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8 17:46:46歐頭

【蕭斯塔高維契百年誕】危急的生命線,談蕭氏的電影音樂

2006年正好是蕭士塔高維契誕生一個世紀,他一生寫有15首交響曲、15首弦樂四重奏、多首協奏曲、歌劇以及其他室內樂,對許多作曲家來說算是「超級多產」。

但從他1929年寫下第一部電影配樂《New Babylon》(新巴比倫),一直到1973年最後一部《King Lear》(李爾王)告終,甚至一部未完成的《永恆的使者》,蕭士塔高維契竟又創作了將近四十部電影配樂,搭配合作過的導演有二十位多位。他的電影配樂不僅產量驚人,其中更不乏佳作,因此我們很難僅用「巧合」、「勤勉」、「無心插柳」這些字眼,來描述他在電影配樂上的努力。

蕭士塔高維契與電影的關係,冥冥之中有種宿命的聯繫,使得電影配樂也成為他創作生涯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旋律線。這條旋律線或許不被西方樂迷所熟悉,卻是他生命底蘊裡的安全索,在他人生不同的低潮一直陪著他。因此,勾勒電影配樂對蕭斯塔高維契的重要性、獨特性,將是本文要義。


●搭上第八藝術的浪頭

蕭士塔高維契和電影結緣甚早,卻起因於生活的無奈。1917年俄國革命發生時他只有11歲,兩年後便進入列寧格勒音樂院就讀。1923年俄國內戰結束,當時他已經完成第1首雙鋼琴曲,原本家境中產小康,因為父親過世而頓失經濟來源,全家生活陷入困難。

因此,母親典當家裡東西,並擔任打字員(也有一說是收銀員)賺微薄薪水養家,家中三個小孩也都必須負擔家計。當時正在求學的他,即便是身體患有結核病,但仍到光明劇院(Bright Reel Theatre)擔任鋼琴手,賺取生活費貼補家用。

所謂的劇院鋼琴手,就是默片時代的特有職業,專幫無聲電影現場伴奏配上音樂增加氣氛。一天至少演出三次,長期耳濡目染,奠下蕭斯塔高維契日後創作電影配樂的基礎,當時他最喜歡的類型是喜劇電影。

蕭斯塔高為契自己曾說:「我對光明戲的記憶稱不上快樂,我的工作是為銀幕上的情感伴上音樂,它令我厭煩倦怠,工作繁重卻薪水微薄。但我卻耐著性子期待領取那份薪水,可見當時生活多麼艱苦。」

他總是在戲院彈直立鋼琴,直到凌晨一點多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此番光景令人鼻酸,堪稱他年輕時期最艱苦的一段時光。但也在這種情況下,他完成《第1首交響曲》當作畢業作業。


●列寧重視電影宣傳

1912年列寧公開宣佈:「在所有藝術中,對我而言電影最重要。」隔年,托洛斯基(Trotsky)也跟著評論電影:「這個武器迫切需要,是宣傳的最佳樂器,無論技術、教育、或工業宣傳,都能被每個人接受。」

1924年當列寧死時,文化部長Anatoli Lunacharsky也回應:「不用懷疑,電影藝術當然是第一流的藝術,以及各方面想法上無可匹敵的宣傳樂器,俄國革命顯然極度引起廣大興趣與影響,把此注意力轉到電影上,將有更長遠的影響。」

在這種政治氣氛下,電影儼然成為共黨宣傳的顯學,而歷史似乎也註定,蕭斯塔高維契的生命更緊密地與電影綁在一起。1928年他成為列寧格勒青年勞工劇場(Young Workers’ Theatre)的音樂總監,開始為宣導社會主義的電影譜寫音樂,第一部電影配樂《New Babylon》應運而生。《New Babylon》是部默片,由蘇聯的大師級導演柯辛塞夫(Grigori Mikhailovich Kozintsev)執導,而這位導演也是蕭斯塔高維契日後合作最密切的一位。

同時,他與前衛舞台劇導演梅耶霍德(Vsevolod Emilyevich Meyerhold)、米夏可夫斯基(Miaskovsky),三人在舞台劇《臭蟲》合作,也開始深入製作戲劇音樂。儘管他的《第1號交響曲》才問世沒多久,但已獲得小小的國際知名度。

