬於實證者,需使用瀉法,立即消炎止痛,病人才會舒服。
李啟光醫師指出,外用藥有:一、痠痛噴劑:使用時,針對患處按壓二至三下,藥液馬上均勻地分佈於皮膚,對於運動員或從事戶外活動的人而言,此種劑型較方便實用。其成分包含辛涼及辛溫性質的中藥,使用時可快速的產生冰涼止痛的效果,而冰涼感消退後會有溫熱舒暢的感覺。寒、熱、虛、實證之痠痛皆可使用噴劑,其缺點是藥效無法持久,需反覆使用。須注意的是,噴劑內含酒精,應避免刺激黏膜。
二、痠痛軟膏:痠痛軟膏的成分與痠痛噴劑相近,製劑時改以乳霜或軟膏為基劑,親膚性高,使用後易於推敷於體表,且藥效較噴劑持久,對於須按摩推拿肌肉痠痛的患者而言是不錯的選擇。
三、藥貼布:藥貼布可分為辛涼和辛溫兩種。辛涼性的藥貼布多含有冰片、薄荷、冬清油等清涼止痛的成分,適用於紅、腫、痛明顯的實熱型痠痛,貼敷後會有持續六到八小時的冰涼感覺;辛溫性的藥貼布多含有麝香、當歸、肉桂、川烏等溫熱止痛的成分,適用於局部水腫、冰冷或是冬日易發的痠痛,貼敷後有溫熱感,可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舒緩僵硬的肌肉。一般來說辛涼性的藥貼布常被調藥成綠色,辛溫性的藥貼布常被調藥成褐色。但不管是何種的藥貼布,每日貼敷的時間皆不要超過六小時,避免引起皮膚過敏。
四、水性貼布:水性貼布對皮膚的刺激性較低,是兒童或皮膚敏感患者的最佳選擇,但是水性貼布的黏性較差,容易脫落,若使用於關節處,需用網套加以固定。
李啟光醫師提醒民眾,使用痠痛外用藥須注意不可使用於眼睛四周、黏膜、傷口及濕疹處,並且皮膚過敏的病人應避免長時間貼敷,另外兒童初次使用時應注意其皮膚狀況,若發現其過敏起疹或已搔抓破皮時,應避免貼敷。
上一篇:兒童比成年人更易腹部鈍傷
下一篇:頭痛不必忍受應尋求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