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4 00:40:59海揚
論《瘂弦詩集》中的意象經營
前言:
閱讀完《瘂弦詩集》之後,筆者欲試作一探究。由於瘂弦詩作中的音樂性、節奏性已是一共識,是故筆者將略而不談。筆者主要將從瘂弦詩作中的一些意象書寫,以及筆者閱讀其詩作之後的個人解讀,進行瘂弦詩的探討。
一、瘂弦詩中「耶穌」的意象使用
「耶蘇」、「基督」、「十字架」這類的字眼,在瘂弦詩中出現的頻率頗高,筆者認為這類象徵救贖的意象在瘂弦詩中,往往是一種諷刺與對比。例如〈死亡航行〉一詩,詩人以「礁區」暗示一種凝滯,「燈號說著不吉利的壞話」、「老舊的海圖」、「銹了的風信鴿」暗示著航行之危機重重,藉由這些意象的烘托,成功營造了一種闇夜迷航、人心浮動的氛圍,而後,詩人遂在最後一段以象徵救贖的耶穌,向迷航的恐懼下一註腳:
「
而當暈眩者的晚禱詞扭曲著
橋牌上孿生國王的眼睛寂寥著
鎮靜劑也許比耶穌還好一點吧
」
耶穌是不可能真正出來解救這群茫茫大海中的迷航者,唯有人自力救濟才有可能尋找出路。在這裡,詩人對「救贖」、「解救」產生質疑,使得「耶穌」的意象使用在這裡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
除了〈死亡航行〉之外,〈倫敦〉一詩,也是筆者認為衝突及對比性較強的。〈倫敦〉也是以耶穌的形象,象徵著對禱告以及救贖的強烈質疑:
「
而當跣足的耶穌穿過濃霧
去典當他唯一的血袍
我再也抓不緊別的東西
除了你茶色的雙乳
」
〈棄婦〉中,更以耶穌也是男子所以亦恨之,襯托出被棄婦人恨意之徹底:
「
她恨聽自己的血
滴在那人的名字上的聲音
更恨祈禱
因耶穌也是男子
」
〈水手‧羅曼斯〉一詩則以耶穌形象的正襟凜然,對比著俗世凡人如我輩的快意不羈,有如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當下心情:
「
今天晚上我們可要戀愛了
就是耶穌那老頭子也沒話可說了
」
由上述之例,吾人便可以知道瘂弦詩的一特色:善於營造氛圍,並且常常使用充滿反諷、對比的意象加以鮮明地烘托出來,而「耶穌」一意象之使用,在瘂弦詩中的對比性、諷刺性即為一成功的經營。
二、工業化城市的幽闇
筆者閱讀《瘂弦詩集》時,感到瘂弦對於工業城市幽闇面的挖掘,於其詩中也佔了很大一部份,這或許是因為瘂弦受到現代主義影響之故。例如〈工廠之歌〉:
「速率呀,振幅呀,融解和化合呀,破壞或建設的奧秘呀,/重量呀,鋼的歌,鐵的話,和一切金屬的市聲呀,/烟囱披著魔女黑髮般的霧,密密地,/纏著月亮和星辰了……/啊啊,神死了!新的神坐在鍋爐裡/獰笑著,嘲弄著,穿著火燄的飄閃的長裙……」一大群關於工廠情景的陳列,随著詩句逐次鋪陳,吾人遂可以在詩中感受到一股工業文明的衝擊。就筆者閱讀過後的解讀,筆者認為瘂弦以「烟囱披著魔女黑髮般的霧,密密地,纏著月亮和星辰了……」暗示著工業帶來的污染,「神死了」則意味著傳統文化在工業文明的衝擊下產生的變遷。而「新的神坐在鍋爐裡」意味著工業化帶來的改變,它「獰笑著、嘲弄著」傳統文化,甚至使象徵著人們的心靈、思想的哲學,都「鼠一般的溜走」了。筆者認為,瘂弦的詩裡摹寫工業化的衝擊,真可謂入木三分並且傳神。
對於工業化都市的面貌,以及由是而生的幽闇面,甚至人們內心的不安、驚懼,瘂弦在描寫之時,每每先營造一種昏暗的氛圍,而後再一一描寫、刻畫。在幽闇的氛圍之中,我們可以讀到詩人隱藏在詩中的聲音,那是一種偏於冷智的清醒意識。例如〈所以一到了晚上〉一開頭:
