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26 13:39:51歐頭
馬勒「第十號交響曲」(1966年魏勒版)
圖說:羅伯歐森指揮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Naxos 8.554811,風雲)
馬勒當1910年夏天開始寫「第十號交響曲」時,還不到五十歲。他在鄰近Toblach南部Tyrol的森林的寧靜鄉間環境中,寫下部分的樂譜片段。先前馬勒也曾在這裡創作「大地之歌」以及「第九號交響曲」,此地悠閒的節奏與宜人的氣候,成為他與年輕太太艾瑪夏天時的家。三年前他們離開了在Maiernigg in Carinthia湖邊的家,因為那裡是傷心地,他們的女兒在那裡患了猩紅熱過世,而且醫生也診斷出馬勒有嚴重的心臟問題。
當馬勒第二季在紐約指揮之後,再次回到他的森林小屋,投入「第十號交響曲」的工作。此曲田園牧歌風卻又如緩慢死刑般心煩意亂的開頭,是因為他發現妻子艾瑪與建築師Walter Gropius的戀情。在他手稿的四週邊緣,有著極度痛苦的胡亂塗鴉,結尾最後一頁還寫有:「為妳而生、為你而死--艾瑪」。一個鋌而走險的嚐試拯救了他的婚姻,馬勒離開荷蘭去找Sigmund Freud,準備「第八號交響曲」在幕尼黑的首演。
此時枯瘦、不舒服的馬勒,只完成新交響曲部分的管絃草稿,就前往美國準備下一季的演出。鏈球菌的感染注定他的死亡,他最後一次回到維也納,但卻無法完成「第十號交響曲」。1911年5月18日馬勒死於維也納,直到1923年他的寡妻才允許「第十號交響曲」的原譜發行。
也許在遵從馬勒的個人決定,「這個世界能夠做它要的事情」。Ernst Krenek準備第一與第三樂章的演出,Franz Schalk於1924年在維也納首演,Paul Zsolnay Verlag在維也納出版手稿擬真本,限量一千套。奇怪的是數年之後,艾瑪表示自己的版本與真實的手稿混在一起,她請求協助區分原始樂譜與擬真本。這個事件幸運地證明,有五十頁額外的樂譜被發現,在國際馬勒協會的保護下,第二版擬真手稿Waiter Ricke Verlag的1967年版在慕尼黑出版,這個版本最有趣、最重要之處在第二樂章的完整性,當時至少有五頁或是更多的樂譜被收在圖書館或私人收藏。
我們檢視手稿可以清楚發現,馬勒將「第十號交響曲」分成兩個部分五個樂章,第一部份從開頭的慢板到詼諧曲,第二部分則由極短的樂章開始,標題為「煉獄」,之後跟著第二詼諧曲以及延伸的終曲。
通常馬勒作曲時會先將想法寫成草稿,之後轉移成「短譜」,慢慢地寫在五線譜上。按照這樣的形式,基本上第十號交響曲的五個樂章算是完成了。這首交響曲的所有音樂想法以及發展都被依序地呈現在四個部分的「短譜」草稿上,只需要垂直地進行管絃樂譜的發展。通常馬勒會精緻地加上對位、和聲的支援、以及他想要的管絃織度,他會在「短譜」上標示出重要的管絃樂細節,以及一些新鮮的想法。
有些頁面顯示馬勒運用不同的素材,或者嚐試改變特殊樂段的版本。其中一個例子就是這首交響曲的結尾,就存在兩個關鍵性格幾乎相同但細節卻不同的版本。馬勒開始根據這個短譜,開始準備完整的管絃樂譜。整個第一樂章以及第三樂章的前三十小節,存在完整的樂譜。第三樂章的ABA形式,清楚地出現在短譜中,所以這些小節線就像管絃樂法的隔板一樣,是這些性格詭異、鮮明的小品的重要提示,這些元素是馬勒交響曲樂章中的最小單位。這些,以及開頭的慢板樂章,構成AMP(Associated Music Publishers)於1951年推出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的基礎。
第二樂章的一部份(第一詼諧曲)也存在完整的樂譜,但直到1960年代短譜被發現後,才開始重建這些樂譜片段。而第四樂章(第二詼諧曲)與第五樂章(終曲)只存在短曲。
早期嚐試將手稿變成四手聯彈形式,減少第二、四、五樂章,1930年代由Friedrich Block所籌畫而且私下流傳。Friedrich Block於1941年的作品「和聲與非和聲」中指出,這首作品大致完成,某種程度激勵其他人根據完整樂譜版本來加以演出。像是Jack Diether,這位美國的馬勒學者,就是一位不屈不撓完成馬勒「第十號」的人,他這個計劃中在蕭斯塔高維契、荀伯格的作品上是失敗的,但是喬魏勒(Joe Wheeler)以及克林頓卡本特(Clinton Carpenter)的演出版本,許多是Jack Diether的研究與堅持。
當時,德國音樂學家Hans Wollschlager,也開始著手演奏版本。但他的觀點稍後受到國際馬勒協會的創立者暨總裁Erwin Ratz教授的壓抑。Erwin Ratz教授是IGMG的馬勒樂譜評論版編輯,他強烈反對任何對大師作品的竄改。任憑他的反對,音樂家以及聽眾卻希望盡可能地發覺馬勒最後作品。