1930年第二部電影配樂《Alone》(孤獨)再度與柯辛塞夫合作,敘述一位列寧格勒的老師,被派到Altai的遙遠農村的故事。原譜是相當室內樂風格的,同時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蕭斯塔高維契在此進行管絃音色的實驗。你可以聽到宛如柴可夫斯基《胡桃鉗》的輕快純潔,也能聽到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慢板樂章的沉靜,但也混雜他自己交響曲的火熱激昂。透過此作,他完成早年影像和聲音的關鍵實驗!

1931年的《The Golden Mountains》(黃金山脈)是他第三部電影配樂,是部典型社會主義風格的作品,故事發生在1914年,起因於1905年聖彼德堡事件,一個窮困的小耕農被工廠老闆組織起來,在不明就理的情況下,去從事示威攻擊。此事件也成為他1957年創作《第11號交響曲》的題材。

隨著電影配樂陸續問世,蕭斯塔高維契也迷上爵士樂、狐步舞曲。至此,他已嘗試創作過交響曲、劇場音樂、芭蕾音樂、電影配樂、鋼琴獨奏曲、以及室內樂等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了,語彙的廣度令人咋舌!


●嚴肅音樂之外的第二路線

蕭斯塔高維契的創作道路,走的是「嚴肅音樂」(交響曲、室內樂)與「電影音樂」並重的「雙線道」。就像是立體聲(Stereo)音響一樣,聽覺更為多采多姿,比其他只搞嚴肅音樂的單聲道(Mono)作曲家來得不易。而電影也提供輕鬆愉快、充滿歡樂的揮灑空間,甚至讓他遭遇政治氣氛低潮時有「心情轉圜」的空間。

當電影開始有聲後,寫配樂成為那個時期作曲家最時髦的舉動,俄國不只蕭斯塔高維契,就連普羅高菲夫 (Sergei Prokofiev)也留有《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這樣的配樂經典。正值興起的「蒙太奇」手法,也就是透過鏡頭和鏡頭的組合產生新意義的電影技術,也深受蕭斯塔高維契喜愛,只是他把「蒙太奇」應用在影像與音樂的對應。他不甘只是為電影寫出優美的旋律,或是單純表現劇中角色的心聲,他更希望能藉由配樂創造新的意義。

1937年他擔任列寧格勒音樂院的教授,還負責行政工作。1941年夏天,兼鋼琴、作曲考試委員的主席,完成《第1號弦樂四重奏》後,他繼續為蘇維埃電影單位蘭影(Lenfilm)製片場譜寫許多電影配樂。

這段期間他知名的作品包括,1934年的《The Maxim Trilogy》(馬克辛三部曲)這是部舉世聞名的藝術電影,歌頌勞工階級英雄事跡,音樂從一開始便散發濃濃政治味道,管絃樂與合唱讚美著情感濃烈的同志之愛。以及1936年的《Volochayev Days》,故事背景發生在1918年,當時日本對Vladivostok發動攻擊,蕭氏大量採用五聲音階進行曲配樂,儘管提供錯誤的日本音樂印象,但當作諷刺喜劇效果相當不錯,樂風令人興奮、十分有趣,同樣是他一流的配樂。

1938年的《Man With A Gun》因為政治氣氛稍緩,因此不再強調國家主義,或者是軍事的、列寧主題的、十月革命等社會主義議題。蕭氏揮舞民謠的旗幟,音樂新穎同樣令人興奮。1944年的《佐亞》(Zoya)則是一部則對孩童負有教訓意味的社會主義童話。

史達林對蕭斯塔高維契這段時間所寫的電影配樂評價相當高,難怪蕭氏的朋友佛可夫說:「在電影配樂中,他讓凱撒的歸於凱撒。」意旨他在創作電影配樂時能全神貫注、盡情歌頌國家政黨大愛,選材合乎當局青睞。不過,蕭斯塔高維契其他的文化朋友,可就沒有他幸運,不少人過不了史達林文化整肅的關卡,像1920年代在戲劇上強烈啟發他的梅耶霍德,就在1939年被捕,隔年更死在牢裡。


