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2 13:35:55coolanews

痔瘡手術新選擇「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博文指出,痔瘡常令患者有痛不欲生的感覺,「痔瘡」發生率高達八十六%,顯示每個人在其一生中均可能發生痔瘡,傳統的痔瘡治療以手術最為有效,但是術後非常疼痛,多數人視為畏途,惟「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可提供患者手術新選擇。

林博文醫師指出,「痔瘡」是在肛門內或肛門附近的皮下及黏膜下血管叢,因為壓力或其他因素而導致充血,或是形成突出的腫塊,包含了血管,平滑肌和結締組織,其發生率在可高至八十六%,痔瘡發生的原因主要是長期便秘、腹瀉、長時間坐姿、站姿,或是懷孕。主要的徵狀是肛門腫塊,無痛出血(鮮血)有時會造成貧血,肛門搔癢,疼痛的血栓及脫垂。

林博文醫師說,痔瘡在治療上以保守療法為主,例如: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溫水坐浴,塗抹藥膏或栓劑;外科手術則適用於反覆出血,嚴重脫垂,或是疼痛。傳統的痔瘡治療以手術最為有效,但是術後非常疼痛,多數人視為畏途。

在一九九三年,義大利的Longo醫師發明了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此一手術好處是減少術後疼痛,可以早日出院,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及工作,但是它也有一些併發症,例如術後出血、傷口感染、肛門狹窄、直腸損傷及直腸化膿,嚴重時甚至要人工「造口」,但會造病患生活上與護理上極為困擾。

  「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先對病患麻醉,處理脫垂之痔瘡,再將「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器具深人肛門,針對脫垂的痔瘡進行利除與縫合,與傳統手術相較,「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可獲住院時間、手時間、恢復時間縮短、傷口疼痛、術後併發症減輕、排便無障礙的效果。

林博文醫師指出,成大醫院於去年年底引進此「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手術技術後,至今已進行二十餘例PPH,沒有嚴重併發症,術後疼痛明顯改善,只有三例因患者感覺疼痛與傳統手術相同,及術後有出血現象,整體「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滿意度可接受,也可提供痔瘡患者手術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