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1 15:39:06王老師

通常放棄的, 是家長

先分享一個小故事

有對姐妹, 姐姐的個性是家裡的管家, 包括妹妹的作業..等等, 也都歸姐姐管, 只要姐姐一聲令下, 妹妹並沒有反對的意見. 另一方面, 姐姐管人的多, 被管的少, 自主權也高些..

二姐妹一起來學琴, 好長一段時間, 妹妹的進度一直追在姐姐後面. 只是踫到瓶頸期時, 妹妹沒有放棄的權利, 因而撐過去了, 但姐姐選擇了放棄. 過了一年, 妹妹愈來愈能享受彈琴的快樂, 姐姐羨慕妹妹, 但總是學一陣子, 停一陣子, 進度只退不前, 怎麼也追不上妹妹了.

************************************************************************************

朗朗當初為了不想練琴跟父親閙脾你, 周杰倫為了不想練琴要媽媽拿著棍子守著, 當初, 他們也不知道練琴為了什麼. 都是等長大後才能感謝當初父母的堅持.

孩子很少不能堅持下去, 通常放棄的是家長. 孩子想偷懶是正常的, 但家長願不願意花時間跟孩子溝通才是重要的.  興趣與藝術的培養無法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果, 輕易的放棄只是浪費了之前花費的時間與努力.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