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5 18:47:13coolanews

骨質疏鬆症引起髖部骨折死亡率高達二成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骨質疏鬆症」引起髖部骨折,在一年內死亡率男性約二十二%、女性約十五%,主因為長期臥床引發感染,其死亡率約等於乳癌末期的死亡率,郭綜合醫院家醫科吳俊鋒主任指出,鈣質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可說是一種骨本,在年輕時就要開始貯存骨本,年老時要注意如何保本,才能免於「骨質疏鬆症」的威脅。

吳俊鋒主任指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因骨量及骨質的雙重減少,導致骨骼脆弱,進一步使骨折危險性明顯增加的疾病,骨鬆症的定義是:一、骨質疏鬆症為一疾病,所表現出的是骨密度的降低;二、病理上的變化是小樑骨變薄、斷裂形成空洞;三、造成骨折發生率的增加。

骨質疏鬆症會活動性降低、行動不便,造成與社會疏離、喪失獨立自主的能力,且容易骨折併高死亡率(與乳癌末期死亡率相當)

吳俊鋒主任指出,骨質疏鬆跌倒後三個常見骨折的部位為:一、脊椎,即一般所謂的「老倒縮」現象,就是一種脊椎壓迫的骨折;二、髖部:跌倒的老人常見髖骨、股骨骨折容易不良於行甚至導致死亡;三、腕部:常在跌倒時撐地引發骨折。台灣統計六十歲以上人口中,約二成罹患骨質疏鬆症,其中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脊椎壓迫性骨折男性約十二點五%(每八人即有一人);女性約十九%(每五人即有一人)。

吳俊鋒主任說骨質疏鬆症原因有:一、原發性原因(不能避免):婦女停經性骨質疏鬆症、年齡老化性骨質疏鬆症、先天性性骨質疏鬆症。二、次發性原因(可以避免):不良生活習慣、 抽煙、喝酒、過度飲用咖啡、熬夜、缺乏運動;疾病(內分泌疾病、肝腎疾病、風溼免疫疾病、癌症)、藥物副作用,如長期使用類固醇、甲狀腺素、制酸劑骨質流失機轉、骨質重塑包涵骨骼之溶蝕作用及骨骼生成作。

吳俊鋒主任說明指出,骨質重塑進行時,有賴於骨骼中二種不同之族群細胞通力合作才行,這二種細胞為負責骨骼溶蝕作用之「破骨細胞」及負責骨形成作用之「造骨細胞」。這二種細胞間之協調如果出現失衡現象(破骨作用大於造骨作用),將導致骨重塑之失衡,而出現臨床上常見之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是停經後婦女(女性荷爾蒙分泌快速減少,導致骨質在這時期大量流失)、六十五歲以上男女(三十五歲過後男女每年以一%左右的速度流失)、女性提早停經、家族史(遺傳)、東方人、白種人、不常曬太陽、長期坐辦公桌,運動量不足、體格瘦小鈣質攝取不足、有吸菸習慣、過量飲酒、過量飲用咖啡、長期臥床的人、內分泌、肝腎風溼免疫疾病、癌症及長期使用類固醇、甲狀腺素、制酸劑等藥物。

吳俊鋒主任指出,透過傳統X光檢查、超音波骨質儀、雙能量X光吸收儀、骨骼代謝生化指標都可用來診斷骨質疏鬆症。

吳俊鋒主任說,鈣質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可說是一種骨本,在年輕時就要開始貯存骨本,年老時要注意如何保本;鈣質的攝取最好著重於天然食品補充,若飲食攝取不足,可考慮服用鈣片。治療骨質疏鬆症可使用「雌激素」減少骨蝕作用減緩骨質流失,預防骨折發生且可減少更年期症狀,適用於停經後婦女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還有鈣製劑及維生素D; 抑鈣素(如:密鈣息miacalcica)減少骨蝕作用;雙磷酸鹽類(如:福善美Fosamax)減少骨蝕作用、抗蝕骨作用強,能降低骨骼代謝轉換率,減緩骨質流失;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器(如:Evista 鈣穩)減少骨蝕作用,增加骨質密度,並明顯降低非脊椎骨折發生率達50%。。副甲狀腺素(PTH1-34)增加造骨作用。可積極的促進骨質合成,對已經罹患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病患為強而有效的治療藥物,價格高昂,且需每日皮下注射,較為不便。其他研發中藥物鍶、氟化物、合併療法。

 預防勝於治療,對骨質疏鬆症來說,補救的效果絕對比不上預防,預防骨質疏鬆症要從小做起,在年輕時就要開始貯存骨本,年老時要注意如何保本,希望骨質疏鬆症永遠不會找上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