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5 13:20:30歐頭

「約翰‧道蘭音樂生命的原聲帶」史汀—迷宮之歌

天王歌手史汀(String)2006年秋天在DG唱片公司推出最新專輯「迷宮之歌」(Songs from the Labyrinth),進入演唱生涯全新的音樂領域,這是他叱剎流行、民謠、藍調、爵士樂壇之後,首度跨足古典樂曲的演唱!

史汀搭配上當今最頂尖的魯特琴演奏家艾丁‧卡拉瑪佐夫,兩人共同合奏、製作,重新詮釋約翰‧道蘭(John Dowland,1563-1626)這位身處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年代的歌曲作家的作品。史汀透過感性迷人的嗓音,以及魯特琴空靈仿古的琴弦,讓整張專輯宛若充滿冥想畫面的「約翰‧道蘭音樂與文字生命的電影原聲帶」。這樣一位傑出跨界的當代歌手,賦予四百年前的音符嶄新的血肉,呈現出比一般學院派聲樂家更具時代活力的新觀點。


●關於作曲家

約翰‧道蘭出生於1563年,堪稱歷史上第一位為世人所認識的英國歌手/歌曲作家,一生可謂多采多姿且充滿神秘色彩。他在1612年成為詹姆士一世(James I)的宮廷魯特琴師之前,他花了很多時間出國巡迴,足跡遍及歐洲各國,為各國的國王、公爵、王子服務,也因此被認定為是當時最偉大的音樂家。

1595年約翰‧道蘭寫了一封信給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的國務卿羅伯‧西索爵士(Sir Robert Cecil),表達他對英國皇室的效忠,希望能受邀回到英國進入皇家宮廷,但信寄出之後,他還是足足等了十七年才實現了這個請求!繼任約翰‧強森(John Johnson)的職位擔任英國宮廷魯特琴師。

而約翰‧道蘭這封別具歷史關鍵意義的信,在這張「迷宮之歌」專輯中也被收錄其中,並且透過史汀深情細膩的朗誦,意圖重現當年約翰‧道蘭的時代生活面貌。


●緣起一

說起史汀跟約翰‧道蘭音樂的緣分,必須先從1982年回顧。當時他在一次於柯芬園Drury Lane劇院的演出時,在台上獨唱完一首自己作品後,演員約翰‧博德(John Bird)走過來讚美史汀,並問他:「你是否聽過約翰‧道蘭的歌曲?」當時的史汀只含糊的聽過這個名字,知道約翰‧道蘭是個幾百年前的古代作曲家,僅此而已。

隔天,史汀擁有了一張約翰‧道蘭的歌曲選集唱片,是由知名男高音皮爾斯(Peter Pears)演唱,知名吉他大師布里姆(Julian Bream)魯特琴伴奏的版本。史汀果然馬上陶醉在這些優美、多愁善感的音樂中,第一次接觸到約翰‧道蘭的音樂,感受到其中有股「纏繞心頭令人難以忘懷的溫柔感」,約翰‧道蘭的旋律從那一刻起慢慢地同化了這位搖滾天王。


●緣起二

距離第一次接觸約翰‧道蘭的音樂十年之後,史汀的好友同時也是知名女鋼琴家卡提娜‧拉貝克(Katia Labeque)也巧合地建議他,卡提娜‧拉貝克表示,「約翰‧道蘭的音樂,很適合像你這樣的沒有受過學院訓練的男高音來演唱。」史汀對約翰‧道蘭音樂的情愫再度被觸動,因此在卡提娜‧拉貝克的鋼琴伴奏下,他好奇地學了三首約翰‧道蘭的作品:「Come,heavy sleep」、「Fine knacks for ladies」、「Can she excuse my wrongs?」

從那次練唱起,史汀更進一步了解約翰‧道蘭這位,如謎一般、令人難以理解的英國作曲家。


●緣起三

這段情緣就這樣隱約地持續二十多年之久,直到兩年前,史汀長期合作的吉他手多明尼克‧米勒(Dominic Miller)向製琴師克勞斯‧賈可布森(Klaus Jacobsen)訂製一把魯特琴送給了史汀。

那是一把仿十六世紀的九弦魯特琴,在琴身響板的中間有個宛如玫瑰般、又如同迷宮圖案般的鏤空雕花,跟一般文藝復興時期的魯特琴很不同的樣式。這把魯特琴對於擅奏吉他的史汀來說,就像個神秘而陌生的大玩具,他也因此開始著迷於魯特琴獨特的奏法與音色表現,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經過了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醞釀,終於引爆史汀對約翰‧道蘭音樂的興趣,因此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投入研究,浸淫在約翰‧道蘭大量且迷人的魯特歌曲中。


●跨世紀錄音計劃

這張「迷宮之歌」無論概念完整性與錄音演奏表現都極佳,同時在史汀聲音的高辨識度下,依然充滿十足史汀風格。但其實,「迷宮之歌」自始至終都不曾是個錄音計劃。

擁有魯特琴且徹底迷上約翰‧道蘭之後的史汀,在吉他好友多明尼克‧米勒的推薦之下,認識了來自塞拉耶佛的魯特琴高手艾丁‧卡拉瑪佐夫(Edin Karamazov),史汀出於好奇與熱情,持續地與艾丁‧卡拉瑪佐夫學習著演奏彈唱約翰‧道蘭的歌曲,從來沒有想過要把這個有如休閒的音樂進修放進錄音室中。

事實上,「迷宮之歌」錄音能夠問世的關鍵,在於約翰‧道蘭寫給國羅伯‧西索爵士的那封信,因為信中的字字句句呈現了這位世紀作曲家多愁善感的思維性格,搭配上他的魯特琴歌曲更添風味。

史汀自己也表示,「對約翰‧道蘭這些作品來說,我並非專業訓練的歌手,但我希望能帶給這些歌曲一些新鮮感,也許是那些擅長演唱他作品的歌手所無法做到的。對我來說這些作品就是1600年代的流行歌曲,因此我用新鮮的方式與它們產生連結,串起這些優美的旋律、迷人的歌詞、以及偉大的伴奏。」


●約翰‧道蘭(John Dowland)/作曲
●史汀(Sting)/演唱、弧形魯特琴
●艾丁‧卡拉瑪佐夫(Edin Karamazov)/魯特琴、弧形魯特琴
威爾剛 2020-01-07 01:39:55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雞婆的過路人 2006-12-28 14:29:04

上面的網頁超連結,有提到這篇文章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