「
有些女人在廊下有些女人在屋子裏
有些總放不下那支歌有些跳著三拍子
有些說笑有些斜倚在那兒而有些則假裝很是憂慮
鳥和牠的巢,戰爭和它的和平
活著是一件事情真理是一件事情
」
瘂弦在這裡用了一連串急促的節奏,鋪陳出城市裡的諸多形態,也同時烘托出城市給予人的急促感。在這麼急促變遷的時代,遂得出了一個偏於冷智的結論:「活著是一件事情真理是一件事情」。意味著光明與黑暗在城市之中的畫分,與「活著」基本上是兩件事。瘂弦先下了這樣的結論,隨後開始描寫城市的晚上:
「
此間總以一支小喇叭作為開始
霓虹燈咳嗽得很厲害
市聲跳進鏡子裡
無岸之穿流吃角子老虎的啃囓
在驚叫下在抖動中在敷粉的臉蛋上面
你要她多燦爛
她給你多燦爛
」
在這裡,吾人看見的是一種在夜晚極度狂歡的氣氛,而這種狂歡,其實是建構在城市給人的不安定感受之上。瘂弦用這樣的詩句,遙相呼應著他在詩篇一開頭就先下的結論。
而〈深淵〉一詩中,更是充滿了對比性與諷刺性,更可以看見一種有如在〈所以一到了晚上〉一詩中,我們所能看到的鋪陳,並且這些詩句都緊扣著「活著是一件事情真理是一件事情」這樣的結論:
「
去看,去假裝發愁,去聞時間的腐味
我們在也懶於知道,我們是誰。
工作,散步,向壞人致敬,微笑和不朽。
他們是握緊格言的人!
這是日子的顏面;所有的瘡口呻吟,裙子下藏滿病菌。
都會,天秤,紙的月亮,電桿木的言語,
(今天的告示貼在昨天的告示上)
冷血的太陽不時發著顫
在兩個夜夾著的
蒼白的深淵之間
」
「
哈里路亞!我們活著。走路、咳嗽、辯論,
厚著臉皮佔地球的一部份。
沒有什麼現在正在死去,
今天的雲抄襲昨天的雲。
」
「我們背負著各人的棺蓋閒蕩!
而你是風、是鳥、是天色、是沒有出口的河。
是站起來的屍灰,是未埋葬的死。
」
「
當早晨我挽著滿籃子的罪惡沿街叫賣,
太陽刺麥芒在我眼爭。
哈里路亞!我仍活著。
」
瘂弦對於幽闇面的書寫,筆者最後再舉〈京城〉一詩為例。筆者認為瘂弦在〈京城〉中藉著詠嘆京都,暗喻著工業文明正逐步腐蝕傳統,人於其中無法定位的焦慮:
「京都喲,你底車輪如今是旋轉於/冷冷的鋼軌上/一種金屬的秩序,鋼鐵的生活
/……/當黃昏,黃昏七點鐘整個民族底心,便開始淒淒地/淒淒地滴血,開始患著原子病/甚至在地下電纜下/在布丁和三明治的食盤中/都藏有/灰鼠色的/核分裂的焦慮」
在此,我們可以讀到的是一個象徵著傳統文化的古都,開始被工業文明逐漸洗禮:「京都喲,你底車輪如今是旋轉於/冷冷的鋼軌上/一種金屬的秩序,鋼鐵的生活」,而布丁和三明治都是外來的食物,這些也是一個工業城市流行的食物。人們對這些工業文明囫圇吞嚥時,卻也不自覺地將工業文明隨之而來的焦慮下肚。同時,詩人稱之為「核分裂的焦慮」,這是因為核能發電與工業脫不了干係之故。筆者認為以「核分裂」來形容這種工業化帶來的焦慮,實一生動之形容詞,於此可看出瘂弦的匠心獨運。
三、自然可喜的描摩
筆者認為,瘂弦詩中時有自然清新、令人驚豔的生動詩句。一如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般自然可喜。
例如〈一九八○年〉:
「
雲們
早晨從山岰裡漂泊出來,
晚上又漂泊回去,沒有什麼事好做。
」
上述的詩句雖然看似沒有錘鍊之跡,卻營造了一種自然而然、周而復始的氛圍。
又如〈土地祠〉把北斗七星形象化:
「
遠遠的
