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1 21:32:21coolanews
便祕可能是大腸癌徵兆
經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高旭儒,由腹部電腦斷層發現右側結腸腫瘤,施以大腸鏡檢查切片及相關檢查後,證實為第三期的大腸癌,患者接受右側大腸切除,並進行輔助性化學治療。
高旭儒醫師說,結腸大約有一二0至一二五公分的長度,結腸可分四部分:一是升結腸,在腹腔右側;二是橫結腸,從腹腔右側橫跨到左側,連接到第三部分就是左側的降結腸;第四部分因為形狀呈乙狀彎曲連接到直腸,所以稱為「乙狀結腸」。直腸則約有二十至二十五公分,連接到最後的肛門。
大腸癌的誘發因子有:一、遺傳基因:已證實某些基因的存在,會讓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大增。二、家族性息肉症。三、結腸、直腸息肉。四、本身有潰瘍性結腸炎。五、大腸癌家族病史。六、曾有過身體其他部位癌症,如乳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的病人。七、飲食:喜好攝取高脂肪、高膽固醇、精緻、低纖維的食物,致糞便在腸內停滯時間較長。
大腸癌的症狀因人及部位而異,可能有:一、排便習慣改變:腹瀉或便秘交替發生。二、糞便性狀改變:帶狀或細條狀。三、大便帶血。四、裡急後重:解不乾淨感覺。五、腹脹、腹痛、噁心及嘔吐感。六、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七、貧血。八、全身無力或疲倦。但大腸癌初期常常毫無症狀。有以上危險因子(特別是抽菸酗酒,年齡五十歲以上)的病人,須提高警覺。大腸癌的檢測方式有大腸鏡、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及血液腫瘤標記(CEA,CA19-9)。
高旭儒醫師表示,隨著高齡化與生活型態改變等因素,大腸癌已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由於大腸癌初期無症狀,大部分病人是先由腸壁產生瘜肉再轉變為癌症,因此要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大腸瘜肉轉變成癌症前予以切除。
台灣採用的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為目前世界公認敏感度最高、效果最佳的檢查方法,是經檢查後有潛血反應再以大腸鏡做進一步的確診。由於腸壁的腫瘤或瘜肉受糞便摩擦而流血,通常是間歇而非持續性發生,所以任何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有潛血反應時,都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高旭儒醫師建議,凡年滿五十至六十九歲的民眾,記得每兩年到轄區衛生所,或就近的醫療院所,接受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經檢查有潛血反應的民眾更應進一步就醫檢查確診,以免錯失治療先機。
上一篇:兒童不說病況急診醫生要用心觀察
下一篇:「迴旋運動」為乳癌病人復健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