從194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晚期,還有三個努力完成此曲的例子,分別是芝加哥的克林頓卡本特、倫敦客喬魏勒以及德瑞克庫克(Deryck Cooke)。每個案子都是獨立作業,直到1960年代BBC廣播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節目計劃出現。這是一個由庫克口述,演奏由他管絃修正的版本,當時僅刪除極少數庫克難以解密的手稿。艾瑪,當被朋友告知有此廣播時,堅決地反對任何形式所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她宣稱這首作品是「馬勒給她的私人情書」,並且進一步反對演出。當指揮Harold Byrns最後說服她聽聽BBC節目的帶子,她大叫:「太神奇了」因此撤回反對意見,當時有些新發現的手稿在手上,庫克完成他所謂的「最寫實」的第十號版本。此版首演在1964年並由BBC廣播,商業錄音也隨之而來。他修訂過的譜在庫克的堅持下由Schirmer出版。更常被錄音、演出的是卡本特的版本,以及稍後而來的Remo Mazzetti版,但庫克版依然是知名度最高的版本。
至於魏勒的譜呢?直到現在,這個最古老的「第十號交響曲」版本,依然沒有令人滿意的演出或錄音。魏勒於1952年開始此曲樂譜工作,而我們在這個錄音上聽到的,是他的第四或第五個版本,魏勒版至少在織度結構上是最接近馬勒的原始手稿。
所有,171頁馬勒簽名的第十號交響曲手稿,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其中116頁被Zsolnay擬真版重新製作,166頁則是Ricke版。他們分別裝在五個檔案夾中,上面馬勒以藍色的羅馬字體標出樂章的順序,以及用黑色墨水寫下一個字的標題。以下,我們透過簡短的介紹,逐一來看每個樂章的特色。
第一樂章慢板:58頁樂譜,31頁完整管絃樂譜,27頁短譜。
交響曲開始並沒有序奏,而由探索性格的主題展開,由中提琴獨奏著。逐漸上升的情緒,轉為歇息時,管絃樂奏著第二主題進來,銅管吹著穩定而充滿信心的主題,隨著音樂的進行,越發地強化且具有張力。
正當一切看來如此美好時,能量忽然間渙散,只剩下高音弦在開始的升F調上頭遊走,並且安定在D大調和絃。在沒有警戒的狀態下,銅管發出像恐龍般的巨大和聲,壓過低音弦的聲浪,並且以詭異的音形推移著整個音樂,之後忽然靜止,只剩下一支小喇叭再高音A吹奏著。即時又一次的和聲撞擊,小喇叭依然冷酷地維持著原來的音符,之後逐漸隱沒在弦樂群中,溫馴地,進入最後的結尾。管絃樂群平和地加入這個尾奏,是個相當典型的馬勒式結尾。
第二樂章詼諧曲:62頁,39頁完整管絃樂譜,23頁短譜。
第二樂章在升F小調下進行,而且幾乎是在每個小節的節奏都變化的情況下游走著,原本如同華爾茲般的中段插入後,卻又馬上被更快速的樂段接管。第二個中段隨之跟上,截斷快速樂段而將音樂導引至勝利的結尾。這個詼諧曲扮演著開始樂章慢板的相對角色,平衡了這首兩大部分構成的交響曲裡頭的第一部份。
第三樂章穿過煉獄:6頁,2頁完整管絃樂譜,4頁短譜。
這段簡短的間奏曲,夾在整首交響曲的兩大部份中,刻畫出馬勒的心理狀態(煉獄)。部分人士推測,在樂譜周圍佈滿了極端痛苦的潦草塗鴉,可能是這個樂章在創作或後來加上去時,馬勒發現了太太對自己的不貞。
這個樂章首頁的下半截不見,是件令人好奇的事,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那很可能是艾瑪眼中的「私人情書」,因此在Zsolnay擬真版印刷前,她就事先割下。
無論如何,音樂明顯地流露馬勒拷問的心態,「死!」馬勒潦草地在樂譜一角寫著,緊跟著的「Verk!」則很可能是消滅的德文縮寫,「悲憫!」之後則出現「神阿!你為何遺棄我?」最後幾小節甚至出現,「你將有報應。」
音樂本身相當神經質、躁動,儘管長度簡潔,整個樂章依然充滿動機以及音樂的想法,這樣的企圖也在其他樂章中發芽且產生關聯。聽者如果熟悉馬勒早期的歌曲「Das irdische Leben」,將可辨識出推動這個樂章形成不安的結局的固定音形,豎琴的滑奏被銅鑼所鎮住。馬勒的「兒童的魔號」敘述一位飢餓的小孩,他的母親再三地安慰他說:「明天就會有麵包了」,結果當麵包烤好時,小孩已經餓倒在他的棺木上。
第四樂章詼諧曲:25頁,只有短譜。
魔鬼與我跳舞
詛咒,瘋狂地捉著我不放!
摧毀我,以致讓我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啊,我將消逝
為了我的......