荒涼的小水湄
北斗星伸著勺子汲水
」
諸如此類令人百嚼不厭的可喜詩句尚例如〈遠航感覺〉中迴環節奏的惆悵:「腦漿的流動,顛倒/攪動一些雙腳接觸泥土時代的殘憶/殘憶,殘憶的流動和顛倒」在此瘂弦不同於一般人用「腦海」、「腦心」來形容思緒,他別出心裁地用「腦漿」這樣的字眼,適足以形容殘憶之黏惆,而且似是有些沉重,以至於需要些翻攪的力氣呢!又如〈羅馬〉:「只有羊兒們在嚼草,在嚼草/只有羊兒們搖著項鈴,搖著項鈴//嚼嚼草,搖搖項鈴/搖搖項鈴,嚼嚼草」生動地描摩出羊兒抖動身軀吃草的樣子,筆者認為此有如神來一筆,清新自然而且可喜,讀著詩句,羊兒可愛的身影便像在眼前一般。再如〈短歌集〉的組詩,也是十分生動可愛,試舉〈短歌集‧流星〉:「提著玻璃宮燈的嬪妃們/幽幽地涉過天河/一個名叫彗的姑娘/呀的一聲滑倒了」詩中把天上的星星們擬人化;〈傘〉一詩中,以青蛙的開闔的嘴形,比喻著開口笑的鞋,並且生動逼真地寫出了穿著開口笑的鞋子時的情景:「兩隻青蛙/夾在我的破鞋子裡/我走一步,牠們唱一下」
小結:
葉珊(現名楊牧)在〈深淵〉後記中說:「瘂弦詩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濫調。」筆者認為,瘂弦的詩作有一種清新而不膩的氣息。詩中有時雖有幽闇的意象呈現,卻用一種節奏性強的語言,把這些意象化為叮叮噹噹的節奏。同時,筆者也認為瘂弦擅於隱藏其經營的意象於日常的平凡之中,〈如歌的行板〉即是一例。同時,吾人在瘂弦詩裡,也時時可以感受到他寫詩的赤子之心。這股赤子之心在《瘂弦詩集》的後序〈詩集的故事〉中更是表露無疑,且令讀者會心一笑。讀瘂弦的詩,就像是看一場電影。瘂弦的許多詩都兼具有背景音樂般的節奏與生動的鏡頭,讀其詩,可感受到詩人真實的詩心,充滿在其經營的豐富意象之中,且不斷在讀者眼前跳著富於節奏且深具韻味的意象之舞。
閱讀完《瘂弦詩集》之後,筆者欲試作一探究。由於瘂弦詩作中的音樂性、節奏性已是一共識,是故筆者將略而不談。筆者主要將從瘂弦詩作中的一些意象書寫,以及筆者閱讀其詩作之後的個人解讀,進行瘂弦詩的探討。
一、瘂弦詩中「耶穌」的意象使用
「耶蘇」、「基督」、「十字架」這類的字眼,在瘂弦詩中出現的頻率頗高,筆者認為這類象徵救贖的意象在瘂弦詩中,往往是一種諷刺與對比。例如〈死亡航行〉一詩,詩人以「礁區」暗示一種凝滯,「燈號說著不吉利的壞話」、「老舊的海圖」、「銹了的風信鴿」暗示著航行之危機重重,藉由這些意象的烘托,成功營造了一種闇夜迷航、人心浮動的氛圍,而後,詩人遂在最後一段以象徵救贖的耶穌,向迷航的恐懼下一註腳:
「
而當暈眩者的晚禱詞扭曲著
橋牌上孿生國王的眼睛寂寥著
鎮靜劑也許比耶穌還好一點吧
」
耶穌是不可能真正出來解救這群茫茫大海中的迷航者,唯有人自力救濟才有可能尋找出路。在這裡,詩人對「救贖」、「解救」產生質疑,使得「耶穌」的意象使用在這裡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
除了〈死亡航行〉之外,〈倫敦〉一詩,也是筆者認為衝突及對比性較強的。〈倫敦〉也是以耶穌的形象,象徵著對禱告以及救贖的強烈質疑:
「
而當跣足的耶穌穿過濃霧
去典當他唯一的血袍
我再也抓不緊別的東西
除了你茶色的雙乳
」
〈棄婦〉中,更以耶穌也是男子所以亦恨之,襯托出被棄婦人恨意之徹底:
「
她恨聽自己的血
滴在那人的名字上的聲音
更恨祈禱
因耶穌也是男子
」
