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4 17:14:10鑄心齋主人
【感時】Portrait of Maria Lani/060207/v.2
她與一對姓氏叫做艾布藍莫維契的兄弟,在1920年代末期抵達巴黎。艾布藍莫維契兄弟宣稱,蘭妮是出身柏林萊因哈特學院的當紅女演員,受邀到法國拍攝電影,影片主題與繪畫有關。他們邀請許多知名畫家幫蘭妮繪製畫像,宣稱電影將把這些畫家的大名傳播到世界各地。
於是杜菲、馬諦斯等畫家紛紛接受邀約,1930年艾布藍莫維契兄弟舉行了一個畫展,展出約50幅蘭妮畫像,當時被形容是巴黎在進入黑暗時代之前最後一檔藝文盛會。沒想到那竟是一場騙局,蘭妮根本不是知名演員,他們帶著大批畫作逃到美國,高價出售。
《藍衣女人》創作來自騙局˙潘罡(中國時報20060204)
這則報導讓我覺得有趣。
或許藝術家們具備一種非常敏銳的觸角,往往可以洞穿表像,並透過體內的神秘機制轉化為意象,再以畫筆/雕刻刀/相機....等等表現出來。
試著用google搜尋了Maria Lani,映入眼簾的,竟都是大同小異的構圖-以屆中年的Maria Lani斜倚牆邊,三角臉在藝術家的解讀下更形寒酸,而藍色的衣服襯著陰暗的牆壁,充分顯露出藝術家的懷疑跟不信任。
「這樣一位女性,怎會是當紅女演員?」
但他們還是畫下了心中的疑惑,計有50幾幅。
感謝這個騙局,它欺騙了50幾位藝術家,為這個世界增加50幾幅名作。
於是杜菲、馬諦斯等畫家紛紛接受邀約,1930年艾布藍莫維契兄弟舉行了一個畫展,展出約50幅蘭妮畫像,當時被形容是巴黎在進入黑暗時代之前最後一檔藝文盛會。沒想到那竟是一場騙局,蘭妮根本不是知名演員,他們帶著大批畫作逃到美國,高價出售。
《藍衣女人》創作來自騙局˙潘罡(中國時報20060204)
這則報導讓我覺得有趣。
或許藝術家們具備一種非常敏銳的觸角,往往可以洞穿表像,並透過體內的神秘機制轉化為意象,再以畫筆/雕刻刀/相機....等等表現出來。
試著用google搜尋了Maria Lani,映入眼簾的,竟都是大同小異的構圖-以屆中年的Maria Lani斜倚牆邊,三角臉在藝術家的解讀下更形寒酸,而藍色的衣服襯著陰暗的牆壁,充分顯露出藝術家的懷疑跟不信任。
「這樣一位女性,怎會是當紅女演員?」
但他們還是畫下了心中的疑惑,計有50幾幅。
感謝這個騙局,它欺騙了50幾位藝術家,為這個世界增加50幾幅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