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1 18:30:50coolanews

輕忽低血糖可能會危及生命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一名七十六歲的王先生,日前一覺昏迷不醒,經送成大醫院急救,發現呈現低血糖病變,將來意識甦醒的機會不高,成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莊明哲指出,民眾千萬不要輕忽低血糖,嚴重會危及生命。

莊明哲醫師說,這名七十六歲王先生,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及腦中風的病史,平常生活作息可自理及自行服藥,近幾日有呼吸道感染及食欲不振的症狀,日前早上七時,王先生的兒子上班前發現他仍未起床,於是將早餐留在餐桌上便去上班,傍晚五時多下班回家時發現,王先生仍在床上睡覺且叫不醒,經通報一一九緊急送至成大醫院急診。

王先生被送至急診時血壓心跳穩定,但呈現意識重度昏迷狀態,昏迷指數為三分,指尖血糖測驗值為二十mg/dl,在給予靜脈葡萄糖注射後,仍舊意識昏迷,經會診神經內科醫師及腦部核磁共振造影和腦波檢查,發現王先生腦部呈現低血糖病變,將來意識甦醒的機會不高。

莊明哲醫師指出,「低血糖」是指身體血糖值降得太低,無法供應細胞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足夠能量;葡萄糖是身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碳水化合物如糖及澱粉,是我們飲食中葡萄糖的主要來源,在消化的過程中,葡萄糖被吸收進入循環中,帶到身體的各個細胞,提供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而過剩的葡萄糖則被貯存於肝臟中,成為「肝醣」。這些過程都受到身體中賀爾蒙的嚴密控制,所以正常人的血糖都非常穩定,鮮少發生低血糖的。

莊明哲醫師說,由於糖尿病病患接受降血糖藥物的治療,所以低血糖會隨時發生在任何一位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身上,特別是一些需要嚴格控制血糖,以及多重慢性病的病患。因此糖尿病患者和他們的親友,都應該去學習了解怎樣去應付低血糖的發生。

莊明哲醫師表示,正常的血糖值範圍大約為六十-一一五mg/dl;視乎個人最後吃過東西的時間而定,在空腹時,血糖可偶爾降至六十mg/dl以下,甚至五十mg/dl以下,而無任何嚴重不正常的問題。低血糖的保守定義是小於七十mg/dl,然而低血糖症狀的嚴重度差異很大,因此診斷病患低血糖除需有血糖值過低外,另需合併有低血糖的相關症狀,且補充葡萄糖後症狀可緩解,才可診斷為低血糖。

莊明哲醫師說,低血糖的症狀因人而異,每次發作也可能會有不同表現,其症狀包括:發抖、顫抖、冒汗、心悸、心跳加速、體溫變化、思考緩慢、視力模糊、口齒不清、動作不協調、注意力不集中、眩暈、疲倦嗜睡、饑餓感、四肢無力等,一般而言,若病患有上述症狀,且無法自我治療而需他人協助或就醫的,則定義為嚴重低血糖。

莊明哲醫師指出,一些藥物因素與病患自我照護行為,會增加低血糖的危險,藥物因素包括改變劑量或始使用時間等,而自我照護行為包括:飲食份量或時間不定,飲食種類改變,活動量大幅變化等。近二年來院內分析因嚴重低血糖住院患者的資料發現,病患自我照護行為是發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其他包括年齡及未定時進食,都是低血糖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應根據個人的年齡、低血糖症狀的認知能力、身體的狀況等因素,與醫師討論來訂定血糖的控制範圍,因此血糖控制範圍每人都不同。

莊明哲醫師指出,當民眾覺得有疑似低血糖症狀又無法測試血糖時,最好先治療而不要等,簡單的規則就是:當有疑問時就治療,因為輕微的低血糖若不及時處理,有可能進一步發生嚴重的低血糖,喪失意識,無法自行處理而導致嚴重併發症。當民眾測完血糖及治療低血糖後,等十五至二十分鐘後再測一次,如果血糖仍低或症狀並未減輕,重複治療一次,在覺得較好後,確定照正常食用正餐及點心來維持血糖值上升。 

莊明哲醫師提醒民眾,嚴重低血糖可能導致意識昏迷,因此旁人的緊急協助很重要;血糖過低昏迷了,旁人應該做的事情包括不要幫病人打胰島素、不要強塞食物或液體到病人口中、不要將手放入病人的口中,要維持呼吸道通暢與打緊急電話一一九求救。另外,超過一半的嚴重低血糖是在夜間發作,此時病患不一定會因有症狀而覺醒,因此預防夜間低血糖特別重要,例如不可省略睡前點心,與經常測量睡前血糖值,若睡前血糖值小於一二0mg/dl,則增加含糖分的點心;若常發生夜間低血糖,則需考慮每週至少測一次凌晨三時的血糖值,還有日間活動增加或飲食量改變時,則需考慮調整降血糖藥物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