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2 20:33:45coolanews

生酮飲食在小兒癲癇的臨床應用


  【記者林孟嫺/南市報導】成大醫院營養師徐瑋婷指出,癲癇(Epilepsy)是一種腦部神經細胞過度活躍所引發的異常不自主動作或意識改變的臨床現象,傳統治療以藥物和外科手術為主,但若效果不彰,可採行生酮飲食療法。

 徐瑋婷營養師說,「生酮飲食」是一種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飲食。早在一九二一年美國Wilder醫師就已提出此新治療方式,但因傳統生酮飲食脂肪佔總熱量高達八十%以上,油膩且不可口,此治療方式並未受到重視。

直到九0年代,美國有位頑固性癲癇病友Charlie親身使用生酮飲食並成功完全改善癲癇後,開始大力推廣,生酮飲食又再度捲土重來,且衍伸出其他種類,包含傳統型、中鏈脂肪酸型、改良式阿金飲食及低升糖指數型生酮飲食等等。根據Keene所發表的系統性回顧研究指出,使用生酮飲食治療癲癇的兒童,平均有十五點六%完全不會再發作,另外也有三十三%發作次數可減少一半以上。

 徐瑋婷營養師舉案例說明指出鄉,一名十三歲王小弟出生患有小腦畸形,八歲開始有癲癇症狀發生,長期於小兒神經科追蹤,使用二種抗癲癇藥物治療,平均每月癲癇發作次數六至七次,以大發作為主,發作型態手腳大角度僵直,且大發作時會倒地。自二0一三年十一月開始嘗試改良式阿金生酮飲食,執行二個月後,患者媽媽表示發作次數雖沒有減少,但發作型態有改變,比較不會手腳僵直,也不會突然倒地,改為閉眼或癱軟坐在地上。

因初期成效不錯,自二0一四年五月開始改成中鏈脂肪酸型式生酮飲食,發作次數若排除感冒等生理壓力之外,平均一個月三次,且不再出現大發作或倒地情況,多以恍神或發呆幾秒鐘呈現。患者媽媽表示,這一年多以來除了發作型態和發作次數有改善以外,最訝異的是病人的反應和專注力也變好了,家人和學校老師也發現病人不管是對談還是體力也都有明顯進步。

 徐瑋婷營養師說,生酮飲食是一種非常嚴謹、繁瑣且斤斤計較的飲食治療方式,需在專業人員監督下進行,病人得定期回小兒神經科門診追蹤,並與營養師討論設計出一套個人化的食物攝取份量,秤重、調理後食用,持續維持體內酮體作用是主要目標,只要一點含糖食物都有可能會前功盡棄。近年以中鏈脂肪酸為主的生酮飲食,將總脂肪比例降至七十%,且相關產品變化較多,可提高飲食遵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