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2-10 18:12:22歐頭

【名曲漫談】海頓神劇「創世紀」(下)

 
談版本

由於「創世紀」是時間長達兩小時的大作,因此在此我並不打算比較太多版本。因此只選擇了1966-69年灌錄的卡拉揚DG版、1976年灌錄的杜拉第Decca版、1987年灌錄的伯恩斯坦DG版、以及1995年灌錄的賈第納Archiv版,共四個版本來比較。

首先我們先來看五位獨唱的陣容,卡拉揚版:Gundula Janowitz飾Gabriel與Eva、Fritz Wunderlich與Werner Krenn分飾Uriel、Walter Berry飾Raphael、Dietrich Fischer-Dieskau飾Adam。杜拉第版:Lucia Popp飾Gabriel、Werner Hollweg飾Uriel、Kurt Moll飾Raphael、Helena Dose飾Eva、Benjamin Luxon飾Adam。伯恩斯坦版:Judith Blegen飾Gabriel、Thomas Moser飾Uriel、Kurt Moll飾Raphael、Lucia Popp飾Eva、Kurt Ollmann飾Adam。賈第納版:Sylvia McNair飾Gabriel、Michael Schade飾Uriel、Gerald Finley飾Raphael、Donna Brown飾Eva、Rodney Gilfry飾Adam。

接著我們就從幾個重要的段落,來聽聽這四個版本的表現。首先序奏第一聲極強奏之後,小提琴馬上細如遊絲的拉奏,是考驗動態對比的最佳樂段。如何在強奏中不充滿能量,又能清楚地聽到小提琴細膩的質感,考驗著指揮的駕馭力以及錄音師的功力。

第一天

卡拉揚版錄音最早,表情卻最鮮明,整個管絃原滑奏時表情持續,內聲部不斷擴大音樂張力,一開始就能夠感受到他對此曲的恢弘架構。反觀杜拉第版顯然不以強烈對比為訴求,而是企圖維持音樂步調的穩健以及昇華的情緒。過去,杜拉第的海頓交響曲全集評價很高,但是他的「創世紀」容易令人擔憂合唱與樂團的整合力。伯恩斯坦版雙CD賣一張高價版價錢,過去劉顧問曾經推薦過,是演奏與錄音的超級保證。樂團緩緩地營造出來的主題,速度表情相當沈穩,實在不太像伯恩斯坦的手法,令人對他的指揮技藝又多了一種風貌的理解。至於得獎大王賈第納同樣不以強弱對比作訴求,而以音色為區隔。他的強奏鼓聲拖曳緩慢,而弦樂群音色粉嫩,充分展現古樂風情以及和聲豐富的內聲部。

大鍵琴搭配著男低音的宣敘調,卡拉揚版的Walter Berry向來就以沉穩著稱,因此卡拉揚趁機大玩張力遊戲,令人佩服他對樂團的駕馭力。而杜拉第自己彈奏大鍵琴,男低音與伯恩斯坦版同為Moll,他對合唱團的處理不夠細膩,高、低音域表現不錯,但是中音部層次感較弱。

而伯恩斯坦版宣敘調伴奏的大鍵琴可以聽得到有堂音,男低音Moll唱得相當好,隨後合唱團唱小心翼翼地唱和著,唱出神劇的精神與美感。緊接著樂團爆出象徵光明的強音,男高音Moser唱出「上帝看見光……,分出黑暗與光明。」第三軌依然是Moser演唱的詠歎調,音樂在此正式揭開序幕,歌頌上帝神奇的歡愉合唱出現。賈第納版,男低音Gerald Finley份量感不足,聲音表現也不夠深沉,所幸極為優異的合唱馬上扳回一城。至於男高音Michael Schade表現清麗,配上管絃樂流暢的表情,相當妥貼。

第二、三、四天

第二天一開始是帶有管弦伴奏的宣敘調,伯恩斯坦版由柔音管帶入Blegen的女聲演唱。第三天依然是以大鍵琴伴奏的簡短宣敘調展開,男低音、女高音各演唱一段動聽的詠歎調,分別歌頌「上帝聚集海水,露出陸地。」以及「陸地上長出植物,……」最後以精彩的大合唱結束。

