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1 10:54:30coolanews

台南府城「大觀音亭興濟宮」分屬佛寺道廟卻關係密切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台南府城「大觀音亭興濟宮」相傳建廟於明永曆年間,迄今已有三百多年之久,為國家三級古蹟,分屬佛寺「大觀音亭」與道廟「興濟宮」,廟宇建築精美,眾神聖像莊嚴、香火鼎盛,因「興濟宮」身為「朔望拈香春秋致祭」之祀典廟宇,設有「官廳」,為台灣著名的「觀音佛祖」與「保生大帝」信仰中心。

  佛寺「大觀音亭」與道廟「興濟宮」位於台南市成功路上,兩廟相連相通,中間隔著「官廳」,從兩寺廟所藏歷代獻立匾額、重修碑記、捐獻人士等諸多史料,證明兩廟關係密切,目前兩廟共設「財團法人台南市大觀音亭大興濟宮」管理廟務。

  道廟「興濟宮」位於舊時的鎮北坊「大觀音亭」右鄰,「興濟宮」主祀以醫道慈濟的「保生大帝」,「興濟宮」又稱「真君廟」或「開山宮」、「頂大道公廟」,有別於府城「下大道公廟」的「良皇宮」(位於台南市小西門),被認為是本省建造最早的大道公廟。

  保生大帝早在荷蘭人佔領台灣時期,因與漳泉人相互貿易,在台南地區便有供奉。逍至鄭成功及其部將來台,供奉逐漸增多;根據文獻記載,截至明鄭滅亡,台灣南部地區至少已有大道公廟七座以上,台灣劃歸清朝版圖以後,保生大帝的崇祀更多。康熙三十二年癸酉(西元一六九三年)興濟宮重修,並加建後堂,嘉慶二年丁巳(西元一七九七年)台灣鎮總兵哈當阿、巡道劉大懿又率官民捐款修建,道光十一年辛卯(西元一八三一年)福建浙江水陸提督王得祿再率各部郊舖紳商加以修建,終於成為崴峨堂皇的廟貌。

 清同治末年牡丹社事件發生,欽差大臣沈葆禎奉命處理台灣防務,開山撫番成為後期防務的重點,而開山撫番深入蠻荒,終日與獐痞為伍,官兵如遇疫病滋生,都要前來府城祈求保生大帝靈祐,欽差撫部更飭令地方官應於初一、十五拈香,春秋二季致祭,於是「興濟宮」成祀典廟宇,為讓官員祭前整肅儀容與休息,設有「官廳」,傳為目前全台祀典廟碩果僅存的「官廳」,興濟宮香火鼎盛,成為府城最熱鬧的大道公廟。

  「保生大帝」又稱吳真人、吳真君、吳公真仙、真人仙師、英惠侯、花橋公等,俗名吳夲(讀音滔,本的俗字),宋初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人,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九七九年)三月十五日,卒於宋仁宗景祐三年(一0三六年)五月初二日;係福建地方一位行醫濟世的醫生,吳夲生前以醫術高明、救人無數而被鄉人視為神醫,及其死後,閩南地區的民眾感念其醫德而奉為醫神崇拜,乃閩南地區的道教神祇,一向被視為醫師、藥商、術士的保護神。

保生大帝台灣府城居民主要來自福建漳州、泉州二府,保生大帝在大陸的祖廟有三:一是同安白礁慈濟宮,又稱「西宮」,係保生大帝的故鄉;二是海澄青礁慈濟宮,相傳保生大帝在青岐山東鳴嶺的龍坑畔結廬煉丹,得道昇天後,屢現靈異,鄉人於是在南宋紹興廿一年(一一五一年)建廟奉祀;三是泉州花橋宮,相傳北宋仁宗明道二年(一0三三年保生大帝在此配藥施救遭受瘟疫的病患,並開設藥舖為當地人醫病贈藥達數年之久;大帝飛昇後,里人感其恩德,遂在其行醫舊處建廟奉祀,俗稱「花橋宮」。

 台南地區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主要以白礁慈濟宮為祖廟,如學甲慈濟宮每年農曆三月十一日舉行上白礁謁祖祭典,恭送保生大帝晉謁白礁祖廟即是一例;台南「興濟宮」也以白礁為祖廟,殿內清咸豐七年(一八五七年)所書對聯:「興國庇民至今著靈赤嵌,濟生救世自昔蛻化白礁」,即指出本廟源自白礁慈濟宮。

  漳、泉移民渡海來台開拓,面臨最大問題即是瘴厲瘟疫的肆虐,具有醫神神格且為地方保護神的保生大帝,便隨著移民而傳入台灣,尤其是泉州府同安籍移民每於開墾地建廟以奉祀保生大帝;昔日移墾社會欠缺醫療人員及設施,人們乃求取保生大帝的藥籤以醫治疾病,至現代社會醫學發達,並且實施全民健保,求籤取藥的醫療行為逐漸消退。

  「興濟宮」內設有「藥籤」,所謂藥籤,即是「記載藥物的品名、用量及適應症狀的籤」;據了解台灣供奉保生大帝、媽祖以及關聖帝君的廟宇往往備有藥籤筒,以供善男信女求取藥籤;藥籤尚且區分為小兒科、大人科、婦人科、眼科等,信徒可以根據病情而求取藥籤,昔日醫藥尚未普及之際,保生大帝的藥籤廣受一般信徒依賴,開出的藥籤也最多,信徒除可當面祈求保生大帝將病魔驅除外,亦可求取藥方,抓藥回去給予病患服用。

  求取藥籤的方式與一般問吉凶的運籤相同,只是抽藥籤之前,信徒需先持香默禱並詳述病情,以便保生大帝得以知道信徒的病症,而後於籤筒中隨機抽一支籤,再以擲筊的方式確定是否為此籤;經神明旨意認可後,信徒即持藥籤向廟祝索取籤方,逕行至中藥舖抓藥服用。

  興濟宮正殿配祀虎爺,俗稱下壇將軍、黑虎將軍,傳說曾受保生大帝感化而收為部屬,故亦能為人治病;凡孩童罹患腮腺炎(俗稱豬頭皮),用黃色長條狀的槁仔紙(金紙一種)摩擦虎爺臉頰、下巴後,貼於患部,俗信具有神奇療效。

 「興濟宮」坐北朝南,與「大觀音亭」為鄰,面寬三開間深三進,由三川殿、龍虎井和拜亭、正殿、以及過水廊後方的後殿所組成,與大觀音亭共同位於一高起之基座上,廟前原有寬廣的前庭,道路開闢後,前殿以階梯與道路緊臨;興濟宮中的彩繪為府城名師陳壽彝之作,大門上繪秦叔寶、尉遲恭,畫中金金飾輪廓,線條突出,別具特色,展現出道廟豪華、精心雕琢的特色,有別於隔壁的「大觀音亭」彩繪的佛教護法神。




哈將軍.jpg






哼將軍.jpg






大興宮.jpg






大興宮廟面寬廣有大廟之風.jpg






大觀音亭、興濟宮全貌,中間隔著官廳.jpg






奉旨祀典興濟宮廟匾.jpg






月老.jpg






清太子少保王得祿匾.jpg






虎爺.jpg






陳水扁厚生澤民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