●文化異議的避風港

然而好景不常,儘管是國家級的代表作曲家,蕭斯塔高維契還是難逃文化整肅、意識型態指導的摧殘。1946年史達林認命的新的文化頭子安德列‧日丹諾夫,開始進行文化整肅,先針對文學、劇場、電影下手,之後又轉往音樂。

此舉造成俄國文化界的世代交替,原本作曲家聯盟由蕭斯塔高維契領軍,卻改成年輕作曲家兼政府官員赫連尼可夫(Khrennikov)擔任。甚至連大導演艾森斯坦都在1946年受到譴責,他跟普羅高菲夫兩人分別於1948、1953過世,米夏可夫斯基則被批評犯了「形式主義的錯誤」。

1947正值革命三十週年,日丹諾夫更擴大打擊面,於1948年1月主持了三天的作曲家會議,積極整肅樂壇。當紅的蕭斯塔高維契無法倖免,因為日丹諾夫對他特別懷有敵意!

1947、1948年間失勢的蕭斯塔高維契,早已懂得如何在政治洪流中自處,他積極投入電影配樂與應景慶典清唱劇的創作,製作當局欣賞、最簡單、最易懂的宣傳作品,用電影配樂來向當局進行贖罪悔過。他像稻草一樣向強硬的政治鋒頭彎腰,在充滿敵意的時代轉入電影配樂持續生存呼吸。

以宣傳為宗旨的蘇聯電影,為了彰顯祖國的偉大,最希望擁有國際知名度的俄國作曲家操刀配樂。而正被當局批鬥的蕭氏,也懂得適時抱緊這根不讓他在政治洪流中淹沒的浮木,雙方各取所需。因此,從青年一直到晚年,蕭氏一直持續創作電影配樂,透過這些作品以及電影本身的主題,不難看出當時作曲家要持續生存的險惡。

1949年《The Fall of Berlin》(柏林的沈淪)無疑是共產主義者最愛的故事題材,堂而皇之地歌頌史達林的偉大。1955年的《The Gadfly》(牛虻)是他另一部最當具有知名度的配樂,故事敘述十九世紀紅衣主教的非婚生子,參加了對抗義大利的戰鬥,但被行刑隊捉到殉難成為烈士,強調教會的腐化。音樂歡愉華麗有義大利的氣氛,卻不失濃濃的俄國風格。


●兩齣莎翁知名悲劇

先前說過,柯辛塞夫是蕭氏最喜歡合作的電影導演,兩人除了都喜歡嘗試新風格之外,彼此間相同的藝術水平,更是他們不斷合作的主因。儘管到了蕭氏的晚年,他還是與柯辛塞夫合作了兩部莎士比亞不朽的劇作。

1963年他與柯辛塞夫合作《Hamlet》(哈姆雷特),為這部經典悲劇配樂蕭氏可說再適合不過,因為劇中哈姆雷特:「我不是一根笛子,因此不會讓人吹奏(玩弄)他。」主角天人交戰內心世界,正是蕭氏透過音符隱喻自己的最佳寫照。1970年另外一齣悲劇體裁的代表《King Lear》(李爾王)也受到蕭氏絕對程度地重視,音樂露出殘酷猙獰面貌,有股蠢動的黑暗力量。

蕭斯塔高維契這位多產且具表現力的作曲家,他一貫的作曲信條是:「蘇聯作曲家的主要責任就是為同胞而創作。」我們從他的作品中可以明顯看出這種特質,即便是電影配樂也如此。他的電影音樂保持了慣有的極端情感,與豐富的節奏變化,即使抽離影像部分,依舊充滿獨立欣賞的可聽性。

在他過世前最後一趟倫敦行,聽到音樂劇天王安德列‧洛伊‧韋伯(Andrew Lloyd-Webber)的搖滾音樂劇《萬世巨星》初試鳴聲,他不僅主動前往觀賞,更大為讚賞。其實從他電影配樂的通俗性來看,不難窺出蕭氏「俗擱有力」的幽默趣味,在嚴肅精算的另一面,他難掩草根粗獷。比起他的交響曲、室內樂的隱晦、複雜,蕭士塔高維契的電影音樂顯得親和許多,適合當作樂迷們與他的第一類接觸。

經過長達四十五年製作電影配樂的經驗,蕭斯塔高維契揉合音符與影像的幽默感,以及製作暢銷旋律的能力,還有幫電影管絃伴奏的手法,早已深不可測。社會主義歷史發展的建構,加上他政治受難的悲傷歲月,以及內心對納粹入侵的恐懼,時代的因緣際會,不僅將他「沖刷」成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更是蘇聯首屈一指的電影配樂大師!

