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02 09:46:10Connie_Chin

《江南Style》如何席捲全球(王乾任)

2012年10月02日 

韓國藝人PSY(音同賽)的《江南Style》在極短時間內,引發全球性狂熱,這代表非白人社會也能夠創造全球暢銷文創商品。究竟,韓國憑什麼成功?

韓國娛樂產業,素來以系統化嚴謹訓練(雖然不乏醜聞),量產偶像藝人聞名。據國際唱片協會統計,2005年韓國音樂市場在全球排名第33,已是亞洲國家中最成功。到2012年更是全球第11大。難怪韓國演藝經紀公司的股票可上市上櫃! 

國際唱片協會認為,韓國流行音樂的成功,部分得歸功於深耕網路市場,如加強打擊數位盜版、積極推動線上付費下載,與網路整合行銷。 

韓國為了克服語言與文化障礙,下了不少工夫,像主打韓流偶像(背後牽涉韓式美學的建構與推廣),歌詞簡短易懂,以狀聲詞來當副歌主旋律,令人容易琅琅上口,產生「耳蟲效應」;專攻流行舞曲領域,強化可以跨越文化與語言障礙的舞蹈與旋律。 

反覆操作,累積成功經驗,並積極地將拔尖的團體送往歐美國家,如女子團體Wonder Girls就曾經到美國發片(雖然應該沒能成功)。 

如此旺盛的企圖心加上豐富的執行力,韓國累積了亞洲國家流行音樂圈前所未有的跨國行銷know-how。韓國流行音樂的產值與實力,早已經具備「脫亞入歐」的資格,就等能引爆流行趨勢的人物登場。《江南Style》的PSY恰巧成了那一位(the one)。就算不是他,遲早也會有其他人登上這位置。 

《江南Style》的走紅,和小胖林育羣的熱潮不一樣。PSY是水到渠成,小胖現象則是天時、地利、人和(惠妮休士頓的殞落)的偶發熱潮。前者可複製,後者一閃即逝。韓國的音樂在歐美國家走紅,就像韓國三星的電子產品,早已取代日本,全球販售。 

被淺碟思想綑綁

韓國能跨出亞洲,很重要的一點是,韓國設法克服語言或文化阻礙。不像日本,始終怯於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手機產業就是最好的例子,執著於日本規格,從原本2G的領先卻封閉,如今反而輸掉泰半3G市場)。

若說,日本追求的是脫亞入歐,韓國追求的則是跨越文化障礙,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國,也許韓國是看到北歐,非英美歐陸主要語系且人口少的小國們,都能成為世界第一(想想諾基亞),沒道理自己辦不到?

台灣原也有很好的機會,可成為世界一流的國家,可惜我們被自己的淺碟型思想所綑綁,迷惑於15億人口規模的「大中華市場」,同文同種加上中國過去20年來的積極對台開放政策,讓我們的產業選擇了阻力最小之路,走上能快速賺到一筆不錯利潤的經營模式,卻在無形間,令自己的產業政策閉鎖中華市場,失去了挑戰全球市場的氣度。

世人習慣關注成功個案,其實,我們更應該看看韓國每年耗損掉的歌手藝人,以及那些最後根本沒機會發片、出道的練習生的數量。

韓國藝人的消耗量非常大,堪稱一將功成萬骨枯,然而,韓國還是願意投入。看看台灣的娛樂圈又是以何種模式在挖掘、培養新人?台灣是只出得起香蕉找猴子了! 

作者為文化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