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4 23:33:55coolanews

阿米巴原蟲感染眼角膜移植重見光明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二十歲的男大學生因近視戴隱形眼鏡,剛開始時,按部就班每天清洗,但是時間一久就偷懶了,有時還因為清洗隱形眼鏡的藥水用完忘了買,就直接使用自來水沖洗和浸泡,六個月後,因眼睛紅、痛而至成大醫院眼科就診,檢查時發現右眼眼角膜中央有一個五至六毫米大的白色浸潤,從角膜潰爛處和病人使用的隱形眼鏡保存盒,都培養出了阿米巴原蟲,在藥物控制無效下緊急接受眼角膜移植,最終控制感染並保存視力。
 眼科醫師黃奕勛指出,在這位病患身上,視力之所以能夠維持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角膜移植。提到器官組織移植,一般人最先想到往往是肝臟、腎臟或心臟移植,事實上,根據國內、外的臨床報告顯示,現今移植案例最多、且成功率也最高的就是眼角膜移植。
  眼睛的構造就是一部最精密的相機,角膜就像是相機的鏡頭,虹膜如同光圈,視網膜、視神經就像是感光元件。角膜天生就沒有血管,但相對的也是很脆弱的構造,如果遭到外傷或感染,就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使角膜失去清澈度。眼角膜如果變得混濁,就好比照相機的鏡頭磨損,當然會使影像的品質變差,如果這時眼睛其它部分仍然健康良好,可以更換一個新的、透明乾淨的鏡頭,這就是角膜移植。
  常見的角膜移植手術適應症有:角膜潰瘍、角膜白斑、角膜斑翳、角膜失養性退化造成之組織變性、青光眼或人工水晶體手術後引起的水性角膜症、化學藥品灼傷或角膜機械性傷害引起之角膜斑痕、圓錐角膜、角膜先天性異常。
 雖然許多疾病都可藉由角膜移植獲得改善,但目前角膜的來源僅能透過人類死後捐贈,無法由其它的動物取代。國內器官組織捐贈風氣不盛,因此台灣的角膜仍屬供不應求狀態,根據統計,台灣等候眼角膜移植約有七百人,但每年僅有約一百人捐贈角膜,加上現階段台灣並沒有自己的眼庫以提供穩定的角膜來源,所以國人接受角膜移植的捐贈來源以美國進口為大宗。
 眼科醫師黃奕勛指出,有鑑於先進國家皆有設立眼庫,成大眼科配合國家政策,於去年度開始全國性眼角膜保存庫南區分庫建置計畫,並在今年度進入試營運期。成大醫院為衛福部認證許可眼庫設立醫院,同時擁有豐富捐贈角膜處理及超過千例以上角膜移植手術經驗。近一年來,在全國性眼角膜保存庫建置計畫帶動下,成大醫院國內眼角膜捐贈人數比往年成長了近一倍以上。
  在感激捐贈者之餘,更希望國人能將捐贈眼角膜視為一種功德及生命的延續,將親情轉為大愛,讓角膜捐贈在台灣能漸漸蔚為風氣,幫助更多需要的人,也讓台灣能擁有自己的眼庫,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