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6 08:56:14coolanews

血液腫瘤有治癒機會切勿聽信偏方延誤病情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隨著腫瘤醫學的進步,「血液腫瘤」不再是「絕症」,甚至有很高的治癒機會,成大醫學院內科副教授、血液腫瘤團隊召集人陳彩雲指出,「化療」等治療方式是血液腫瘤必要的治療手段,民眾應聽從醫囑,切勿聽信偏方、民俗療法,以免因而延誤病情及治療時機,造成無可挽回的憾事。
  陳彩雲副教授指出,血癌、淋巴癌及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分化不良性貧血都屬於「血液腫瘤」的範圍,拜腫瘤醫學的進步,目前血液腫瘤治療上也有很大的進步,但「化療」仍是血液腫瘤的必要方式。血液腫瘤是可以治療的,甚至有些是可以治癒的,所以病患應聽從醫囑,才能發揮治療最大功效。
  陳彩雲副教授說,除「化療」外,「骨髓移植」、「造血幹細胞」的移植都是治療的方式,但骨髓移植必須「抽骨髓」,過程中捐贈者的「疼痛」及事後恢復期長,最令捐贈者卻步。目前骨髓銀行庫國內僅有「慈濟」骨髓銀行庫可提供移植者配對服務,血液幹細胞則有很多單位在做。一般而言,慈濟屬於非親屬捐贈配對,移植難度高,且申請者經申請,需二、三個月的配對時間,一旦找到適合的「組織型」配對,還必須由慈濟的義工先出面接洽捐贈者,徵詢其捐贈意願,待捐贈者同意,才由醫院進行骨髓移植,所以整個過程時間長,配對成功與否難料、捐贈者是否有捐贈意願及配對到移植成功,患者需另付慈濟骨髓銀行約十二萬元檢查等工本費用(檢查相關費用成本十分高昂),對患者及家屬來說,都是一條辛苦的路。
  目前所探用的造血幹細胞治療,除兼具骨髓移植的優點外,因係採類似「血液透析」方式,從血液中分離造血幹細胞,不像「抽骨髓」般有疼痛等缺點,捐贈意願較高。
  小兒血液腫瘤醫師鄭兆能指出,血液腫瘤患者在求醫過程,都是一篇篇「生命的故事」,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像有一名七、八歲的男童,因罹患急性淋巴球白血症,其大他二歲的姐姐,在一年多的治療過程中,捐贈十次以上,為弟弟「續命」,小小的孩子不怕疼痛與磨難,救弟弟無怨無悔,最後弟弟雖然走了,但這幕「姐弟情」令人動容。
  陳彩雲副教授說,許多血液腫瘤患者,在治療改善病情後,常自認自己已經好了,即尋求偏方、民俗療法等方式來「調理」,殊不知血液腫瘤是最容易復發的疾病,不聽醫囑的結果,可能會延誤病情,造成來不及治療的憾事,無論是患者或家屬,都應該注意重視。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