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5 11:58:27Gina

林志炫《沒離開過》

我對西洋歌曲填上中文詞的翻唱一直沒什麼好印象,英文詞雖然未必有什麼意境可言,但和旋律結合起來聽的是種氛圍,中文寫愛卻往往寫得太過灑狗血,聽多了讓人疲乏不說,也覺得破壞了歌曲原有的感覺。

不過最近聽到林志炫的一首新歌《沒離開過》(翻唱自Celine Dion的《I Surrender》),卻意外讓我改觀,先前聽過他演唱英文版原曲《I Surrender》(原唱Celine Dion),感覺普通,這回聽到重新填上中文詞的版本,頗為驚艷,一向學院派的美聲多了那麼一點搖滾腔,歌聲隨著編曲不斷向上堆疊、向外擴散,穿透力、感染力強大到讓人無法招架,說真的....我頗愛這種感覺。

從「優客李林」到林志炫,經典從來沒少過,我聽那些歌,到KTV也唱那些歌,但很奇妙的是,讓我極度欣賞的卻往往是林志炫的翻唱作品,每首歌唱來會產生屬於他的獨特。1995年【一個人的樣子】專輯是我真正感受到這個聲音的開端(雖然我始終沒成為他的歌迷),專輯曲目的第一首《你的樣子》就鎮住了我的聽覺,唱得雖然沒有原唱羅大佑那般狂放,卻唱出了另一股不同的力量。記得那時候曾有廣播節目將兩個版本做了對比,主持人用〝破鑼嗓對上超級美聲〞來形容箇中奧妙,沒有評斷孰優孰劣,只是讓聽眾知曉翻唱的來源,和從重新翻唱中聆聽新的概念。或許因為羅大佑的咬字比較不清,所以讓我喜歡上聽林志炫的版本,那時候只覺得他的聲音很圓潤,聽得很舒服,偏重鼓聲的編曲很有力道,卻忽略了屬於歌中的故事和歌曲的生命。

此次聽到《沒離開過》,卻是一股腦的被拉進故事之中,感受著主人翁的情緒和心跳。
依然是寫愛的詞,寫得卻是發現對方一路無悔的守護陪伴,那其實是很甜美的情懷,但《I Surrender》的曲式和甜美似乎一點都沾不上邊,於是....這首歌的詞、曲碰撞出了奇特的磁場;歌者用第一人稱唱著故事主角曾經不懂珍惜的傻、曾經不在乎的輕浮,唱著自以為在跌撞中度過的感情路,某一天,當感嘆再度襲上心頭時,才赫然發現自己真正錯過的其實就在身邊,情緒最終歸結於感謝,帶著點愧疚、懊悔....然後真正發自內心的感謝。

這首歌很難表現,不是因為旋律有多艱澀(雖然原唱Celine Dion唱功很超級),而是要精準抓到情緒很難。曲的本身原本就已具有翻山越嶺之勢,中文詞所表達卻又極度內斂,雖不用唱到撕心裂肺,卻也不能平平淡淡帶過;林志炫的音域寬廣,翻山越嶺不成問題,美聲唱法也具備某種程度的內斂,演唱或許本就遊刃有餘,但林志炫卻突破了自己以往的唱法創造出不同的格局,這是首越到後面越精采的作品,〝堆疊〞不是一個勁兒的加重再加重,而是在濃烈中巧妙的點綴清淡,演唱口形的些微改變、共鳴點的上下微調,對比大陣仗編排的弦樂,巧妙形成牵一髮動全身的情緒波動,所以聽者能輕易〝看〞到歌曲的畫面,能強烈感受到故事主角的心境,真實且絲毫不矯情。這,即使是公認的實力派的歌手都未必能做得到,聽著《沒離開過》,不得不承認,林志炫對於這首歌的詮釋功力已先一步到達時下歌手追不到的境界。

《沒離開過》,感受到情緒,感受到心跳,也聽得出林志炫歌藝的精進。
 
**********************************************************************
【後記】
 
專輯裡還收錄的另一首英文歌《She's gone》的中文版,個人就不怎麼欣賞了........

 
Tom 2013-12-18 11:26:00

本人是音樂白疵不過無意中聽到此歌才知道甚麼是繞樑三日你的批評真神

版主回應
我也不是專業,只是寫寫個人感覺而已 2013-12-20 0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