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06 08:42:40clisland

省思雜記 2005/03/21

本週課程摘要:
a. Gifford & Mullaney 在1997年提出了學習金字塔:
聆聽式5%,閱讀式10%,聽與看20%,示範式30%,小組討論式50%
實作練習式75%,教給別人或立即應用90%。(學習保留率)
b. Real teaching is teaching kids how to learn. 迳學生能學會自學的方法,才是懂得如何學習。
c. 發展的三個層次:1. academic development 2. personal development 3.social development
d. 建構主義 (Constructivism):與傳統講述法不同的是,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形成是個人主動建構而成,而教學只是引導學生建構知識,並不是硬塞給學生,主要目的在促進學生思考和瞭解。
e. 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學習者能夠知道自己是如何學習,開闊他們的學習工具、監控自己的進展,也就是他們發展對自己的學習策略一種「執行性的控制」,不在被動對環境的反應而已。
對我的衝擊:
我的學習歷程當中,的確有出現過只會唸課本的老師,而聆聽式教學卻是成效最低的教學法,可是當今台灣僅僅使用聆聽式或者閱讀式教學的老師卻也大有人在,難道學生就是碰運氣,看看會不會遇到一個認真負責又有創意的老師嗎?由於教學品質參差不齊,我們當然可以想像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是落差很大。再說,近年來建構式教法的盛行,其中最有名的建構式數學,本來原本應該是有意義的教學方法,實行在台灣卻引起了一連串的爭議,不得不令人感慨台灣的教育實在是非常詭異。

今後應用的規劃:
既然知道立即應用或實做式練習對學生學習有幫助,我以後的教學方法當然要多使用,而且就自己當學生的經驗來說,我覺得分組討論或者立即應用的確是能讓人印象深刻,上課畫畫線的不用到下課就全部忘光。我在英文科的教學中,最希望的是能夠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在加上帶學生活動遊戲的方式,讓他們明白其實學英文不是坐在書桌前猛唸就好,在生活裡隨時隨地都接觸的到英文,先減低他們對英文的防備心,才能有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