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榆鈞《沙灘上的腳印》
第一次聽這張專輯時,就有衝動想寫下一大篇文字。為何沒這麼做,已經不太重要,但如今想來是好的;那時和榆鈞說:「我想,詩意是絕對的,但我還需要更多時間的聽。然後,希望有一篇文章。」。
如今我是否已經準備好,也不知道。不敢寫的原因,究竟是因為感覺起來這就是我會愛的調,反而卻步了嗎。我自問。
許多片刻,我想起Eleni Karaindrou又或某些時候的Philip Glass。尤其在<Motherland>或<Falling Down Vibration>等曲目,那戲劇化的山雨欲來,確實懾人。但不損這是榆鈞個人作品的整體感。她並不真的「像」誰,至少在個人意志發想的企圖與野心上,達成度是很高的,於是像誰其實也無妨了吧(那些演唱曲,確也令我想起雷光夏)。
作為一個劇場延伸的作品,榆鈞完整的把才華完全展現出來;詞曲上的精準(那珍貴的私密感),編排上的大器(在國外你或許可以找到一掛這類的東西,但在台灣,這已經夠大器。),都是無庸置疑的。只是這樣的東西,在留白與豐富之間,有著極為微妙也危險的關聯:一不小心,就會把概念鋪得太滿,失去了讓聽者自己找尋詩意的機會,不管是口白也好,演奏曲也罷,又或者是甜甜的小品,聽者在這樣的專輯內還是必須有自己的容身處;另一個可能,聽者聽得太激情(就像我初聽時一樣),就把大推之詞堆溢而出,忘記除了「概念」之外,旋律和編曲也是值得注意的。甚至是錄音,以及演奏本身。這些都不能用概念來帶過,是真槍實彈要到點的。
我不是說榆鈞沒有到點,而是這樣一個帶有高度文藝/跨界色彩的作品,如何去看待,那觀點是很需要斟酌與冷靜思考的。我寧願我想太多,大家都很愛這張作品就夠了,但我真的想到更多。
在這張重要的作品發表後,我接收到兩種觀點:一是買了,但始終未曾好好的聽完,因為怕承受不起,需要認真與專心;二是聽完後就瘋狂推薦,推薦之詞盡是空泛而飄渺的文藝腔。我不知道哪一個比較好。但總覺得有許多誤讀在其中。
《沙灘上的腳印》可以是具體而微的個人作品,放在榆鈞的創作光譜去看(如果《凹》EP是榆鈞證明自己做為一個唱作人的功力展現,當然《沙灘上的腳印》就是很巨大的進步與挑戰了,而它也成功的證明了自己承受,應對得起某種龐然);它也可以是一個很巨大的東西,自然而然,一旦發行,裡面有著的正是文藝青年們尋找慰藉與出口的最好機會──這不是消遣之詞,文藝青年也沒有什麼不對。這張專輯原則上,就是攻文藝青年的──這當然不是榆鈞的初衷,任何正常的創作人都不會有這樣的初衷,只是作品呈現後它自然就會被歸屬到某個領域。劇場或跨界音樂,這標題本身就吸引某掛人,加上榆鈞寫歌的功力,口白大絕招(有時候,口白這件事情真的是絕招,相信我吧),細心的曲目安排,全方位悅耳攻略,可大可小游刃有餘,文藝青年應該無人不愛這tone。重點應該說,《沙灘上的腳印》真的是「好聽」的,也是有意思的,這都不須贅言,聲響效果上,也算到了某種水平,參與的樂手都相當稱職。最重要的是,不管你聽到這段好像ECM或者國外電影配樂,都已經不需要想太多。創作者有其養分或者是相似性,尤其在概念專輯裡特別是如此,榆鈞已經順利的跳脫窠臼,做出自己的型,那是如此甜美又爆裂,寧靜致遠卻又高潮迭起──它的真實,一個原型,涉入相關的雖然是其他媒介,但其本身的厚度與敏銳度,已經讓王榆鈞超越了許多同輩創作者的思維模式。
然而又回到先前的問題,這作品被誤讀的機會大嗎?很大。但只要專輯本身不「假會」,不是抄襲,而是真真實實的反映出創作者的勇氣與內心,那麼其他的,就當作多想的吧。當文本被丟出後,本來聆聽者就會成為作品的一部份,與之發生關聯。我相信,榆鈞也願意自己的創作被他人做不同的解讀。這專輯需要的,應該是私人情感的呼應,而不是概念至上。這是一張很酷的專輯,但有的不只是態度。聆聽時,如果也能這樣想,大概會是比較健康的。
我很慶幸自己聽了幾回(且是在分隔的時間),才寫下這些。我想,《沙灘上的腳印》也需要被某種冷靜對待吧。
下一篇:岑寧兒《4-6pm》
台灣硬起來 抵制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