有人曾問他:「如何形容創作電影音樂?」蕭斯塔高維契引用俄國知名作家果戈里(Nikolai Gogol)談童話寫作的談話:「像是為大人而寫的童話,但比那更好。」他的電影配樂,無疑是西方人、自由國度人民,進入前蘇聯電影世界的最佳鑰匙!

(全文完)




●附表1:蕭斯塔高維契電影配樂推薦唱片

《New Babylon Film Music》:Valeri Polyansky指揮Russian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Chandos CHAN 9600)
《The Film Music of Dmitri Shostakovich,Vol 1》:收錄《A Girl Alone,Op 26》、《Maxim Trilogy,Op 50》、《King Lear,Op 137》,Vassily Sinaisky指揮BBC Philharmonic(Chandos CHAN 10023)
《The Film Music of Dmitri Shostakovich,Vol 2》:收錄《Volochayev Days,Op 48》,Vassily Sinaisky指揮BBC Philharmonic(Chandos CHAN 10183)
《Manuscripts Of Different Years》:收錄《The Adventures Of Korzinkina,Op 59》,M. Muntyan/鋼琴,Gennadi Rozhdestvensky、N. Koridalina指揮Symphony Orchestra of the USSR(Olympia OCD 194)
《The Film Album》:收錄《Hamlet,Op 116》等,Riccardo Chailly指揮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Decca 460 792-2)
《The Fall Of Berlin》、《Unforgettable Year 1919》組曲,Adriano指揮Moscow Symphony Orchestra(Marco Polo 8.223897)
《Hamlet》,Dimitry Yablonsky指揮Russian Philharmonic(Naxos 8.557446)
《The Gadfly》、《5 Days 5 Nights》組曲,Theodore Kuchar指揮NSO of Ukaine (Naxos 8.553299)
《Golden Mountains》組曲、《Maxim Trilogy》組曲,Mikhail Jurowski指揮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and Choir(Capriccio 10561)
《Soja (Zoya)》組曲、《The Fall of Berlin》組曲,Mikhail Jurowski指揮German Symphony Orchestra, Berlin(Capriccio 10405)
《Alone》,Mikhail Jurowski指揮German Symphony Orchestra, Berlin(Capriccio 10562)
《Hamlet》、《The Gadfly》,雷歐尼德.葛林指揮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Capriccio 10298)