在此,馬勒的言語中斷了,無法再繼續,接著而來的是沒有救贖的假面舞會。之後來了終極、令人害怕的聲音:一個孤寂、突強、令人窒息的鼓聲。在樂譜上馬勒寫著「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再見了,我所在乎的,再見。」
艾瑪確實知道馬勒暗示什麼,事關先前他們待在紐約曾發生的事。當時一位資深的紐約市消防隊長,英勇進入火場卻喪失了自己的生命,隔天的報紙紛紛報導這個事件。葬禮時行進隊伍穿過曼哈頓,中間曾停在馬勒下榻的飯店樓下。艾瑪描述當時馬勒沉默不語,關上臥室的窗戶,眼淚流了滿臉。
第五樂章終曲,15頁,只有短譜。
再一次,隱約的鼓聲敲擊著,一個主題的片段,詭異地追憶起馬勒第二號交響曲的「復活」主題,但卻是以小調掙扎向上,之後又被隱約鼓聲所壓抑。最後長笛進入,起初是試探性質,之後轉為信心滿滿,將這項樂器最美的旋律線條完全表現出來。受到激勵,弦樂群開始加入,整體達到高潮。之後,隱約的鼓聲忽然間壓境,一次又一次地,鼓槌不斷落下,就像將釘子釘進棺木中一樣的沉重。
之後音樂轉為一陣歇斯底里的號角聲以及主題音形,像漩渦般地掃過,直到第一樂章恐怖、不協調的和聲出現在我們面前為止,刺耳的小喇叭也再度出現。但這一次值得信任的法國號自己進入一場,與從開頭的慢板樂章中來的藐視主題的混戰中。與小喇叭糾纏在一起,當音樂靜止時兩者都一同跌落,慢慢地,弦樂以和平、安詳地新主題進入,當長笛重新以他稍早的主題進入時,音樂再度得到張力。兩個旋律融合成單一的熱情,顯示這首交響曲接近尾聲。
最後一頁,馬勒寫道:「為妳而生、為你而死--艾瑪」。然後,最後的熱情迸出,弦樂以八度音跳躍,彷彿吶喊著逝去的愛情、逝去的生命。音樂如同死去般,逐漸走入沉靜中。(Jerry Bruck著/陳志宥編譯)
●與魏勒版的關聯
這個問題很自然會被提起,「我們聽的這個版本,有多少是魏勒的,有多少是編輯歐森的?」我的編輯工作主要的三大過程是:釐清、確認、改正。
釐清是必要的,因為魏勒版的譜已經被影印無數次,許多音符都難以辨認。而且魏勒將他的第四版寫在破紙上,所以墨跡並不清晰。至於音符確認的標準則以馬勒難以閱讀的手稿擬真版為主,以及庫克對手稿的說明。
改正是三大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為我們有兩套譜需要改正,第一套是魏勒的,透過編輯團隊用電腦構成的樂譜,為了1997年第十屆的馬勒音樂節。改正首先牽涉到先前Clinton Carpenter以及Remo Mazzetti版本所發現的錯誤,每一個動作都牽涉到研究與判斷,需要一些「偵查」,像是釐清筆跡更改的錯誤,或是手稿的辨識,一切都牽涉到判斷。在音樂節最後興奮的十天,有三個人將清醒的每一刻專注在馬勒第十號手稿的抄寫上,沿著電腦最新印出的馬勒/魏勒/歐森的樂譜。Edward Reilly (Vassar學院)教授,是一位馬勒手稿的專家,而荷蘭同僚Frans Bouwman則是馬勒第十號的專家,而我自己特別感激Frans Bouwman,他的知識對這件偉大的工作來說是絕對需要的。同時Remo Mazzetti那幾天在他德拉瓦州的家,一樣勤奮地沿著相同的線工作並傳真著他的發現。我們在音符解釋上做出集體決定,當情況簡單到無法給我們明確的答案時,我們做出這些解釋,與大多數其他版本是一致的,因此呈現某種認知上的可靠性。
對我來說,跟馬勒的卡農如此親密,也不可能將我所有對管絃樂的意見強加上去,因此演奏起來與原始的魏勒版只有些微差異,然而我相信,這個演出很有信心地反映魏勒對定音鼓、管絃樂法、整體結構的想法。(Robert Olson著,羅伯歐森:本錄音指揮/陳志宥編譯)
●艾瑪的禁令
談到另外一個主題,艾瑪馬勒試圖獲得1920年代完成的樂譜草稿,然而到了1960年代,她清楚地感到若任意讓外人接近手稿,將嚴重影響她的隱私,自從1924年起出版的擬真版存在挖苦嘲諷的觀點。原本她授權BBC與Deryck Cooke準備一套馬勒十首交響的內容,Deryck Cooke先前發表過許多「第十號交響曲」的研究論文,BBC計劃在1960年將它當作馬勒的百年紀念,正當Deryck Cooke進一步準備演出第二、四、五樂章的版本,而且打算讓它經由廣播傳播。
艾瑪寫信給BBC表示,她不允許該樂譜未來任何的演出或出版,無論學術上她是否擁有合法的權力發表這樣的禁令,但是她的意見還是受到尊重。然而事件的發展並因艾瑪禁令而胎死腹中,1963年四月Diether接到Harold Byrns打來的電話,Harold Byrns在電話中表示自己將指揮羅馬RAI管絃樂團,而且很快地會有一趟紐約行。他決定去見老朋友艾瑪,試圖改變她對第十號交響曲的想法,因為畢竟她從未聽過完整的五個樂章的形式。Harold Byrns解釋他已經約好了艾瑪,而且要求Diether帶著他的樂譜以及BBC的廣播錄音帶一同前往。