杜拉第版再度顯露出合唱團的速度感不足,反觀賈第納版則在帶管弦樂的宣敘調上頭表現精采,男低音Gerald Finley表現更令人刮目相看。優質美麗女高音Sylvia McNair的演唱,極為契合樂團音色,難怪她總是賈第納的演出班底。

第三天裡面的宣敘調,可以算是最具戲劇張力的宣敘調。這段由管弦樂伴奏的宣敘調,不僅樂團有突出的序奏,演唱者更是幾乎脫離宣敘調的朗誦,而以較接近詠歎調的詮釋來演唱。當氣氛越來越高潮時,海頓也不忘補上一筆,馬上跟上一段合唱結束第三天,同時也結束「創世紀」的第一部份,其高潮是可以預期的。

卡拉揚版在第三天結束的大合唱中,暴露毛躁、混亂的缺點,儘管音色富麗堂皇,音域寬廣恢弘,但是合唱團沒有約制的狂飆演出,儘管令人血脈奔張卻失去了神劇的莊重性,相當可惜。至於伯恩斯坦版,男低音Moll的演唱比起其他讀唱者更突出,他的聲音穩而寬裕,大概與長期演唱華格納歌劇有關。在鼓聲的部份,伯恩斯坦版聽來餘韻短促,聲音聽起來比較呆,可能是為了模仿巴洛克鼓聲而鼓皮張力要求不同。而賈第納版的大鍵琴聲音充滿木質味道,整個情緒轉折則可以說都是弦樂群在主導。

第五、六天

第二部份敘述第五、六天,多數的版本都是將這兩天分別錄在不同的兩張CD上。第二部份很明顯可以聽出音樂更熱鬧、更有生氣了,因為這個世界開始有生物出現。開始先由女高音率先歌詠,之後接著男低音再來兩段宣敘調,最後才以三重唱加上合唱熱鬧作結束。您可以感覺到就算在歡愉的氣氛中,海頓依然不失典雅莊重的音樂本質,創造出雋永、令人回味無窮而又能超越宗教力量的作品。

卡拉揚版可以說擁有最多最知名的獨唱,以及最佳樂團,可惜只打了不到半場的好球。指揮個人意志凌駕作品之上,所幸獨唱各司其職,讓本版尚有可取之處。杜拉第版三位獨唱與管絃樂團的搭配,則是處理得相當好。賈第納十分重視音樂情緒的層次,他就像一位廚藝精湛的大師,能夠掌握各種味覺的變化。Sylvia McNair在高音處所展現的力道,深刻卻沒有壓力。第五天結束前的三重唱,可說是賈第納版Disc 1最精采的一段

第六天一開始,上帝決定用他的形體造人,之後的宣敘調音樂伴奏相當吃重。想要知道海頓如何用音樂表達人的誕生嗎?弦樂群尤其是低音弦的拉奏,加上伸縮號強力的吹奏,令人精神為之一振。不過隨即伴著悠遠的長笛聲,音樂表現出一種令人期待的神聖感。神劇中優美的弦樂演出,比起一般樂曲多了一點莊嚴謹慎的氣質。合唱團精湛整齊的大場面,除了必須奏精準之外,Gabriel、Uriel、Raphael三位獨唱的聲音、所站的位置都要能聽得清楚。那種獨唱、合唱與管弦樂融合的感覺,與貝九的合唱所獲得的快感相當。

