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21 17:13:00歐頭

保加利亞次女高音卡沙洛娃的「尋根之旅」

如果看上這張唱片,那就表示你的眼光已經夠格進入二十一世紀,連我都會對你欣賞本片的動機感到好奇!呵呵,這樣說不是質疑你的抉擇,而是無論從卡沙洛娃(Vesselina Kasarova)的資歷與知名度來看,不是對自己的品味很有信心的人,恐怕是不會選擇她的!

卡沙洛娃這張「保加利亞美聲天籟」(Bulgarian Soul)其實是個「尋根之旅」,長久以來她一直在西方社會,演唱著西方作曲家的作品,傳遞推廣西方的文化美學,幾乎讓多數樂迷忘記她來自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地處東西方的交通樞紐,千年以來就是文化交會的所在,充分混合東西方的傳統音樂,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音樂語彙。這一趟,卡沙洛娃從歌劇領域跨進了世界音樂,從西方文化回到自己的故鄉音樂,錄了這張「保加利亞美聲天籟」,展開「尋根之旅」也同時進行自己的「求變之旅」。

本片的歌曲有的由室內管弦樂團伴奏,有些是鋼琴伴奏,有些則是清唱,更有典型的保加利亞女子合唱團搭配,與卡沙洛娃過去演唱的「歌劇」典型迥然不同。作曲者暨民謠學者Krassimir Kyurchiyski重新編曲,以卡莎羅娃色彩豐富的聲音為主軸,配上聽來詭異又略具有催眠感的合唱,無論音樂豐富性或表情,都不輸她過去所擅長的莫札特、羅西尼、馬斯奈、韓德爾「歌劇」,或者是浪漫派的法國「藝術歌曲」。

這些充滿異國風情的歌曲,彷彿為聽者開了一扇夢境之窗,讓我們窺見當代保加利亞音樂與傳統美學的揉合,是一股前所未有的新鮮織度。無論歌名、歌詞、典故、美感,對我來說,幾乎都沒有前例經驗可以依循。但儘管如此,這張唱片依然給我很大的感動,尤其是最後五軌,無疑是這張唱片的核心,歌曲張力令人難忘!

儘管卡沙洛娃這一步跨得極大,但是複習她RCA的過去錄音,依然可以掌握她的「不變」。像是豐富的歌唱表情,誠摯直率的唱工,有稜有角的聲音性格等等。如果,「碰巧」這張「保加利亞美聲天籟」是你的第一張卡沙洛娃,千萬別就此把她歸類定型,好歹也要試過她風靡西方的歌劇錄音,才算認識她。

如果,你先前就聽過卡沙洛娃,我必須承認你對女聲「的確識貨」!也請你好好感受這張新唱片裡的她,聽聽她的歌聲,是否顯然比過去更具生命力,謳歌著土地對藝術家的強大影響。


CD圖說:卡沙洛娃「保加利亞美聲天籟」。(RCA 74321 93658 2,博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