然後Diether要求Jerry Bruck加入這次聚會,而且帶著播放錄音帶給艾瑪聽的器材。據Jerry Bruck表示,當時艾瑪相當滿足地要求再播放一次最後一個樂章,她表現Deryck Cooke的樂譜裡有濃厚的馬勒味道,他應該完成這個作品並讓它有機會演出。之後艾瑪便寫信給Deryck Cooke以及BBC,撤銷所有她對第十號交響曲的演出廣播禁令。(Stan Ruttenberg著/陳志宥編譯)
●指揮:羅伯歐森
羅伯歐森(Robert Olson)在馬勒詮釋上特別受到推崇,由於他對馬勒音樂的熱情,因此十五年前成立科羅拉多馬勒節(the Colorado MahlerFest),同時擔任藝術總監與指揮。這個音樂節可說完全屬於馬勒,每年舉行一次為期一週,包括室內樂、電影、國際symposia、以及按照順序演出馬勒的交響曲,幾乎完整地將馬勒全部作品演出兩次。羅伯歐森詮釋許多或許不算主流,但是相當新鮮的馬勒作品,他的「第八號交響曲」CD錄音贏得許多國際讚賞,之後他演出第二、第三、第九、第十、大地之歌,從科羅拉多馬勒音樂節推廣到大眾市場,最近紐約時報才剛訪問過他與馬勒音樂節。
因此在這張錄音中特地被邀請來演奏喬‧魏勒版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他曾經兩度出席紐約的馬勒協會進行指揮演出。
羅伯歐森的主要活動地在堪薩斯城,自從1992年受邀至今,他已經指揮州立芭蕾舞團超過三百場的演出
1996年羅伯歐森接觸到魏勒版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馬上被它的原創性以及獨特性所吸引,而且這個版本從還沒有被演出或錄音過。他馬上在1996、1997準備此曲的演出,與一個「馬勒第十專家」的國際性小團體,在科羅拉多的馬勒節慶MahlerFest X世界首演,導致國際樂壇對此版的高度興趣,CD則是羅伯歐森與NAXOS簽約之後,與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灌錄。
現在居住在堪薩斯城,羅伯歐森帶領三個不同的樂團,他從1992年開始指揮堪薩斯城芭蕾,已經指揮堪薩斯城與聖路易交響超過三百五十場的演出。他是密蘇里-堪薩斯城大學管絃/歌劇團的總監,尤其是歌劇製作特別受到評論家讚賞。他演出超過六十部的歌劇,最近的製作是「杜蘭朵公主」、「仲夏夜之夢」、「瑪儂」、「拿索斯島的阿利安德」,他也是科羅拉多Longmont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與指揮,再他十九年在位的時間,樂團發展蓬勃。
身為一位活力旺盛的客座指揮,他曾經客座過許多美國的管絃樂團,同時於1990年在比利時進行歐洲首演。2001年他指揮北京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演出史特拉汶斯基四首主要作品。
●樂團: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
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簡稱PNRSO)1935年成立於華沙,當時由知名的波蘭指揮Grzegorz Fitelberg成立,在他的率領下樂團一直維持到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5年三月該團在波蘭的卡托懷斯,由另一位波蘭指揮Witold Rowicki重新建立起來,而且1947年Grzegorz Fitelberg重回波蘭,擔任該團藝術總監。這個樂團可以說是由數位波蘭指揮悉心調教,其中包括Jan Krenz、Kazimierz Kord、Antoni Wit等。
該團也曾與許多頂尖指揮合作,包括伯恩斯坦、馬利納、馬舒等等,主要巡迴歐洲、美國、遠東。到目前為止灌錄有150張CD,在NAXOS的錄音超過七十張,包括馬勒、柴可夫斯基、舒曼、魯托斯拉夫斯基的交響曲全集。
馬勒:第十號交響曲(1966年喬‧魏勒版,羅伯‧歐森編輯)
Gustav Mahler:Symphony No.10(Reconstructed by Joe Wheeler 1966,edited by Robert Olson)
羅伯‧歐森指揮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
Robert Olson cont. Polish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曲目(中英加時間)
第十號交響曲
