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1 18:11:22coolanews

關懷社區精神病人維護社區安全大家作伙來!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近日受臺北內湖女童遭割喉死亡事件影響,許多人一致地都會表達出好可怕、怎麼會這樣、他有精神病吧!這個社會生病了嗎?可能會加入憂慮、恐慌及謾罵等言語及情緒,甚至開始對人際間產生不安全感,懷疑四周的人,尤其是陌生人是否對我有敵意、是否要傷害我,在事件後有這些反應,是正常的心理狀態。

 台南市衛生局指出,在傳統社會裡,人與人之間很親密,平時與左鄰右舍會打招呼及互相關心,但在現今講求速度的高壓力社會,人際關係容易產生冷漠感,易衍生焦慮等情緒困擾,嚴重時產生恐慌、憂鬱,容易以網路成癮或是以酒精、毒品等物質試圖逃避內心的無助及無力感,而長久使用可能伴隨身心疾患。

 根據台南市衛生局精神病人追蹤關懷統計,截至今年三月止有一0四九八人因罹患精神疾病,而需接受台南市衛生局、衛生所追蹤關懷的市民,追蹤關懷主要目的是訪視個案及親近家屬,瞭解及評估個案精神狀態及病情、有無規律就醫及規則服藥、與家人相處互動狀況、就業、就學狀況等生活面向,並提供健康諮詢、衛教及資源轉銜,希望能降低個案復發率,減少重複住院率及穩定與家人的關係。

 社會大眾往往認為精神病人具有攻擊性、是不定時炸彈,是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誤解及迷思,導致精神病人在社會大眾眼裡成了人人害怕的對象,當被貼上精神疾病標籤後,常常讓精神病人及其家屬抬不起頭、覺得是種恥辱等負面評價。

 精神醫療相關研究證實,「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攻擊性,並未比一般人高,但媒體往往將有暴力行為的個案,直接與精神疾病做連結,造成社會大眾的誤解和恐慌。因此,衛生福利部已將「精神分裂症」正名為「思覺失調症」,透過正名,期待病人及家屬更能了解「思覺失調症」之病症,提升就醫意願,增進家人及社會大眾給予「思覺失調症」病人關懷與協助,去除精神病人標 籤化、污名化與減低負面刻版印象,使精神病人順利回歸社區生活。

 台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能重拾與人的關係,以關懷的言語及溫暖的態度拉進彼此距離。而勿以異樣眼光看待有身心疾患困擾的朋友們,請社會大眾及家屬多給予支持、鼓勵及關懷,大多數的精神病人若早期診斷、適當治療,仍可穩定地回歸社區裡生活。

  另外,若發現自己或身旁的親朋好友出現如:憂鬱、焦慮、活動量明顯減低或增加和睡眠變差等情形,建議儘早尋求專業諮詢或精神科醫療人員評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疾病的預後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