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3 18:47:01coolanews

清明祭祖衛生把關讓民眾「食的安心」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清明節」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相倣傚,祭祖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為維護台南市民眾「食的安心」,台南市衛生局針對清明節常用應景食品抽驗,抽驗八十五件食品,有七十件報告出爐,有八件不合格,不合格率為十一點四%,將依法查處。
  這次應景抽驗地點主要針對轄內傳統市場、祭祀食品販售商進行抽驗;抽驗產品包含有春捲皮、米篩目、板條、紅龜粿、草仔粿、糯米腸、油麵、刀削麵、豬血糕、豆干、豆包、豆干絲、百頁豆腐、豆枝、豆皮、麵腸、潤餅等產品;檢驗項目包含括防腐劑(苯甲酸、己二烯酸、去水醋酸)、過氧化氫、硼砂、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八件不合格食品中,二件板條及一件米苔目檢出防腐劑「苯甲酸」、五件麵腸檢出過氧化氫陽性。
  經初步追蹤不合格產品來源為高雄市及屏東市,移請該縣市衛生局處辦;另來源為台南市業者,若調查違規屬實,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處以製造業者三至十五萬元罰鍰。不合格名單公布於衛生局網站上。
  衛生局長林聖哲呼籲民眾,選購清明節食品時,應注意食材的新鮮及包裝標示是否完整勿購買來源不明之散裝食品,最好向信用良好的廠商購買,以及選購豆製品、潤餅皮時,應避免選擇過白、過脆或業者宣稱可常溫下保存多時之產品,以避免購買到違規食品的機會。另粿條製品屬高水活性產品,常溫下易酸敗,儘可能以冷藏保存於七度C以下,並採「先進先出」原則,以維持產品的新鮮與品質。
  另,建議蔬菜類食材盡量以川燙為原則以減少熱量的攝取,及酌量使用糖粉、花生粉,以符合健康之訴求。掃墓的祭拜物品,建議攜帶冰桶冷藏保存,以維持食品的新鮮度,祭祀後應將食品充分復熱再食用避免食品中毒,以確保食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