Symphony No.10
1 慢板 26:15
Adagio
2 第一詼諧曲 12:03
First Scherzo
3 滌罪的煉獄 4:30
Purgatorio oder Inferno
4 第二詼諧曲 12:15
Second Scherzo
5 終曲 23:53
Finale
Playing Time:78分59秒
2000年5月29日、6月3日錄於波蘭Katowice的葛瑞茲高茲‧費德堡音樂廳
馬勒當1910年夏天開始寫「第十號交響曲」時,還不到五十歲。他在鄰近Toblach南部Tyrol的森林的寧靜鄉間環境中,寫下部分的樂譜片段。先前馬勒也曾在這裡創作「大地之歌」以及「第九號交響曲」,此地悠閒的節奏與宜人的氣候,成為他與年輕太太艾瑪夏天時的家。三年前他們離開了在Maiernigg in Carinthia湖邊的家,因為那裡是傷心地,他們的女兒在那裡患了猩紅熱過世,而且醫生也診斷出馬勒有嚴重的心臟問題。
當馬勒第二季在紐約指揮之後,再次回到他的森林小屋,投入「第十號交響曲」的工作。此曲田園牧歌風卻又如緩慢死刑般心煩意亂的開頭,是因為他發現妻子艾瑪與建築師Walter Gropius的戀情。在他手稿的四週邊緣,有著極度痛苦的胡亂塗鴉,結尾最後一頁還寫有:「為妳而生、為你而死--艾瑪」。一個鋌而走險的嚐試拯救了他的婚姻,馬勒離開荷蘭去找Sigmund Freud,準備「第八號交響曲」在幕尼黑的首演。
此時枯瘦、不舒服的馬勒,只完成新交響曲部分的管絃草稿,就前往美國準備下一季的演出。鏈球菌的感染注定他的死亡,他最後一次回到維也納,但卻無法完成「第十號交響曲」。1911年5月18日馬勒死於維也納,直到1923年他的寡妻才允許「第十號交響曲」的原譜發行。
也許在遵從馬勒的個人決定,「這個世界能夠做它要的事情」。Ernst Krenek準備第一與第三樂章的演出,Franz Schalk於1924年在維也納首演,Paul Zsolnay Verlag在維也納出版手稿擬真本,限量一千套。奇怪的是數年之後,艾瑪表示自己的版本與真實的手稿混在一起,她請求協助區分原始樂譜與擬真本。這個事件幸運地證明,有五十頁額外的樂譜被發現,在國際馬勒協會的保護下,第二版擬真手稿Waiter Ricke Verlag的1967年版在慕尼黑出版,這個版本最有趣、最重要之處在第二樂章的完整性,當時至少有五頁或是更多的樂譜被收在圖書館或私人收藏。
我們檢視手稿可以清楚發現,馬勒將「第十號交響曲」分成兩個部分五個樂章,第一部份從開頭的慢板到詼諧曲,第二部分則由極短的樂章開始,標題為「煉獄」,之後跟著第二詼諧曲以及延伸的終曲。
通常馬勒作曲時會先將想法寫成草稿,之後轉移成「短譜」,慢慢地寫在五線譜上。按照這樣的形式,基本上第十號交響曲的五個樂章算是完成了。這首交響曲的所有音樂想法以及發展都被依序地呈現在四個部分的「短譜」草稿上,只需要垂直地進行管絃樂譜的發展。通常馬勒會精緻地加上對位、和聲的支援、以及他想要的管絃織度,他會在「短譜」上標示出重要的管絃樂細節,以及一些新鮮的想法。
有些頁面顯示馬勒運用不同的素材,或者嚐試改變特殊樂段的版本。其中一個例子就是這首交響曲的結尾,就存在兩個關鍵性格幾乎相同但細節卻不同的版本。馬勒開始根據這個短譜,開始準備完整的管絃樂譜。整個第一樂章以及第三樂章的前三十小節,存在完整的樂譜。第三樂章的ABA形式,清楚地出現在短譜中,所以這些小節線就像管絃樂法的隔板一樣,是這些性格詭異、鮮明的小品的重要提示,這些元素是馬勒交響曲樂章中的最小單位。這些,以及開頭的慢板樂章,構成AMP(Associated Music Publishers)於1951年推出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的基礎。
第二樂章的一部份(第一詼諧曲)也存在完整的樂譜,但直到1960年代短譜被發現後,才開始重建這些樂譜片段。而第四樂章(第二詼諧曲)與第五樂章(終曲)只存在短曲。
早期嚐試將手稿變成四手聯彈形式,減少第二、四、五樂章,1930年代由Friedrich Block所籌畫而且私下流傳。Friedrich Block於1941年的作品「和聲與非和聲」中指出,這首作品大致完成,某種程度激勵其他人根據完整樂譜版本來加以演出。像是Jack Diether,這位美國的馬勒學者,就是一位不屈不撓完成馬勒「第十號」的人,他這個計劃中在蕭斯塔高維契、荀伯格的作品上是失敗的,但是喬魏勒(Joe Wheeler)以及克林頓卡本特(Clinton Carpenter)的演出版本,許多是Jack Diether的研究與堅持。
當時,德國音樂學家Hans Wollschlager,也開始著手演奏版本。但他的觀點稍後受到國際馬勒協會的創立者暨總裁Erwin Ratz教授的壓抑。Erwin Ratz教授是IGMG的馬勒樂譜評論版編輯,他強烈反對任何對大師作品的竄改。任憑他的反對,音樂家以及聽眾卻希望盡可能地發覺馬勒最後作品。
