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01 15:17:08歐頭
【焦點藝術家】最偉大的華格納詮釋者:漢斯‧肯納帕茲布許
德國指揮漢斯‧肯納帕茲布許(Hans Knappertsbusch),1888年生於埃爾柏菲德(Elberfeld),1965年死於慕尼黑。
他中學時就指揮學校的管絃樂團,之後進入波恩(Bonn)大學修習哲學。從1909年到1912年,他在柯隆音樂院跟隨史坦巴哈(Fritz Steinbach)以及洛塞(Otto Lohse)學習指揮。
漢斯‧肯納帕茲布許早在1909年就已經跟拜魯特接觸頻繁,他跟隨在齊格菲‧華格納(Siegfried Wagner)以及漢斯‧李希特(Hans Richter)身邊,作為拜魯特音樂節的助理指揮,當漢斯‧李希特死亡之後,他也順理成章地接手他音樂節的工作,而且一做就是五十年。
漢斯‧肯納帕茲正式的指揮生涯,從1910年他擔任穆罕(Muhlheim on Ruhr)的指揮開始。之後1913年他成為歐柏菲德(Oberfeld)歌劇院的總監,1914年他首度在故鄉埃爾柏菲德,以及荷蘭的華格納音樂節指揮「帕西法爾」,從此這部樂劇成為他最擅長的一部作品,他更成為第一位在德國境外的舞台上演出「帕西法爾」的德國指揮。
1918年他受邀到萊比錫國立劇院指揮,1919年又前往德紹(Dessau)擔任指揮。1922年被徵召前往慕尼黑歌劇院,擔任華爾特(Bruno Walter)的繼任者,並在慕尼黑歌劇院待到1936年,他當時在慕尼黑的首演劇目是「崔斯坦與伊索德」。
在慕尼黑的這段時間,堪稱他指揮事業的第一個高峰。他不僅全力詮釋華格納的作品,同時也以史特勞斯、莫札特的歌劇聞名。更致力推廣沃爾夫‧費拉里(Wolf-Ferrari)、柯茲(Coates)、費茲納(Pfitzner)等幾位,二十世紀德國重要作曲家的作品。
漢斯‧肯納帕茲之後成為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的首席指揮,1929年他首度受邀前往薩爾茲堡音樂節指揮維也納愛樂,同時也展開了雙方合作35年的歷史。當時由於納粹禁止他在德國從事指揮工作,漢斯‧肯納帕茲遂搬到維也納,並在1937年擔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維也納愛樂的指揮,一直到1944年為止。
戰後1945年他重回慕尼黑,1951年接掌拜魯特音樂節的總監,製作《帕西法爾》與《尼貝龍根的指環》全集。他不間斷地在拜魯特的演出,從1951年到1964年整整指揮了95場演出,也獲得「華格納作品指揮」的殊榮。
他不喜歡跟樂團有過多的排練,喜歡挑戰演出時不可測的變數,保留音樂的新鮮感。他也不喜歡用指揮棒,指揮技巧不傾向嚴格地要求節拍,或是過多洋溢的表情,兼顧中性與寬厚,但卻又能高度掌握樂團演奏的管絃緊密度。
漢斯‧肯納帕茲十分擅長掌握華格納與布魯克納作品的結構,他能以清楚的邏輯析理,展現這些樂曲內在的深層世界。事實上,他不僅被公認是最偉大的華格納詮釋者之一,他演奏的莫札特、貝多芬、理查史特勞斯、布魯克納也都相當精采。
譬如1936年他應畢勤之邀,前往倫敦柯芬園演出的理查史特勞斯「莎樂美」,精采度至今依然讓樂迷津津樂道。擅長戲劇性演出的指揮祖賓梅塔也說,「就算漢斯‧肯納帕茲以一半的速度,來演奏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聽起來也不會乏味,因為充滿著音樂性。」
1951年他在拜魯特現場演出、由Decca錄音的「帕西法爾」,更是這部作品的曠世典範,之後他又在1962、1963兩年灌錄此劇,都是由Philips發行,表現依然不俗。而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除了厚重的曲目之外,他的浪漫作品也詮釋得相當不錯,就像夏邦鐵的「露易絲」(Louise)就詮釋得相當精采,另外還包括輕歌劇的演出。
漢斯‧肯納帕茲可說是征服了全球的歌劇重鎮,包括拜魯特、萊比錫、德紹、慕尼黑、維也納、薩爾茲堡、羅馬、倫敦、巴黎、米蘭等地。他一生傑出的音樂功績,也為他贏得法國騎士勳章,以及拜魯特以及慕尼黑的榮譽市民。
