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7 18:06:55歐頭
【蘇重十問古典DJ歐頭】Q3-1交響樂團的經費來源跟組織構成、團員招募、訓練是怎麼樣一回事?
?3蘇重問: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交響樂團?交響樂團很花錢啊,(你看這麼多苦哈哈的爵士樂手),交響樂團的經費來源跟組織構成、團員招募、訓練是怎麼樣一回事?
A3歐頭答:從當代的角度來看,交響樂團的數量真的很多,在古時候大概只有貴族才養得樂團,只不過古典時期交響樂團的編制較小,頂多幾十人,交響樂團的樂手們比較像是專為貴族服務的食客,而且往往就是在樂團所在地為貴族的活動演出,巡迴的機會不大。不過,隨著音樂創作的發展,樂團不僅數量變多了,而且編制規模也越多樣,活動的範圍也越廣,您也可以說這是古典音樂長期平民化的成果,任何人只要願意花個幾百或幾千元,就可以欣賞交響樂團的精緻演出。
從樂團的編制規模來談,我簡單分成三類。有一類朝向大編制的交響樂團發展,通常我們所指的交響樂團就是指這一類,往往都是國際大城市或國家力量成立的公家樂團,或者是有悠久歷史的音樂協會在後面撐腰。像是知名的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克里夫蘭管絃、芝加哥交響等等,皆屬此類。隨著後期浪漫交響作品編制的擴大,樂團人數多達百多人,可以演出像馬勒所寫的的「巨獸級」交響曲,有的甚至還有子團,代替本尊巡迴全球。
當然,這類的樂團人數多、花費大,所需要的經費也越多,往往都必須找到能夠聚集人氣的明星級指揮,而且他們總是演出古典迷最熟知的經典大曲,因此吸引樂迷的人氣度也最高。讓這些大編制的交響樂團除了有自己所在的國家或城市的「主場」音樂廳演出之外,甚至能夠巡迴全球各地打知名度,一來可以進行所謂的文化交流,二來可以賣門票兼促銷唱片,充實團庫經費。
因此各國或是各大城市紛紛以「是否養得起一個交響樂團」,來評斷該國或該城市的音樂文化水平夠不夠高。以台灣為例,我們就有以兩廳院為基地的NSO國家交響樂團,以及以台中霧峰為基地、前身是省交的國台交,台北則有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高雄則有高雄市立交響樂團。
至於第二類,則是成立志同道合的精緻室內合奏團,他們往往有著相同且更為精緻的音樂理念,因此組合成小編制的樂團,通常是十多人或二十多人,一來經費所需不大,二來可以更容易達成團員彼此的音樂理念。像是柏林愛樂巴羅克獨奏家團(Berliner Barock Solisten),就是由柏林愛樂菁英所組成專門演奏巴洛克時期音樂為主的樂團。或者是像小提琴家基頓克雷曼號召成立且領軍的波羅的海絃樂團(Kremerata Baltica),則是以演奏當代樂曲以及波羅的海地區作品為主的團體。另外還有已經被拿來當作管理學教案的奧菲斯室內管弦樂團(Orpheus Chamber Orchestra),該團被譽為破除組織層級障壁,發展決策具有彈性、快速回應的特質。
第三類樂團的團員人數比第二類的室內合奏團多,但是又不致龐大到像第一類大型交響樂團般多達上百人。這類主要強調復古地進行樂譜考據,以及此用古代樂器演奏,所以可以稱為古典交響樂團中的「考古派」。像是由賈第納領軍的革命浪漫管絃樂團(Orchestre Re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或者是霍格伍德的古樂學院(Academy of Ancient Music),以及馬汀‧帕爾曼指揮的波士頓巴洛克合奏團(Boston Baroque)都是屬於這一類型的樂團。上述這三大類樂團的發展,大致說明了當前樂界的發展情況,分眾化、多樣化。
而交響樂團的經費來源這可是一門大學問,廣地來說大致就是企業募款、政府經費、音樂會演出門票收入、唱片及錄影的影音版權等等不一而足。不過,往往樂團或首席指揮的知名度大,自然就較有市場號召力,經費來源也就豐富而多樣。
至於關於團員招募、訓練這方面的問題,請讓我喝一口水,下一次再跟您答覆,您說好不好ㄚ?