〈水手‧羅曼斯〉一詩則以耶穌形象的正襟凜然,對比著俗世凡人如我輩的快意不羈,有如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當下心情:
「
今天晚上我們可要戀愛了
就是耶穌那老頭子也沒話可說了
」
由上述之例,吾人便可以知道瘂弦詩的一特色:善於營造氛圍,並且常常使用充滿反諷、對比的意象加以鮮明地烘托出來,而「耶穌」一意象之使用,在瘂弦詩中的對比性、諷刺性即為一成功的經營。
二、工業化城市的幽闇
筆者閱讀《瘂弦詩集》時,感到瘂弦對於工業城市幽闇面的挖掘,於其詩中也佔了很大一部份,這或許是因為瘂弦受到現代主義影響之故。例如〈工廠之歌〉:
「速率呀,振幅呀,融解和化合呀,破壞或建設的奧秘呀,/重量呀,鋼的歌,鐵的話,和一切金屬的市聲呀,/烟囱披著魔女黑髮般的霧,密密地,/纏著月亮和星辰了……/啊啊,神死了!新的神坐在鍋爐裡/獰笑著,嘲弄著,穿著火燄的飄閃的長裙……」一大群關於工廠情景的陳列,随著詩句逐次鋪陳,吾人遂可以在詩中感受到一股工業文明的衝擊。就筆者閱讀過後的解讀,筆者認為瘂弦以「烟囱披著魔女黑髮般的霧,密密地,纏著月亮和星辰了……」暗示著工業帶來的污染,「神死了」則意味著傳統文化在工業文明的衝擊下產生的變遷。而「新的神坐在鍋爐裡」意味著工業化帶來的改變,它「獰笑著、嘲弄著」傳統文化,甚至使象徵著人們的心靈、思想的哲學,都「鼠一般的溜走」了。筆者認為,瘂弦的詩裡摹寫工業化的衝擊,真可謂入木三分並且傳神。
對於工業化都市的面貌,以及由是而生的幽闇面,甚至人們內心的不安、驚懼,瘂弦在描寫之時,每每先營造一種昏暗的氛圍,而後再一一描寫、刻畫。在幽闇的氛圍之中,我們可以讀到詩人隱藏在詩中的聲音,那是一種偏於冷智的清醒意識。例如〈所以一到了晚上〉一開頭:
「
有些女人在廊下有些女人在屋子裏
有些總放不下那支歌有些跳著三拍子
有些說笑有些斜倚在那兒而有些則假裝很是憂慮
鳥和牠的巢,戰爭和它的和平
活著是一件事情真理是一件事情
」
瘂弦在這裡用了一連串急促的節奏,鋪陳出城市裡的諸多形態,也同時烘托出城市給予人的急促感。在這麼急促變遷的時代,遂得出了一個偏於冷智的結論:「活著是一件事情真理是一件事情」。意味著光明與黑暗在城市之中的畫分,與「活著」基本上是兩件事。瘂弦先下了這樣的結論,隨後開始描寫城市的晚上:
「
此間總以一支小喇叭作為開始
霓虹燈咳嗽得很厲害
市聲跳進鏡子裡
無岸之穿流吃角子老虎的啃囓
在驚叫下在抖動中在敷粉的臉蛋上面
你要她多燦爛
她給你多燦爛
」
在這裡,吾人看見的是一種在夜晚極度狂歡的氣氛,而這種狂歡,其實是建構在城市給人的不安定感受之上。瘂弦用這樣的詩句,遙相呼應著他在詩篇一開頭就先下的結論。
而〈深淵〉一詩中,更是充滿了對比性與諷刺性,更可以看見一種有如在〈所以一到了晚上〉一詩中,我們所能看到的鋪陳,並且這些詩句都緊扣著「活著是一件事情真理是一件事情」這樣的結論:
「
去看,去假裝發愁,去聞時間的腐味
我們在也懶於知道,我們是誰。
工作,散步,向壞人致敬,微笑和不朽。
他們是握緊格言的人!
這是日子的顏面;所有的瘡口呻吟,裙子下藏滿病菌。
都會,天秤,紙的月亮,電桿木的言語,
(今天的告示貼在昨天的告示上)
冷血的太陽不時發著顫
在兩個夜夾著的
蒼白的深淵之間
」
「
哈里路亞!我們活著。走路、咳嗽、辯論,
厚著臉皮佔地球的一部份。
沒有什麼現在正在死去,
今天的雲抄襲昨天的雲。
」
「我們背負著各人的棺蓋閒蕩!
