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寧兒《4-6pm》
和許多人一樣,認識岑寧兒是在StreetVoice網站上,她化名thisisyoyo,發表了一些歌曲。其中,我在達人館推薦了(應該也是大家最愛的)<You And I>。當時真的是驚為天人,對於這樣一個聲音,這樣一首歌曲。我寫道;
「鋼琴陪襯得宜,編曲乾淨安然,情緒在無負擔卻動人的歌聲中轉動著,適切的Urban Folk當如是──不奢望世界給自己什麼溫柔,卻被這樣的抒情飽滿給包圍,一點一滴;於是有了理由再向前尋找更多,再多那麼一些些的愛與陪伴。」
老實說,以上都還不足形容我的感動。於是當知道她正準備著作品發行,心底的期待值是很大的。雖然心中始終有個罣礙,就是當她唱中文詞時,似乎有一點比較不行。不是她的詞不好,也不是她唱得不好,但就像有些人/團唱英文就很怪一樣,yoyo唱中文總是沒能打動我的心。
我在想那會不會只是多慮,在StreetVoice上能聽到的歌曲,畢竟不能當一個製作成品的標準。但,在《4-6pm》單曲(or EP?長度實在讓我只能說是單曲。)裡,這個問題還是浮現了。
看上去,三首歌曲全都是中文歌,沒有收錄<You And I>,已經讓我心涼半截。但一知道是奇哥老師製作,似乎信心又回來一點。採同步錄音模式,更讓我深覺不聽不行,畢竟能夠同步的人真的不多(即便是唱作人)。
如果我沒有聽過之前的thisisyoyo(好吧,範圍縮小到如果沒有聽過<You And I>),那這肯定會是我喜歡的調。但我聽過了,所以比較出現了。
岑寧兒是真的能唱,這點無庸置疑。在<Mask>裡面,她的唱功(伴奏空心吉他甚至沒有彈和弦,完全讓歌聲舒展)一聽無疑,根本不輸給孫燕姿(對,<Mask>讓我想到孫燕姿+童圓喻。)的吟唱,若是第一次聽她,不被吸引住也難。歌的時間短,作為一個intro或許說得過去,也稱職,但要作為一首曲子,委實可惜了些,它的延展性可以更強。
<猜謎>和<沒故事的人>是比較完整的作品。但如何能夠跳脫現今時下「小清新」的框架,是要更用力的。兩首歌給我的感覺在StreetVoice聽到的中文歌感覺差不多。除了製作上更精良,聲響到位的程度更理想,岑寧兒並沒有突破自己。聽下來的感覺固然很舒服流暢,但詞這件事情,真的是卡住了。我在想,若是可以用英文詞發表,或許與音樂的襯搭性會更好。音樂本身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作為一張單曲,整體感也夠,顯然製作上已經盡了最大的力,同步錄音和插入聲響都做得恰如其分,不過突顯出來的性格似乎還可以更強。這似乎牽涉到創作者本身的問題(總歸一句,如何把中文詞填得好,唱得徹底,似乎是她眼前最大的問題)。又或許挑歌上面,是不是可以有更多可能性。
現場表演的岑寧兒,應該是魅力十足的。她的聲音張力與質地都很夠,在單曲裡也聽到這些優點。但要更耐聽,更標誌性,恐怕在下一張作品,不管是單曲或是EP,最重要的是專輯──唱作人最怕做出一張牛肉麵太大碗,最後覺得湯太多的專輯。岑寧兒的湯頭固然夠味兒,但要營造更豐富的層次,除了鞏固現有製作的品質外,曲目的性格要更強。如果能收錄<You And I>的錄音室版本,那就更好了。
最後,還是忍不住要請各位聽聽看<You And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