賈第納版儘管合唱團唱工精細,就像手錶裡頭的每個零件一樣,繁複精密、分工搭配得好極了!但是顯然低頻的震撼力不夠,導致音樂份量感不足,相當可惜。

第三部份因為上帝已經創造了亞當與夏娃,因此又多出兩位獨唱家。最精采的張然是這一對「戀人」,對上帝深情的歌頌。另外值得一聽的,是最後一段的大合唱。

杜拉第版氣氛營造相當好,為Werner Hollweg的solo做足準備,Helena Dose與Benjamin Luxon的夏娃與亞當,則合作得有點太過小心。伯恩斯坦版光聽人聲要出來之前的呼吸聲就知道氣勢會很過癮,果然,樂團氣勢搭上音樂緊湊感,將全曲帶得到暢快淋漓,讓聽者激動得想站起來高呼。伯恩斯坦擅長的飆速達到很好的戲劇效果,儘管快速度演唱對聲樂家來說十分吃力,但對聽者來說卻是奇妙的經驗。賈第納版當然也要聽聽亞當與夏娃的二重唱,他們倆人水乳交融的演唱,是其他版本難以比擬的。

若以獨唱家表現來說,卡拉揚版以及伯恩斯坦版的獨唱者素質都相當高,也表現出對「創世紀」過人的熟捻度。而賈第納版的獨唱者,走的則是清麗搭配古樂團情緒的另一路線。在指揮與樂團表情上,杜拉第的表現恰如其分,缺乏大型管絃與合唱搭配經驗的他,處理「創世紀」的確有點吃虧。而卡拉揚的表現,則是有點「過度沈溺」不夠制約。伯恩斯坦與賈第納則剛好是兩種典型,前者以厚實管絃、威猛氣勢,強調「創世紀」的戲劇性,後者則是靈巧律動、著眼於流動性,想要回歸「創世紀」的神劇性格。

整體來說,這個曲子還是適合豐富宗教聲樂曲,或者至少是歌劇處理經驗的指揮來演出。伯恩斯坦版毫無疑問在音樂性與音響性兩方面,取得壓倒性勝利,應為首選。如果,不是太在乎音響性的人,建議可以再聽聽賈第納的版本,體驗更機能性的「創世紀」。對多數樂迷來說,兩個版本是可以滿足了。

談延伸聆聽

最後我們來談欣賞「創世紀」之後的延伸聆聽。我想分三方面來談,第一當然就是依「神劇」方面來聽,韓德爾的「彌賽亞」、孟德爾頌的「以利亞」,三大神劇中的另外兩齣當然不可錯過。

再者以「海頓」其他作品,建議你可以欣賞他的另一齣神劇「四季」,至於104首交響曲數量龐大,可以欣賞第94號「驚愕」、第100號「軍隊」、第104號「倫敦」。海頓的器樂協奏曲也相當重要,你可以優先欣賞降E調小喇叭協奏曲,以及兩首大提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則可以從作品七十六的第一、二、三號著手。另外,海頓的「耶穌的最後七言」則是他另外一首虔誠宗教作品。

說到信仰,最後要提的就是「聖經體裁」的相關作品,古典音樂中這樣的樂曲不勝枚舉,不過此處要推薦的是較偏向現代的創作。分別是布列頓的「諾亞方舟」,以及荀伯格的「摩西與亞倫」,在其中你將可體會相隔一百五十多年的作曲家,用音樂傳達信仰時有什麼差異存在。


BOX:創世紀錄音清單(全曲)
M. Atzmon指揮世界交響管絃,BIS
伯恩斯坦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DG(1986)
伯恩斯坦指揮紐愛,Sony(1993)
F. de Burgos指揮愛樂管絃,CFP
哈農庫特指揮維也納交響,Teldec
霍格伍德指揮古樂學院,天堂鳥
約夫姆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Philips
卡拉揚指揮維也納愛樂,DG(1982)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DG(1991)
庫巴利克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Orfeo
Kuijken指揮,Acce
李汶指揮柏林愛樂,DG
馬利納指揮聖馬汀學院管絃,Philips
慕提指揮維也納愛樂,Sony
拉圖指揮伯明罕市交,EMI
J. Revzen指揮聖保羅管絃,Alba
羅伯蕭指揮亞特蘭大交響,Teldec
蕭提指揮芝加哥交響,Decca
Willcocks指揮聖馬汀學院管絃,E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