而你是風、是鳥、是天色、是沒有出口的河。
是站起來的屍灰,是未埋葬的死。
」
「
當早晨我挽著滿籃子的罪惡沿街叫賣,
太陽刺麥芒在我眼爭。
哈里路亞!我仍活著。
」
瘂弦對於幽闇面的書寫,筆者最後再舉〈京城〉一詩為例。筆者認為瘂弦在〈京城〉中藉著詠嘆京都,暗喻著工業文明正逐步腐蝕傳統,人於其中無法定位的焦慮:
「京都喲,你底車輪如今是旋轉於/冷冷的鋼軌上/一種金屬的秩序,鋼鐵的生活
/……/當黃昏,黃昏七點鐘整個民族底心,便開始淒淒地/淒淒地滴血,開始患著原子病/甚至在地下電纜下/在布丁和三明治的食盤中/都藏有/灰鼠色的/核分裂的焦慮」
在此,我們可以讀到的是一個象徵著傳統文化的古都,開始被工業文明逐漸洗禮:「京都喲,你底車輪如今是旋轉於/冷冷的鋼軌上/一種金屬的秩序,鋼鐵的生活」,而布丁和三明治都是外來的食物,這些也是一個工業城市流行的食物。人們對這些工業文明囫圇吞嚥時,卻也不自覺地將工業文明隨之而來的焦慮下肚。同時,詩人稱之為「核分裂的焦慮」,這是因為核能發電與工業脫不了干係之故。筆者認為以「核分裂」來形容這種工業化帶來的焦慮,實一生動之形容詞,於此可看出瘂弦的匠心獨運。
三、自然可喜的描摩
筆者認為,瘂弦詩中時有自然清新、令人驚豔的生動詩句。一如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般自然可喜。
例如〈一九八○年〉:
「
雲們
早晨從山岰裡漂泊出來,
晚上又漂泊回去,沒有什麼事好做。
」
上述的詩句雖然看似沒有錘鍊之跡,卻營造了一種自然而然、周而復始的氛圍。
又如〈土地祠〉把北斗七星形象化:
「
遠遠的
荒涼的小水湄
北斗星伸著勺子汲水
」
諸如此類令人百嚼不厭的可喜詩句尚例如〈遠航感覺〉中迴環節奏的惆悵:「腦漿的流動,顛倒/攪動一些雙腳接觸泥土時代的殘憶/殘憶,殘憶的流動和顛倒」在此瘂弦不同於一般人用「腦海」、「腦心」來形容思緒,他別出心裁地用「腦漿」這樣的字眼,適足以形容殘憶之黏惆,而且似是有些沉重,以至於需要些翻攪的力氣呢!又如〈羅馬〉:「只有羊兒們在嚼草,在嚼草/只有羊兒們搖著項鈴,搖著項鈴//嚼嚼草,搖搖項鈴/搖搖項鈴,嚼嚼草」生動地描摩出羊兒抖動身軀吃草的樣子,筆者認為此有如神來一筆,清新自然而且可喜,讀著詩句,羊兒可愛的身影便像在眼前一般。再如〈短歌集〉的組詩,也是十分生動可愛,試舉〈短歌集‧流星〉:「提著玻璃宮燈的嬪妃們/幽幽地涉過天河/一個名叫彗的姑娘/呀的一聲滑倒了」詩中把天上的星星們擬人化;〈傘〉一詩中,以青蛙的開闔的嘴形,比喻著開口笑的鞋,並且生動逼真地寫出了穿著開口笑的鞋子時的情景:「兩隻青蛙/夾在我的破鞋子裡/我走一步,牠們唱一下」
小結:
葉珊(現名楊牧)在〈深淵〉後記中說:「瘂弦詩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濫調。」筆者認為,瘂弦的詩作有一種清新而不膩的氣息。詩中有時雖有幽闇的意象呈現,卻用一種節奏性強的語言,把這些意象化為叮叮噹噹的節奏。同時,筆者也認為瘂弦擅於隱藏其經營的意象於日常的平凡之中,〈如歌的行板〉即是一例。同時,吾人在瘂弦詩裡,也時時可以感受到他寫詩的赤子之心。這股赤子之心在《瘂弦詩集》的後序〈詩集的故事〉中更是表露無疑,且令讀者會心一笑。讀瘂弦的詩,就像是看一場電影。瘂弦的許多詩都兼具有背景音樂般的節奏與生動的鏡頭,讀其詩,可感受到詩人真實的詩心,充滿在其經營的豐富意象之中,且不斷在讀者眼前跳著富於節奏且深具韻味的意象之舞。
下一篇:[閒聊]新詩的幾本入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