從194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晚期,還有三個努力完成此曲的例子,分別是芝加哥的克林頓卡本特、倫敦客喬魏勒以及德瑞克庫克(Deryck Cooke)。每個案子都是獨立作業,直到1960年代BBC廣播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節目計劃出現。這是一個由庫克口述,演奏由他管絃修正的版本,當時僅刪除極少數庫克難以解密的手稿。艾瑪,當被朋友告知有此廣播時,堅決地反對任何形式所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她宣稱這首作品是「馬勒給她的私人情書」,並且進一步反對演出。當指揮Harold Byrns最後說服她聽聽BBC節目的帶子,她大叫:「太神奇了」因此撤回反對意見,當時有些新發現的手稿在手上,庫克完成他所謂的「最寫實」的第十號版本。此版首演在1964年並由BBC廣播,商業錄音也隨之而來。他修訂過的譜在庫克的堅持下由Schirmer出版。更常被錄音、演出的是卡本特的版本,以及稍後而來的Remo Mazzetti版,但庫克版依然是知名度最高的版本。
至於魏勒的譜呢?直到現在,這個最古老的「第十號交響曲」版本,依然沒有令人滿意的演出或錄音。魏勒於1952年開始此曲樂譜工作,而我們在這個錄音上聽到的,是他的第四或第五個版本,魏勒版至少在織度結構上是最接近馬勒的原始手稿。
所有,171頁馬勒簽名的第十號交響曲手稿,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其中116頁被Zsolnay擬真版重新製作,166頁則是Ricke版。他們分別裝在五個檔案夾中,上面馬勒以藍色的羅馬字體標出樂章的順序,以及用黑色墨水寫下一個字的標題。以下,我們透過簡短的介紹,逐一來看每個樂章的特色。
第一樂章慢板:58頁樂譜,31頁完整管絃樂譜,27頁短譜。
交響曲開始並沒有序奏,而由探索性格的主題展開,由中提琴獨奏著。逐漸上升的情緒,轉為歇息時,管絃樂奏著第二主題進來,銅管吹著穩定而充滿信心的主題,隨著音樂的進行,越發地強化且具有張力。
正當一切看來如此美好時,能量忽然間渙散,只剩下高音弦在開始的升F調上頭遊走,並且安定在D大調和絃。在沒有警戒的狀態下,銅管發出像恐龍般的巨大和聲,壓過低音弦的聲浪,並且以詭異的音形推移著整個音樂,之後忽然靜止,只剩下一支小喇叭再高音A吹奏著。即時又一次的和聲撞擊,小喇叭依然冷酷地維持著原來的音符,之後逐漸隱沒在弦樂群中,溫馴地,進入最後的結尾。管絃樂群平和地加入這個尾奏,是個相當典型的馬勒式結尾。
第二樂章詼諧曲:62頁,39頁完整管絃樂譜,23頁短譜。
第二樂章在升F小調下進行,而且幾乎是在每個小節的節奏都變化的情況下游走著,原本如同華爾茲般的中段插入後,卻又馬上被更快速的樂段接管。第二個中段隨之跟上,截斷快速樂段而將音樂導引至勝利的結尾。這個詼諧曲扮演著開始樂章慢板的相對角色,平衡了這首兩大部分構成的交響曲裡頭的第一部份。
第三樂章穿過煉獄:6頁,2頁完整管絃樂譜,4頁短譜。
這段簡短的間奏曲,夾在整首交響曲的兩大部份中,刻畫出馬勒的心理狀態(煉獄)。部分人士推測,在樂譜周圍佈滿了極端痛苦的潦草塗鴉,可能是這個樂章在創作或後來加上去時,馬勒發現了太太對自己的不貞。
這個樂章首頁的下半截不見,是件令人好奇的事,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那很可能是艾瑪眼中的「私人情書」,因此在Zsolnay擬真版印刷前,她就事先割下。
無論如何,音樂明顯地流露馬勒拷問的心態,「死!」馬勒潦草地在樂譜一角寫著,緊跟著的「Verk!」則很可能是消滅的德文縮寫,「悲憫!」之後則出現「神阿!你為何遺棄我?」最後幾小節甚至出現,「你將有報應。」
音樂本身相當神經質、躁動,儘管長度簡潔,整個樂章依然充滿動機以及音樂的想法,這樣的企圖也在其他樂章中發芽且產生關聯。聽者如果熟悉馬勒早期的歌曲「Das irdische Leben」,將可辨識出推動這個樂章形成不安的結局的固定音形,豎琴的滑奏被銅鑼所鎮住。馬勒的「兒童的魔號」敘述一位飢餓的小孩,他的母親再三地安慰他說:「明天就會有麵包了」,結果當麵包烤好時,小孩已經餓倒在他的棺木上。
第四樂章詼諧曲:25頁,只有短譜。
魔鬼與我跳舞
詛咒,瘋狂地捉著我不放!
摧毀我,以致讓我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啊,我將消逝
為了我的......
