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2 13:14:24coolanews

定期抹片檢查及注射疫苗是預防子宮頸癌的良方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子宮頸癌是女性最常發生的惡性腫瘤之一,僅次於乳癌,也是造成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五位的癌症,成大醫院病理部專科醫師彭淑玲指出,與其他常見的癌症不同之處在於,子宮頸癌可經由子宮頸抹片篩檢,早期發現癌前病變並加以治療,因此定期子宮頸癌篩檢、注射疫苗是預防子宮頸癌的良方。

彭淑玲醫師說,子宮頸癌篩檢是公共衛生的一環,可當作一個國家公共衛生成效的指標;根據西方國家的統計,因有子宮頸抹片的篩檢,使得子宮頸癌的死亡率逐年下降;而根據衛生署的資料,以八十七與九十七年度相較,子宮頸癌的死亡率下降至少五十%以上,但近年來衛生署大力推廣子宮頸抹片篩檢,但與歐美國家相比,篩檢率仍然偏低,歐美篩檢率七十五%,但台灣只有二十五%,顯示國內篩檢率還有努力成長的空間。

彭淑玲醫師指出,許多人會擔心子宮頸抹片檢查的診斷正確率到底有多少?一般而言子宮頸抹片檢查的診斷率約為百分之七十左右,台灣和西方國家的診斷正率相似,但因為有偽陰性的可能,診斷正常並不代表一定正常,但這並不是代表沒有被檢查出來的,就會因而延誤治療導致癌症。其實子宮頸癌多數是屬於發展緩慢的一種癌症,通常癌症的形成需要五到十五年的時間,所以每年「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通常可以降低遺漏的機會,因此定期抹片檢查便是子宮頸癌防癌篩檢的真正重點,並不是一次的抹片檢查即可。 

彭淑玲醫師說,除老年婦女外,年輕婦女(小於三十歲)的篩檢率也偏低,因為年輕婦女常誤認自己並不屬於子宮頸癌的好發年齡,另一方面健保規定三十歲以上才提供免費抹片檢查,因此子宮頸抹片篩檢在年輕婦女成為一個漏洞;但其實近年來,子宮頸病變有年輕化的趨勢,這可能和性行為的開放有關,在她的診斷資料顯示,三十歲以下的女子約有八%發現有「癌前病變」,這是要加強篩檢的地方。

彭淑玲醫師表示,有多位性伴侶,性行為年齡過早,或與不安全性行為,均會增加乳狀突病毒(HPV)的感染機會,而九十九%以上的子宮頸癌和HPV感染有關。HPV會引發子宮頸癌及其前驅病變;外陰癌與陰道癌也有近三十五至五十%可歸因於HPV造成。HPV可分為「低危險亞型」與「高危險亞型」兩大類,與子宮頸癌的發生最重要與常見的種類有HPV-十六、十八、三十一、三十三、四十五、五十二、五十八等數種,屬高危險亞型;而HPV─六及十一是低危險亞型,會導致生殖器疣(俗稱菜花),但極少進展為癌症。約有七十%的子宮頸癌是由HPV十六與十八型造成。

彭淑玲醫師說,子宮頸癌的預防除了抹片篩檢外,現有HPV疫苗問世,有兩種,一是嘉喜 (GARDASIL)疫苗,可預防HPV六、十一、十六及十八型);另一是寶蓓(CERVARIX)疫苗,可預防HPV十六及十八型),都屬於預防性疫苗,建議十二歲至二十六歲的女性可以接種。接種疫苗前不需要作子宮頸抹片以及HPV.DNA檢測,因為即使感染其中一型的HPV病毒,疫苗還是可提供對抗其餘類型的保護作用。懷孕婦女與罹患子宮頸癌的婦女不建議施打。由於仍有三十%的婦女有機會受到疫苗所含類型以外的HPV類型感染,所以定期作子宮頸抹片檢查,仍然是必須的。

彭淑玲醫師指出,預防子宮頸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安全性行為、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及接種 HPV病毒預防疫苗;而繼續推廣子宮頸抹片檢查、提高抹片篩檢率和教育民眾定期檢查是預防子宮頸癌現今應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