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雷射助孵儀及紡錘體觀測儀可提升試管嬰兒成功率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蔡幸君表示,科技的進步為人工生殖技術帶來許多新的契機,新一代的「雷射助孵儀」可以更快速,更精準,更有效率地進行雷射助孵,同時「紡錘體觀測儀」也可以提升單一精蟲顯微注射的受精率,可提升試管嬰兒成功率。
蔡幸君醫師說,根據奇美醫學中心統計臨床個案發現,接受試管嬰兒療程婦女,有接受雷射助孵者,其懷孕率四十二點八%,遠高於未接受雷射助孵者的二十五%;因此,奇美醫學中心在即將植入的胚胎上例行性地施行雷射助孵,以提高著床率。
奇美醫學中心目前引進新ㄧ代雷射胚胎助孵系統,採用的是適合活體細胞,較不具傷害性的1480nm二極體雷射,以一束極微小的高能雷射,削薄受精卵外層「透明帶」,讓囊胚得以輕易”破殼而出”,在子宮內璧著床。此雷射系統其他臨床運用包含胚胎切片及單一精蟲顯微注射。
蔡幸君醫師進一步說明指出,施行試管嬰兒時,當卵子與精子體外受精為受精卵,並進一步分裂為胚胎,此時胚胎細胞是包在一層透明帶內,待胚胎植入子宮內,胚胎的透明帶會破裂孵化出一團類似桑椹狀的囊胚細胞團,著床在子宮內膜,繼續靠子宮供給養分成長。
假若透明帶無法順利破裂,裏面的胚胎細胞便無法著床在子宮內膜上,即無法達成懷孕的目的。因此,利用雷射的方式,在施行胚胎植入之前,在胚胎的透明帶一處打薄,幫助胚胎孵化進而提高著床率的方式,即稱為雷射助孵。雷射助孵本身對胚胎並無傷害性,且施行雷射助孵個案懷孕率較未施行者為高。
此外,紡錘體(Spindle)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當細胞進行分裂時,染色體需要透過紡錘體的牽引幫助而移動,紡錘體的完整性決定了染色體分裂的正確性。因此不正常或受傷的紡錘體,將使得細胞分裂停止或因而造成染色體的異常。
蔡幸君醫師說,在一般光學顯微鏡下,無法觀察到卵子的紡錘體,因此在進行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時,是藉由第一極體的位置來判斷卵子紡錘體的位置,將第一極體固定在六或十二點鐘方向,再從三或九點鐘方向入針,以免傷到紡錘體。
但是實際上,紡錘體與第一極體的位置並非固定不變,蔡幸君醫師說,根據文獻統計約有十%的紡錘體和第一極體會成三十~九十度夾角,因此在精蟲注入卵子的過程中,仍然有機會刺傷卵子的紡錘體。
而紡錘體觀測儀,可以讓技術員在作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時成功地避開紡錘體,將操作造成傷害的可能性降低。尤其是對高齡(>三十八歲)或是卵巢功能不佳(取卵數小於三顆)的病人幫忙最大,可提高單一精蟲顯微注射的受精率。
上一篇:銀髮族逗陣來運動
下一篇:勿賣菸品給未滿十八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