在此,馬勒的言語中斷了,無法再繼續,接著而來的是沒有救贖的假面舞會。之後來了終極、令人害怕的聲音:一個孤寂、突強、令人窒息的鼓聲。在樂譜上馬勒寫著「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再見了,我所在乎的,再見。」
艾瑪確實知道馬勒暗示什麼,事關先前他們待在紐約曾發生的事。當時一位資深的紐約市消防隊長,英勇進入火場卻喪失了自己的生命,隔天的報紙紛紛報導這個事件。葬禮時行進隊伍穿過曼哈頓,中間曾停在馬勒下榻的飯店樓下。艾瑪描述當時馬勒沉默不語,關上臥室的窗戶,眼淚流了滿臉。
第五樂章終曲,15頁,只有短譜。
再一次,隱約的鼓聲敲擊著,一個主題的片段,詭異地追憶起馬勒第二號交響曲的「復活」主題,但卻是以小調掙扎向上,之後又被隱約鼓聲所壓抑。最後長笛進入,起初是試探性質,之後轉為信心滿滿,將這項樂器最美的旋律線條完全表現出來。受到激勵,弦樂群開始加入,整體達到高潮。之後,隱約的鼓聲忽然間壓境,一次又一次地,鼓槌不斷落下,就像將釘子釘進棺木中一樣的沉重。
之後音樂轉為一陣歇斯底里的號角聲以及主題音形,像漩渦般地掃過,直到第一樂章恐怖、不協調的和聲出現在我們面前為止,刺耳的小喇叭也再度出現。但這一次值得信任的法國號自己進入一場,與從開頭的慢板樂章中來的藐視主題的混戰中。與小喇叭糾纏在一起,當音樂靜止時兩者都一同跌落,慢慢地,弦樂以和平、安詳地新主題進入,當長笛重新以他稍早的主題進入時,音樂再度得到張力。兩個旋律融合成單一的熱情,顯示這首交響曲接近尾聲。
最後一頁,馬勒寫道:「為妳而生、為你而死--艾瑪」。然後,最後的熱情迸出,弦樂以八度音跳躍,彷彿吶喊著逝去的愛情、逝去的生命。音樂如同死去般,逐漸走入沉靜中。(Jerry Bruck著/陳志宥編譯)
●與魏勒版的關聯
這個問題很自然會被提起,「我們聽的這個版本,有多少是魏勒的,有多少是編輯歐森的?」我的編輯工作主要的三大過程是:釐清、確認、改正。
釐清是必要的,因為魏勒版的譜已經被影印無數次,許多音符都難以辨認。而且魏勒將他的第四版寫在破紙上,所以墨跡並不清晰。至於音符確認的標準則以馬勒難以閱讀的手稿擬真版為主,以及庫克對手稿的說明。
改正是三大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為我們有兩套譜需要改正,第一套是魏勒的,透過編輯團隊用電腦構成的樂譜,為了1997年第十屆的馬勒音樂節。改正首先牽涉到先前Clinton Carpenter以及Remo Mazzetti版本所發現的錯誤,每一個動作都牽涉到研究與判斷,需要一些「偵查」,像是釐清筆跡更改的錯誤,或是手稿的辨識,一切都牽涉到判斷。在音樂節最後興奮的十天,有三個人將清醒的每一刻專注在馬勒第十號手稿的抄寫上,沿著電腦最新印出的馬勒/魏勒/歐森的樂譜。Edward Reilly (Vassar學院)教授,是一位馬勒手稿的專家,而荷蘭同僚Frans Bouwman則是馬勒第十號的專家,而我自己特別感激Frans Bouwman,他的知識對這件偉大的工作來說是絕對需要的。同時Remo Mazzetti那幾天在他德拉瓦州的家,一樣勤奮地沿著相同的線工作並傳真著他的發現。我們在音符解釋上做出集體決定,當情況簡單到無法給我們明確的答案時,我們做出這些解釋,與大多數其他版本是一致的,因此呈現某種認知上的可靠性。
對我來說,跟馬勒的卡農如此親密,也不可能將我所有對管絃樂的意見強加上去,因此演奏起來與原始的魏勒版只有些微差異,然而我相信,這個演出很有信心地反映魏勒對定音鼓、管絃樂法、整體結構的想法。(Robert Olson著,羅伯歐森:本錄音指揮/陳志宥編譯)
●艾瑪的禁令
談到另外一個主題,艾瑪馬勒試圖獲得1920年代完成的樂譜草稿,然而到了1960年代,她清楚地感到若任意讓外人接近手稿,將嚴重影響她的隱私,自從1924年起出版的擬真版存在挖苦嘲諷的觀點。原本她授權BBC與Deryck Cooke準備一套馬勒十首交響的內容,Deryck Cooke先前發表過許多「第十號交響曲」的研究論文,BBC計劃在1960年將它當作馬勒的百年紀念,正當Deryck Cooke進一步準備演出第二、四、五樂章的版本,而且打算讓它經由廣播傳播。
艾瑪寫信給BBC表示,她不允許該樂譜未來任何的演出或出版,無論學術上她是否擁有合法的權力發表這樣的禁令,但是她的意見還是受到尊重。然而事件的發展並因艾瑪禁令而胎死腹中,1963年四月Diether接到Harold Byrns打來的電話,Harold Byrns在電話中表示自己將指揮羅馬RAI管絃樂團,而且很快地會有一趟紐約行。他決定去見老朋友艾瑪,試圖改變她對第十號交響曲的想法,因為畢竟她從未聽過完整的五個樂章的形式。Harold Byrns解釋他已經約好了艾瑪,而且要求Diether帶著他的樂譜以及BBC的廣播錄音帶一同前往。
