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兩百週年聽什麼?【之五,管弦之作】
圖片,波蘭貴族卡洛琳‧桑-維根斯坦公主(Princess Corolyne von Sayn-Wittgenstein)
白遼士的標題交響曲《幻想》讓李斯特成為交響曲擁護者,寫下《浮士德交響曲》、《但丁交響曲》等傑作,不過與白遼士不同,李斯特不刻意用音樂去描繪場景或事件,也就是不用音樂當畫筆進行細碎的描繪,而是追求對作品的內容或藝術形象進行音樂哲理呈現。之後,他對絕對管絃興趣缺缺,反倒走上充滿描寫性的標題之路,替之後的理查‧史特勞斯打開了交響詩大門。
1844年與瑪麗‧達戈爾伯爵夫人分手後,1847年2月他到基輔舉行慈善音樂會,36歲的他結識了另一位權貴紅粉知己:年方28歲的波蘭貴族卡洛琳‧桑-維根斯坦公主(Princess Corolyne von Sayn-Wittgenstein),這位公主慷慨地捐了一百盧布給李斯特音樂會,李斯特深切熱情地與她對談宗教與文學,兩人墜入情網同居在俄羅斯南部的烏若寧斯(Woronince),此時李斯特決定放棄自己漂泊的旅行演奏生活,退出舞台開始專心作曲。
1848年李斯特受聘為威瑪大公爵的宮廷樂長,兩人定居於此濃情蜜意,持續到1861年。這段期間李斯特完成了十三首標題交響詩,曲曲彰顯與文學、繪畫、戲劇的密切結合。例如《匈奴戰役》與繪畫相關,《馬札帕》以雨果同名詩歌為據,《哈姆雷特》則是莎士比亞知名悲劇,《普羅米修士》則與德爾的詩篇有聯繫。另外還有《塔索》、《山嶽》、《理想》、《匈牙利》,以及其中最常演奏的《前奏曲》。
李斯特的交響詩是單樂章,保留了奏鳴曲式的特徵,各段落速度的變化與對比明顯,聽來彷彿把交響套曲濃縮在一起,透過主導動機貫穿變化統一了音樂性與戲劇性。內涵上展現了李斯特對管絃樂的熱情,以及他特有的華彩絢麗技法,另外其中屢見的自由轉調手法,更為往後的無調性音樂揭開了序幕。
坐穩這個位置的李斯特,當時以威瑪指揮為據,支配整個德國樂壇,可謂呼風喚雨,不過當時樹敵也不少。他在1854年組織「新威瑪協會」,幾年後進而組織「全德音樂協會」,使得威瑪成為當時的音樂文化中心地之一。他不斷地運用自己在樂壇的影響力,倡導他和華格納提出來的既有戲劇性又有交響性的標題音樂—「未來音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