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8 19:51:05coolanews

躁鬱、憂鬱還是焦慮?要釐清才能對症下藥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躁鬱、憂鬱是情感性精神疾病,雖然病症表現有許多相近之處,實際上是有很大不同,到底是躁鬱症,還是憂鬱症,還是焦慮症?必須由精神科專科醫師來釐清,才能對症下藥,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成大醫院精神部醫師王姿云舉案例說明指出,一名患者「阿明」自小就比別人神經質,常緊張不安。情緒也常悶悶不樂,對甚麼事都提不起勁,負面念頭不斷,更因為這樣阿明常藉著喝酒來放鬆自己,緩和負面情緒。由於上述問題阿明在朋友建議下開始看精神科醫師。

  沒想到服用抗憂鬱藥後,阿明的個性竟然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變的情緒亢奮、精力充沛、睡的很少但不太會累,人變的很有自信,跟陌生人會主動說話甚至開玩笑。更花了一堆錢,買了一箱箱的高級酒、一大堆運動器材囤積在家中。回診時,醫師看到阿明的改變,趕緊把抗憂鬱藥停掉,加上了情緒穩定劑。過了一陣子,阿明的這些異常症狀消失,恢復了原來害羞易緊張的阿明,這時醫師告訴阿明,他其實是躁鬱症的患者,之前的這些症狀其實是輕躁症發作。

 隨著醫療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民眾願意來找精神科醫師評估他們的情緒問題。常聽到病人問到:「醫生,我是不是躁鬱症,整天都覺得很煩躁?」其實,大家常聽到的躁鬱症,醫學上稱為雙相性或雙極性情感性疾患,指的是一群以情緒症狀為主的精神疾病。患者會經歷鬱期和躁期兩個極端;鬱期的症狀和憂鬱症的表現類似,同樣都會有情緒低落、憂鬱、喪失興趣、睡眠障礙、胃口變化、疲累、注意力不集中、負面思考,自殺意念或自殺行為等症狀。

  而躁期時會出現相反的變化,變的情緒高亢、易怒、誇大或自信充沛、意念飛躍、思考快速、話多速度快、睡眠時間減少但不累、注意力易分散、活動量增加、甚而有不計較後果的衝動行為,如亂花錢、亂投資、混亂的性行為等情況。

  「躁鬱症」與一般人常說的「憂鬱症」不同的地方,在於憂鬱症只有「鬱」,是一「單極性」的表現,不像躁鬱症情緒會有高亢和低落的變化。但臨床上看到像阿明的案例也不少,許多躁鬱症的病患一開始表現以憂鬱症狀為主,再加上躁期或輕躁期的症狀自己常不易發現,而被錯認為是「單極性」憂鬱症。所以單只有用抗憂鬱劑治療躁鬱症的病患是不夠的,甚至會誘發躁症的發作,必須加上情緒穩定劑,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也有些人會經歷焦躁不安、失眠、坐立難安的症狀,但仔細區分起來,這些人並沒有睡的少卻不累、自信、精力充沛、多話、思考快速或衝動行為等上述這些躁症的症狀,反而較像「焦慮症」的表現,因此臨床上需靠仔細的問診和觀察來區分這三者的不同,才能「對症下藥」,給予最適當的藥物及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