●附表2:蕭斯塔高維契電影配樂年表

作品 電影 創作時間 導演/製片 首演
Opus 18 New Babylon(默片) (1928-1929) Grigori Kosintsev and Leonid Trauberg 13, 16, 18 or 21 March 1929 in Moscow under K. Frish.
Opus 26 Alone (1930-1931) G. Kosintsev and L. Trauberg (Leningrad Sovkino Studio) 10 Oktober 1931 under N. Rabinovich.
Opus 30 Golden Mountains (1931) Sergei Yutkevich (Leningrad Sovkino Studio) First performance: 6 November 1931 in Leningrad under N. Rabinovich
Opus 33 Counterplan (1932) Fridrikh Ermler and S. Yutkevich; scenario: L. Arnstamm (Leningrad Sovkino Studio) 7 November 1932 in Leningrad under N. Rabinovich
Opus 36 The Tale of the Priest and His Worker Balda(Trickfilm) (1933-1934) Mikhail Tsekhanovsky revised as comic opera by S. Khentova in 1980 (Lenfilm) 9 July 1967 in Leningrad By Leningrad PO under G. Rozhdestvensky
Opus 38 Love and Hate (1934) S. Yarmolinsky (Mezhrabpomfilm)Alexander Gendelshtein 3 March 1935
Opus 41 The Youth of Maxim (1934-1935) G. Kosintsev and L. Trauberg (Lenfilm) 27 January 1935 under N. Rabinovich
Opus 41A Girl Friends (1934-1935) Lev Arnstamm (Lenfilm) 19 February 1936
Opus 45 The Return of Maxim (1936-1937) G. Kosintsev and L. Trauberg (Lenfilm) 23 May 1937 under N. Rabinovich
Opus 48 Volochayev Days (1936-1937) Georgi and Sergei Vassiliev (Lenfilm) 20 January 1938 under N. Rabinovich
Opus 50 The Vyborg District (1938) G. Kosintsev and L. Trauberg (Lenfilm) 2 February 1939 under N. Rabinovich
Opus 52 The Great Citizen(first part) (1938) F. Ermler (Lenfilm) 13 February 1938
Opus 53 The Man with a Gun (1938) N. Pogodin and Sergei Yutkevich (Lenfilm) 1 November 1938
Opus 55 The Great Citizen(second part) (1939) F. Ermler (Lenfilm) 27 November 1939
Op us 56 The Silly Little Mouse(Trickfilm) (1939) Mikhail Tsekhanovsky film never released; manuscript lost
Opus 59 The Adventures of Korzinkina (1940) Klementi Mintz (Lenfilm) 11 November 1940
Opus 64 Zoya (1944) B. Chirskov and L. Arnstamm (Soyuzdetfilm) 22 November 1944
Opus 71 Simple People (1945) G. Kosintsev and L. Trauberg (Lenfilm) 25 August 1956
Opus 75 The Young Guards (1947-1948) Sergei Gerasimov (part 1 & 2) (Gorky Film Studios) part 1: 11 October 1948 and of part 2: 25 October 1948 by USSR State Orchestra of Ministry of Cinematography under A. Roitman.
Opus 76 Pirogov (1947) G. Kosintsev (Lenfilm) 16 December 1947
Opus 78 Michurin (1948) Alexander Dovzhenko (Mosfilm) 1 January 1949
Opus 80 Meeting on the Elbe (1948) G. Alexandrov (Mosfilm) 16 March 1949
Opus 82 The Fall of Berlin (1949) Mikhail Chiaureli (Mosfilm) 21 January 1950
Opus 85 Byelinsky (1950) G. Kosintsev (Lenfilm) 4 June 1953
Opus 89 The Unforgettable Year 1919 (1951) M. Chiaureli (Mosfilm) 3 May 1952
Opus 95 Song of the Great Rivers (1954) Joris Ivens (produced by DEFA, GDR) November 1954 by Leipzig Radio Chorus and Orchestra under W. Raatke
Opus 97 The Gadfly (1955) Alexander Faintzimmer (Lenfilm) 12 April 1955
Opus 99 The First Echelon (1955-1956) M. Kalatozov (Mosfilm) 29 April 1956
Opus 105A Cheryomushki (1962) G. Rappoport (Lenfilm) 30 December 1962
Opus 111 Five Days - Five Nights (1960) L. Arnstamm (Mosfilm, in cooperation with DEFA, GDR) 23 November 1961
Opus 114B Katerina Izmailova (1966) M. Shapiro (Lenfilm) 1966 by Sevchenko Opera and Ballet Company of Kiev under K. Simeonov
Opus 116 Hamlet (1963-1964) G. Kosintsev (Lenfilm) 19 April 1964 by Leningrad PO under N. Rabinovich
Opus 120 A Year Is Like a Lifetime (1965) Grigori Roshal (Mosfilm) 1965
Opus 132 Sofya Perovskaya (1967) L. Arnstamm 1968
Opus 137 King Lear (1970) G. Kosintsev (Lenfilm) 1970


julia 2017-02-03 17:33:58

您好, 關於蕭斯塔柯維契的電影音樂資料相當豐富, 獲益良多; 在此想冒昧請教, 有關於此篇文章電影音樂部分, 我想了解一下參考資料原始出處(中英文), 因寫作論文會用到, 不知您方便告知嗎?
感謝您的幫忙!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