A3歐頭答:從當代的角度來看,交響樂團的數量真的很多,在古時候大概只有貴族才養得樂團,只不過古典時期交響樂團的編制較小,頂多幾十人,交響樂團的樂手們比較像是專為貴族服務的食客,而且往往就是在樂團所在地為貴族的活動演出,巡迴的機會不大。不過,隨著音樂創作的發展,樂團不僅數量變多了,而且編制規模也越多樣,活動的範圍也越廣,您也可以說這是古典音樂長期平民化的成果,任何人只要願意花個幾百或幾千元,就可以欣賞交響樂團的精緻演出。
從樂團的編制規模來談,我簡單分成三類。有一類朝向大編制的交響樂團發展,通常我們所指的交響樂團就是指這一類,往往都是國際大城市或國家力量成立的公家樂團,或者是有悠久歷史的音樂協會在後面撐腰。像是知名的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克里夫蘭管絃、芝加哥交響等等,皆屬此類。隨著後期浪漫交響作品編制的擴大,樂團人數多達百多人,可以演出像馬勒所寫的的「巨獸級」交響曲,有的甚至還有子團,代替本尊巡迴全球。
當然,這類的樂團人數多、花費大,所需要的經費也越多,往往都必須找到能夠聚集人氣的明星級指揮,而且他們總是演出古典迷最熟知的經典大曲,因此吸引樂迷的人氣度也最高。讓這些大編制的交響樂團除了有自己所在的國家或城市的「主場」音樂廳演出之外,甚至能夠巡迴全球各地打知名度,一來可以進行所謂的文化交流,二來可以賣門票兼促銷唱片,充實團庫經費。
因此各國或是各大城市紛紛以「是否養得起一個交響樂團」,來評斷該國或該城市的音樂文化水平夠不夠高。以台灣為例,我們就有以兩廳院為基地的NSO國家交響樂團,以及以台中霧峰為基地、前身是省交的國台交,台北則有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高雄則有高雄市立交響樂團。
至於第二類,則是成立志同道合的精緻室內合奏團,他們往往有著相同且更為精緻的音樂理念,因此組合成小編制的樂團,通常是十多人或二十多人,一來經費所需不大,二來可以更容易達成團員彼此的音樂理念。像是柏林愛樂巴羅克獨奏家團(Berliner Barock Solisten),就是由柏林愛樂菁英所組成專門演奏巴洛克時期音樂為主的樂團。或者是像小提琴家基頓克雷曼號召成立且領軍的波羅的海絃樂團(Kremerata Baltica),則是以演奏當代樂曲以及波羅的海地區作品為主的團體。另外還有已經被拿來當作管理學教案的奧菲斯室內管弦樂團(Orpheus Chamber Orchestra),該團被譽為破除組織層級障壁,發展決策具有彈性、快速回應的特質。
第三類樂團的團員人數比第二類的室內合奏團多,但是又不致龐大到像第一類大型交響樂團般多達上百人。這類主要強調復古地進行樂譜考據,以及此用古代樂器演奏,所以可以稱為古典交響樂團中的「考古派」。像是由賈第納領軍的革命浪漫管絃樂團(Orchestre Re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或者是霍格伍德的古樂學院(Academy of Ancient Music),以及馬汀‧帕爾曼指揮的波士頓巴洛克合奏團(Boston Baroque)都是屬於這一類型的樂團。上述這三大類樂團的發展,大致說明了當前樂界的發展情況,分眾化、多樣化。
而交響樂團的經費來源這可是一門大學問,廣地來說大致就是企業募款、政府經費、音樂會演出門票收入、唱片及錄影的影音版權等等不一而足。不過,往往樂團或首席指揮的知名度大,自然就較有市場號召力,經費來源也就豐富而多樣。
至於關於團員招募、訓練這方面的問題,請讓我喝一口水,下一次再跟您答覆,您說好不好ㄚ?
Pokey
2007-09-29 21:29:48
你們速度太慢啦
第三題都還沒答完
還喝甚麼酒!!!!!!!!!
卡羅斯
2007-09-18 13:06:41
每日一問真的很不錯~
古典爵士撈過界~ 蘇頭語錄 哈!
阿糟糕,原本說休息一下喝口水,結果被發現是喝酒,真不好意思。
本週一定持續回答下去,嗚嗚,辜負廣大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