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0 20:53:42coolanews

成大教授吳梨華跨國合作發現「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炎」再生關鍵路徑




【記者林孟翰/南市報導】功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教授吳梨華,參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與美國國家科學院士Michael.Karin教授主持的基因調控與訊息傳遞實驗室之發炎性腸道疾病研究,與團隊一起找到發炎對再生的關鍵點,並確立發炎啟動腸道再生的關連路徑,其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

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腸道黏膜反覆發炎、受損,難以修復,目前的治療以控制疾病為主,擅長細胞培養實驗的吳梨華教授,在二0一二年七月至二0一三年七月,以交換學者身分赴美研究一年,她參與的研究對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帶來全新觀點,她名列為第二作者的論文在今年三月刊載於知名國際期刊nature。

吳梨華教授昨天在成大對外說明團隊的重大研究成果,也就是治療發炎性腸疾不能一味抑制發炎因子,而是要讓發炎因子活性維持正常,不過度表現,將有助於腸黏膜再生。也期望學界、醫界等日後有更多相關研究,對發炎性腸道疾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向。

 成大校長蘇慧貞恭喜吳梨華教授的傑出研究成果;她表示吳梨華教授的研究對台灣、對成大都很重要。成大醫學院院長張俊彥說,吳教授最重大發現,在於過去的觀念常將發炎與癌症產生聯想在一起,認為發炎不是好事,但她研究發現,發炎除刺激很多細胞產生,也可能對再生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可促進腸道細胞再生,所以有時候炎發不見得不好,反而對身體有正面影響。

  發炎性腸道疾病以克羅恩病或稱克隆氏病、潰瘍性結腸炎最常見,其發生與生活環境、壓力、飲食西化有關,但疾病發生機轉仍不清楚;己知的是,腸黏膜組織破壞會誘發發炎,而發炎誘導腸黏膜組織修復與再生,但發炎與再生之間如何產生關連,則不清楚。

   吳梨華教授指出,團隊的研究除了解釋為何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腸道黏膜組織一再修復再生,卻又一直發炎、生病的問題,也了解到,過去認為阻斷或抑制發炎的治療觀念並不適當,反而阻斷了組織再生,維持gp130的適當活性才是治療重點,因為無論是過度的發炎或全然抑制發炎會讓組織過於增生或不足,均不利腸道的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