然後Diether要求Jerry Bruck加入這次聚會,而且帶著播放錄音帶給艾瑪聽的器材。據Jerry Bruck表示,當時艾瑪相當滿足地要求再播放一次最後一個樂章,她表現Deryck Cooke的樂譜裡有濃厚的馬勒味道,他應該完成這個作品並讓它有機會演出。之後艾瑪便寫信給Deryck Cooke以及BBC,撤銷所有她對第十號交響曲的演出廣播禁令。(Stan Ruttenberg著/陳志宥編譯)
●指揮:羅伯歐森
羅伯歐森(Robert Olson)在馬勒詮釋上特別受到推崇,由於他對馬勒音樂的熱情,因此十五年前成立科羅拉多馬勒節(the Colorado MahlerFest),同時擔任藝術總監與指揮。這個音樂節可說完全屬於馬勒,每年舉行一次為期一週,包括室內樂、電影、國際symposia、以及按照順序演出馬勒的交響曲,幾乎完整地將馬勒全部作品演出兩次。羅伯歐森詮釋許多或許不算主流,但是相當新鮮的馬勒作品,他的「第八號交響曲」CD錄音贏得許多國際讚賞,之後他演出第二、第三、第九、第十、大地之歌,從科羅拉多馬勒音樂節推廣到大眾市場,最近紐約時報才剛訪問過他與馬勒音樂節。
因此在這張錄音中特地被邀請來演奏喬‧魏勒版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他曾經兩度出席紐約的馬勒協會進行指揮演出。
羅伯歐森的主要活動地在堪薩斯城,自從1992年受邀至今,他已經指揮州立芭蕾舞團超過三百場的演出
1996年羅伯歐森接觸到魏勒版的馬勒第十號交響曲,馬上被它的原創性以及獨特性所吸引,而且這個版本從還沒有被演出或錄音過。他馬上在1996、1997準備此曲的演出,與一個「馬勒第十專家」的國際性小團體,在科羅拉多的馬勒節慶MahlerFest X世界首演,導致國際樂壇對此版的高度興趣,CD則是羅伯歐森與NAXOS簽約之後,與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灌錄。
現在居住在堪薩斯城,羅伯歐森帶領三個不同的樂團,他從1992年開始指揮堪薩斯城芭蕾,已經指揮堪薩斯城與聖路易交響超過三百五十場的演出。他是密蘇里-堪薩斯城大學管絃/歌劇團的總監,尤其是歌劇製作特別受到評論家讚賞。他演出超過六十部的歌劇,最近的製作是「杜蘭朵公主」、「仲夏夜之夢」、「瑪儂」、「拿索斯島的阿利安德」,他也是科羅拉多Longmont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與指揮,再他十九年在位的時間,樂團發展蓬勃。
身為一位活力旺盛的客座指揮,他曾經客座過許多美國的管絃樂團,同時於1990年在比利時進行歐洲首演。2001年他指揮北京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演出史特拉汶斯基四首主要作品。
●樂團: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
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簡稱PNRSO)1935年成立於華沙,當時由知名的波蘭指揮Grzegorz Fitelberg成立,在他的率領下樂團一直維持到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5年三月該團在波蘭的卡托懷斯,由另一位波蘭指揮Witold Rowicki重新建立起來,而且1947年Grzegorz Fitelberg重回波蘭,擔任該團藝術總監。這個樂團可以說是由數位波蘭指揮悉心調教,其中包括Jan Krenz、Kazimierz Kord、Antoni Wit等。
該團也曾與許多頂尖指揮合作,包括伯恩斯坦、馬利納、馬舒等等,主要巡迴歐洲、美國、遠東。到目前為止灌錄有150張CD,在NAXOS的錄音超過七十張,包括馬勒、柴可夫斯基、舒曼、魯托斯拉夫斯基的交響曲全集。
馬勒:第十號交響曲(1966年喬‧魏勒版,羅伯‧歐森編輯)
Gustav Mahler:Symphony No.10(Reconstructed by Joe Wheeler 1966,edited by Robert Olson)
羅伯‧歐森指揮波蘭國立廣播交響樂團
Robert Olson cont. Polish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曲目(中英加時間)
第十號交響曲
Symphony No.10
1 慢板 26:15
Adagio
2 第一詼諧曲 12:03
First Scherzo
3 滌罪的煉獄 4:30
Purgatorio oder Inferno
4 第二詼諧曲 12:15
Second Scherzo
5 終曲 23:53
Finale
Playing Time:78分59秒
2000年5月29日、6月3日錄於波蘭Katowice的葛瑞茲高茲‧費德堡音樂廳
上一篇:馬勒「第五號交響曲」曲解
下一篇:【新片報到】馬勒:第七號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