他中學時就指揮學校的管絃樂團,之後進入波恩(Bonn)大學修習哲學。從1909年到1912年,他在柯隆音樂院跟隨史坦巴哈(Fritz Steinbach)以及洛塞(Otto Lohse)學習指揮。
漢斯‧肯納帕茲布許早在1909年就已經跟拜魯特接觸頻繁,他跟隨在齊格菲‧華格納(Siegfried Wagner)以及漢斯‧李希特(Hans Richter)身邊,作為拜魯特音樂節的助理指揮,當漢斯‧李希特死亡之後,他也順理成章地接手他音樂節的工作,而且一做就是五十年。
漢斯‧肯納帕茲正式的指揮生涯,從1910年他擔任穆罕(Muhlheim on Ruhr)的指揮開始。之後1913年他成為歐柏菲德(Oberfeld)歌劇院的總監,1914年他首度在故鄉埃爾柏菲德,以及荷蘭的華格納音樂節指揮「帕西法爾」,從此這部樂劇成為他最擅長的一部作品,他更成為第一位在德國境外的舞台上演出「帕西法爾」的德國指揮。
1918年他受邀到萊比錫國立劇院指揮,1919年又前往德紹(Dessau)擔任指揮。1922年被徵召前往慕尼黑歌劇院,擔任華爾特(Bruno Walter)的繼任者,並在慕尼黑歌劇院待到1936年,他當時在慕尼黑的首演劇目是「崔斯坦與伊索德」。
在慕尼黑的這段時間,堪稱他指揮事業的第一個高峰。他不僅全力詮釋華格納的作品,同時也以史特勞斯、莫札特的歌劇聞名。更致力推廣沃爾夫‧費拉里(Wolf-Ferrari)、柯茲(Coates)、費茲納(Pfitzner)等幾位,二十世紀德國重要作曲家的作品。
漢斯‧肯納帕茲之後成為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的首席指揮,1929年他首度受邀前往薩爾茲堡音樂節指揮維也納愛樂,同時也展開了雙方合作35年的歷史。當時由於納粹禁止他在德國從事指揮工作,漢斯‧肯納帕茲遂搬到維也納,並在1937年擔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維也納愛樂的指揮,一直到1944年為止。
戰後1945年他重回慕尼黑,1951年接掌拜魯特音樂節的總監,製作《帕西法爾》與《尼貝龍根的指環》全集。他不間斷地在拜魯特的演出,從1951年到1964年整整指揮了95場演出,也獲得「華格納作品指揮」的殊榮。
他不喜歡跟樂團有過多的排練,喜歡挑戰演出時不可測的變數,保留音樂的新鮮感。他也不喜歡用指揮棒,指揮技巧不傾向嚴格地要求節拍,或是過多洋溢的表情,兼顧中性與寬厚,但卻又能高度掌握樂團演奏的管絃緊密度。
漢斯‧肯納帕茲十分擅長掌握華格納與布魯克納作品的結構,他能以清楚的邏輯析理,展現這些樂曲內在的深層世界。事實上,他不僅被公認是最偉大的華格納詮釋者之一,他演奏的莫札特、貝多芬、理查史特勞斯、布魯克納也都相當精采。
譬如1936年他應畢勤之邀,前往倫敦柯芬園演出的理查史特勞斯「莎樂美」,精采度至今依然讓樂迷津津樂道。擅長戲劇性演出的指揮祖賓梅塔也說,「就算漢斯‧肯納帕茲以一半的速度,來演奏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聽起來也不會乏味,因為充滿著音樂性。」
1951年他在拜魯特現場演出、由Decca錄音的「帕西法爾」,更是這部作品的曠世典範,之後他又在1962、1963兩年灌錄此劇,都是由Philips發行,表現依然不俗。而他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除了厚重的曲目之外,他的浪漫作品也詮釋得相當不錯,就像夏邦鐵的「露易絲」(Louise)就詮釋得相當精采,另外還包括輕歌劇的演出。
漢斯‧肯納帕茲可說是征服了全球的歌劇重鎮,包括拜魯特、萊比錫、德紹、慕尼黑、維也納、薩爾茲堡、羅馬、倫敦、巴黎、米蘭等地。他一生傑出的音樂功績,也為他贏得法國騎士勳章,以及拜魯特以及慕尼黑的榮譽市民。
下一篇:【新片報到】最愛古典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