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4 20:51:51coolanews

顏面神經麻痺之中醫治療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顏面神經麻痺」屬於中醫之面癱、口眼歪斜、歪嘴風等範疇,中醫認為本病多屬素體虧虛、感受風邪、風邪侵襲面部陽明經脈、痺阻氣血、經絡失養、顏面部之筋脈鬆弛無力而發生一側面癱。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任東輝醫師指出,一般來說顏面神經麻痺發生後頭幾天內症狀會持續惡化,一週後才逐漸穩定而不惡化,在第二到第三週開始恢復,有八成左右的病人在三個月內可恢復;實證上愈早治療效果愈佳,最好是發病後能馬上治療。
  早期治療會以降低局部發炎及腫脹、保護神經減少傷害為主。一般西醫的治療主要是以類固醇及維他命B群為主,而中醫針灸對人體神經系統的治療有獨到的效果,且無副作用。臨床常用穴位如百會、翳風、風池、攢竹、魚腰、睛明、四白、陽白、地倉透頰車、顴?(左骨右翏)、迎香、合谷、足三里、太衝等穴。
  顏面神經麻痺的病因,除中耳炎、病毒感染、受傷之外,體質的強弱也是重要因素。所以中醫會根據病人體質、症狀辨證論治,開立內服藥,一般針灸一週三次,配合內服中藥治療,內外兼顧,可加速神經恢復,調整體質,鞏固療效,增強抵抗力,預防復發。
  顏面神經麻痺病人常見分型如下:一、風邪外襲: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感覺異常,並兼有頭痛、鼻塞、頸項緊繃不適、顏面肌肉抽動、脈浮及舌苔薄白等。選用葛根湯、柴葛解肌湯或羌活勝濕湯加減。二、肝風內動:口眼歪斜突然發作,面部潮紅、肢體發麻、耳根脹痛、眩暈加劇、頭重腳輕、脈弦數有力、舌暗紅、苔黃或少苔乏津等。選用天麻鉤藤飲或羚角鉤藤湯加減。三、肝氣鬱結:口眼歪斜常隨精神刺激而出現,伴有太息、胸脅苦滿、不欲飲食、悲痛欲哭、脈弦、苔薄白等。選用柴胡疏肝散或加味逍遙散加減。四、氣血雙虧:口眼歪斜、面肌鬆弛、眼瞼無力、少氣懶言、脈細無力、舌質淡嫩、及舌苔薄白等。選用大秦艽湯或八珍湯加減。五、風痰阻絡:口眼歪斜、顏面麻木、語言不清、喉有痰聲、舌體有僵硬感、脈弦滑或弦緩及舌苔白膩等。選用導痰湯合牽正散加減。
  任東輝醫師說,在自我照顧方面,一、病人可自行按摩臉部,每天以手輕柔向上的按摩數次,以增加臉部血液循環、減輕麻痺肌肉的僵硬感;二、在鏡子前施行皺眉頭、用力鼓起雙頰、吹口哨等臉部肌肉運動,以防止肌肉萎縮;三、應避免進食堅硬的食物,如核果類、花生、開心果、瓜子等,盡量食用粘稠度較高的飲食,如濃稠的粥類等。
  因眼睛不能閉緊,會導致眼角膜的乾燥、破損與發炎,所以需注意眼睛的保護,白天應戴太陽眼鏡,晚上睡覺時,先以生理食鹽水浸濕的消毒紗布蓋於眼睛外,再戴上眼罩,以維持眼睛濕潤。進食後馬上刷牙、漱口,以清除口腔內殘留的食物渣質,維持口腔清潔。
  飲食上忌食辛辣,如蒜、蔥、海鮮、麻辣火鍋、濃茶等,多食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蔬菜等。儘量避免風或冷氣吹向麻痺側臉部,可戴帽或頭巾保護。平時不要太過度的疲勞,精神不要過度緊張。
  任東輝醫師強調,中醫針對顏面神經麻痺提供完整療法,首先須排除腦中風、頭部外傷或腦腫瘤等嚴重的腦部疾病,其次再依據病人體質與症狀辨證論治,最後施以針灸配合內服中藥治療,內外兼顧,可調整體質、阻止惡化、加速恢復、鞏固療效、改善後遺症、增強抵抗力及預防再復發,提供民眾另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