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3 17:26:00祭祖達人

居家祭祖萬代幸福

居家祭祖、萬代幸福(氣候觀察分析)

一、氣候變遷,人類造成:

()過度開伐砍樹是氣候暖化的原凶:

當亞馬遜河的雨林,快速縮減;世界各國的綠地,逐漸減少,大自然調節的功能也就衰退,四季也就日漸不清楚了。

甚至花開四季,四季水果,也一樣變動了。

環視週邊,兒時的綠地那裡去了?小時候爬過的樹怎麼不見了?

綠地消失了,樹木不見了,氣候當然也就變了。

()過度建設築路是氣候暖化的幫凶:

以往,連續下雨兩週以上,才會有地震發生。現在,只要連下三天雨,可能就會有地震的產生。

因為,以往遍地綠油油,下雨時,地面水可以快速下滲變成地下水,地熱比較容易降低。

現在,不是柏油路面就是水泥地,甚至地鐵、隧道、地下道及地下室,地表面幾乎已經被各種人類的建築物封死,下雨時,地面水無法進入地下,僅在地表面流竄,所以淹水是正常現象。

地面水無法快速下滲變成地下水,地熱就不容易降低,相對的容易升高溫度,當地熱快速釋放出來,也就是地震的產生。

()汽車冷氣家庭冷氣其實只是小問題:

專家學者,檢討研究「節能減碳」,往往指向汽車冷氣、家庭冷氣機問題,其實那是末稍小事。沒有綠地及樹木,才是問題的關鍵。當有綠地及樹木的存在,就能消化CO2,就能真正的「節能減碳」。

二、看古城想古人,討論環保:

()只見古城未見古人:

古人建造古城,古城有沒有保護古人?為什麼?

只留下古城,不見往昔的古人。古城是留下來了,但是古人到底到哪裡去了?是古城消滅掉古人,還是古人放棄掉古城?又是為什麼要放棄掉古城?為什麼?

其實,應該是古城變成不適合人居住,所以古人放棄古城,遷移他處重新開墾居住所致。

()現今高樓爾後古城:

古人只是利用石版、石塊鋪路造城而已,就因為阻段水文,造成土壤沙漠化而不適合人居住,只好放棄古城,只好像遊牧民族一樣,逐水草而居,另外尋找安居樂業之處。所以只留下古城,而不見古人。

反觀現在的台灣,因為過度的開發與建設,不但樹林不見了,土壤也不見了。首先是樹林被墳墓取代,後來被各式各樣的建築物淹沒。樹林逐漸減少,所以影響氣候及山區土壤的穩定性。再來,農田逐漸減少,建築物逐漸增加。水泥房屋蓋到哪裡,柏油馬路就鋪設到哪裡。水泥房屋及柏油馬路快速增加,土壤地面相對減少了。因為工業及民生的需要,超抽地下水使用。因為地面被柏油、水泥封住,下雨之後,地面水卻進不了地下,所以土壤開始沙漠化

現代人,只想高樓大廈,只想高鐵、捷運及地鐵等等,可曾思考現今的高樓,也有可能變成爾後的古城,變成觀光勝地。

()開發建設並非正確:

過度的開發和建設,應該思考是否恰當,是不是正確的方法?

例如:台北市基隆河截灣取直的建設,固然產生很多的河濱土地,可以供作公園建設等。其實,當泥沙快速直接沖刷流入大海之中,原屬河沙淤積而成的低窪的台北市,更受地層下陷之苦,只好築高堤防以防水。

適度的開發和建設,是現在政府和人類應該思考的課題。

與大自然和平共存,讓大地孕育人類不是很好嗎?

何必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過度開發而製造災害來困自己。

三、大自然反撲表示大地生病:

()下雨就地震是警訊:

以往,台灣下雨要兩週以上,才會產生地震,氣象局才會提醒遊客減少進入山區,以免因山崩或土石流而影響安全與行程。

但是,近來只要連續下雨23天,或者連續性驟雨,就是滿街滿地的流水,馬上會發生地震,及產生土石流,天災不斷。

短短30餘年不到的環境改變,為什麼氣象、水文、生態變化會如此鉅大,是天災?還是人禍?

當然是人禍造成,不是天災所致。

()大地生病應及早正視:

台灣的土地,也開始生病了

地下水與地面水,不能適度的相互補充,地熱就不能獲得適度散熱。

當被迫作快速散熱,當然就馬上發生地震了。

樹林不見了,山區土壤鬆動了。

高山沒有深根植物來穩固土壤,下雨就產生土石流,這是必然的現象與結果。

因為,平地的土壤地面減少了、不見了。下雨時,雨水滿街、滿地流竄,也就是必然的現象與結果。

()生養大地造福人類:

建議人類放慢開發的速度,重新檢討現在的建設政策。

開發是無法避免,建設是一定要的,但是開發和建設的方法,務必能和大自然共存共榮。

檢討適度的保留綠地,適度的維護樹林(),而且更應該建造綠地,建造綠林。

當人類維護大自然,大自然就會生養孕育人類。

四、居家祭祖萬代幸福:

()人定勝天,不是真理:

只是一句鼓勵人要努力的話,是要大家不要畏懼困難,努力做事而已。人一定要順天,要懂得與大自然和平相處,共存共榮,共創雙贏。請不要忘記,「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

大地是可以孕育萬物的,但是大自然也會反撲的。

()居家祭組萬代幸福:

如果能各自解決各自的問題,各自解決各自的家庭問題,就不會有社會問題產生。

誰有都知道,需要焚化爐和垃圾場,但是就不可以建造在我家旁邊。

反觀,靈骨塔、墳墓的產生,同樣是私心作祟。風俗習慣,其實也是藉口而已!

祖先也是家人,當然也是家中的一份子。土地祖產及房宅,都可能是上一代人所購置留下來的。

土地祖產及房宅,後代子孫要繼承享用。

何以祖先你不要,把他放在靈骨塔、墳墓裡面,放在外面,反而把他又當作外人。

似乎違背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祖訓。

人人祭祖念祖,祖先當然就會庇佑後代子孫,當然就萬代幸福。

()居家祭祖省錢省事:

居家祭祖,其實十分方便又省錢。

以往,有四合院,有神明廳,有神桌。神桌之上,有神明有祖先。早晚上香,或者初一十五禮拜,就是生活習俗,也是家庭倫理教育的起始。

現在,四合院消失,小家庭產生。神明廳不見,神桌不見,神明、祖先也不見了。所以,家庭觀念淡薄了,家庭教育的功能也式微了。

其實,是可以瀰補的,可以重新建構家庭關係,豎造家庭教育,營造家庭倫理氛圍的。

只須,推動居家祭祖的生活模式,以歷代祖先、同源同宗的關係,以居家祭祖當親情的介面,連結連接親情的關係,一同一起祭祀祖先就可以。

何況,居家祭祖是完全符合風俗習慣,各種宗教都適合的祭祖方式。

而且,居家祭祖是最省錢省事的方式,平均每個家庭每人次可以節省4.5萬到45萬元之譜。

只要,在yahoopchome等網站首頁,輸入「居家祭祖」或「祭祖達人」等做蒐尋,就可以找到相關的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