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7 22:56:19黑色眼睛
書讀完了
梁文道的《弱水三千》的序文裡,說起金克木有本書話集,叫做《書讀完了》.書中引述了一段故事:”話說陳寅恪先生年少的時候去見史學前輩夏曾佑,那位老人對來訪的晚輩說:「你能讀外國書,很好;我只能讀中國書,都讀完了,沒得讀了。」陳先生大驚,以為老人家糊塗了,怎能說出這麼荒唐的話。...但是到了陳先生自己也老了,才發現那番話有理,中國書果然是讀得完的!”
當時嚇了一跳,仔細想想,卻頗有道理,於是又再嚇了一跳.書在我生活中據有重要的位置,要是哪天我的書也讀完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我覺得有必要再仔細想想.
終於發現問題出在”讀”字.謝天謝地,”我讀得書少”,現在也幾乎不讀書.有生之年,我的書肯定讀不完.況且我基本上只是”看”書,不求甚解.
讀書和看書分別很大,主要在於閱讀的心態.”讀書”志在求知,”看書”旨在求趣.學問深厚的老學者閱遍各種書籍,再也不能從書中獲得新的啟迪,書就真是讀完了.我不禁敬佩那些飽學鴻儒,大半生勤奮求知的結果,是一個外人無法明白的孤寂境界.那時候,人老了,書讀完了,互相切磋相互扶持的”同學”也都散了,一個人在另一個廣闊的空間裡繼續探尋,倚賴的是甚麼? 又是怎樣的光景?
幸好我不求甚解,才不會繼續想這些像”天掉下來怎麼辦”的問題.”看”書就有這種好處,喜歡的話可以胡思亂想,碰壁的話就打道回府,無趣的話就棄如敝屣,有趣的話愛怎麼看就怎麼看.
因為”看”字的涵義很廣,可以是認真的閱讀,也可以是隨便的翻看.只說明眼睛在”看”,可不管腦子怎麼”想”,更不問目的如何結果如何.書上印著:”書讀完了”.你可以大吃一驚,仔細思量,想:”書真的可以讀完嗎”;也可以當作是糊塗荒唐,一笑置之;更可以認為是聳人聽聞,視而不見.無聊的話,也不妨細細揣摩: 史學前輩對來訪學子說這樣的話,是甚麼原因,藏著怎樣的心境? 多事的話,還可以問: 作者引述這個故事用意何在,居心叵測乎? 當然,有事的話,大可以合上書本,以後再看好了.
所以,書或者讀得完,但肯定看不完.弱水三千,慢慢享受.
(2007/5/6, HK)
當時嚇了一跳,仔細想想,卻頗有道理,於是又再嚇了一跳.書在我生活中據有重要的位置,要是哪天我的書也讀完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我覺得有必要再仔細想想.
終於發現問題出在”讀”字.謝天謝地,”我讀得書少”,現在也幾乎不讀書.有生之年,我的書肯定讀不完.況且我基本上只是”看”書,不求甚解.
讀書和看書分別很大,主要在於閱讀的心態.”讀書”志在求知,”看書”旨在求趣.學問深厚的老學者閱遍各種書籍,再也不能從書中獲得新的啟迪,書就真是讀完了.我不禁敬佩那些飽學鴻儒,大半生勤奮求知的結果,是一個外人無法明白的孤寂境界.那時候,人老了,書讀完了,互相切磋相互扶持的”同學”也都散了,一個人在另一個廣闊的空間裡繼續探尋,倚賴的是甚麼? 又是怎樣的光景?
幸好我不求甚解,才不會繼續想這些像”天掉下來怎麼辦”的問題.”看”書就有這種好處,喜歡的話可以胡思亂想,碰壁的話就打道回府,無趣的話就棄如敝屣,有趣的話愛怎麼看就怎麼看.
因為”看”字的涵義很廣,可以是認真的閱讀,也可以是隨便的翻看.只說明眼睛在”看”,可不管腦子怎麼”想”,更不問目的如何結果如何.書上印著:”書讀完了”.你可以大吃一驚,仔細思量,想:”書真的可以讀完嗎”;也可以當作是糊塗荒唐,一笑置之;更可以認為是聳人聽聞,視而不見.無聊的話,也不妨細細揣摩: 史學前輩對來訪學子說這樣的話,是甚麼原因,藏著怎樣的心境? 多事的話,還可以問: 作者引述這個故事用意何在,居心叵測乎? 當然,有事的話,大可以合上書本,以後再看好了.
所以,書或者讀得完,但肯定看不完.弱水三千,慢慢享受.
(2007/5/6,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