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06 08:13:54Gina

【轉載】羅大佑【美麗島】聽後

「這麼幻想這麼孤單」的童年裡,「80後」的我不合時宜地從小聽羅大佑長大。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華文歌裡我祗聽他的歌。我喜歡他直指人心,不多修飾的歌詞,把字音的抑揚配合旋律,讓深刻批判也能琅琅上口。更重要的是,即使在最辛辣的諷刺中,他也不忘時時強調一種肯定、積極的態度。羅大佑彷彿在說:雖然這世界孤獨地亂轉不停,但祗要我們誠實面對,總能讓明天能有更好的出口。這一貫的態度,從巨觀的華人情境、具體的時勢諧擬、到個人的成長情思,羅大佑的歌給了我不斷創造的力量。

2002年冬季,48歲的羅大佑,出版了【童年】成長傳記。與上一張專輯暌違十年後,2004年,《童年》裡隔壁班的小孩長大成人,羅大佑在這張【美麗島】裡,卻伏藏著中年茫然失措的暗流;專輯裡各首曲子間情感反差極大,令人難以一氣聽畢而不致錯亂。從好處說,詞曲搭配上更純熟老練,有些曲子裡名言警句豐富,直追早期【我所不能瞭解的事】的密度。唱腔雖然沒變,但是咬字較之以往清晰,實屬意外之喜。

整體感覺上,專輯裡充斥「虛擬」、「解構」的意象,不止是應歌詞情境需要,而是根本上放棄了「總能夠找到如此出口」的態度,俯首承認「時代在變得更加虛擬難追」。這在《美麗島》一曲中不斷複誦的「飛奔入壹零裡 / 真心換虛擬意」裡特別明顯。羅大佑一貫的批判深度,也因此失去了以往的建設意義。尤其是Bonus CD裡的歌,往往流於單純的宣洩,彷彿在說:既然不知如何是好,無妨罵一下檯面上的政治人物,讓茫然失措的苦悶可以得到一時的爽快吧。

面對這種茫然的方式,在第一首《伴侶》裡是最積極的:「伴侶有一顆不能怨尤誤解的心 / 每一個握手將不再猶豫 / 守望堅持與患難的伴侶」,也就是從珍惜身邊的人做起。曲子旋律不反覆,開場不鋪陳,伴奏祗有鋼琴,措詞雋永完整,從具體的SARS事件著眼,體現迷茫新世紀裡相互關懷的必要,是專輯裡我最喜愛的一曲。詞曲貼合縝密,思路清楚,「寶貝 人和人像拼圖遊戲」、「迷失的春天 / 告別要堅強」、「解構的生靈 / 交織的羅網」都是很突出的佳句。

緊接著就是《美麗島》。作為整張專輯的核心。它是專輯裡取徑最大、最誠實,雖然雜亂但完全沒有流於空泛的作品,可以當作早年〈將進酒〉的結束。當年「雙手擁抱是一片國土的沉默 / 少年的我迷惑 / 故園回首明月中」傳達古中華文化和台灣現況的難以彌合,是羅大佑持續創作的基調之一,也是多年來他歌詞裡積極追尋的目標。可是《美麗島》從一起頭就絕望了,在絕望和心亂中,不斷使用對比的雙字組,傳達出強烈的不確定感。面對接續《將進酒》的「故土夢裡追 / 歸鄉共飄泊去」,卻祗能有「飛奔入壹零裡 / 真心換虛擬意」的答案,也就是眾聲喧嘩,已不能彌合也毋須彌合,所以沉痛。這種沉痛具有史詩的規模,曲調也成功帶到了遺民哀歌的高度,因此沒有落入俗套。

《舞女》描寫得了肺癌的舞蹈家羅曼菲,結構非常完整。為特定的親人而寫,寫的是特定情境,這首圓舞曲的意境歷歷在目。「旋轉的舞女的身體使音樂也忘了如何呼吸 / 胸口的胸口的喘氣在雕刻著童年起躍的你 / 流轉的天體在浮現 稀稀霎踢踢踏足聲」感人不已,引出很基本的、無關宏大論述或情結的、單純美好的存在。

《手牽手》以政治諷刺而言,祗是平平。編曲差強人意,唱的用力,雖然「搞到天災人禍後還要強出頭 朽不朽」有點意思(而且依曲調,大概誰也會聽成「羞不羞」),但也只有那一點不朽/不羞的趣味而已。《初戀的少年家》節奏感強,詞曲搭配恰到好處,唱來剛好,用一種愛惜的態度呈現城市青年的心境:「我行過每天你踏的土腳 是緣分的對換 / 臺北的少年家 台中的少年家 高雄的少年家」,是一首可愛的小品。

《啊!停不住的愛人》,專輯裡唯一用鼻音從頭唱到尾的歌,很有些帶動哭的感染力。尤其是聽到當年《穿過你的黑髮的我的手》,已然成了「讓這雙蒼涼的雙手 / 細細數數變色的黑髮」,而「小妹 / 我們有溫暖的過去 / 迷惑的現在 / 未知的將來」變成了「即使我餘生將被受難給誤解 / 顛覆在那無奈個的長夜」,個人在分飛崩亂的背景下流離懺悔,終結於無可如何的意象上,足以讓人同聲一泣。

《網路》很有創意,做詞用力,唱得也用力,嗓子都唱破了,竟然還有人評論說:「看不懂跟網路有什麼關係」。這首歌處理網路上的情色文化,有「窗口裡浪浪也色浪浪也色迷」這個恰當的佳句;「損毀的那一頁 微笑的童貞」也極中肯。「妳陽春的計謀 悲不勝悲」 和 「奉上妳的開啟 定下妳的規矩 顛顛覆覆何等地位」更是多麼精闢啊啊啊(但是沒有經驗的人看了也是不會懂的)。小小缺憾就是結在「這種事情哪有是非」上,雖然確實沒有是非,但是比之副歌裡的深刻分析,蒼白了些。

《傾城之雨》敘述台灣社會喧騰一時的白曉燕案。和《伴侶》一樣,它把集體記憶具象化後做了處理,有讓人安心的療傷功能。「為何造化那傾城的無法挽回的演化 / 傾城之雨傾城之雨 傾盆在鍛羽之下」意象清楚但贅字稍多(而且「鍛」是錯字,但是唱得很順...)。不過這首歌主題明確,召喚出的意象強烈,那聲「情竇初開中就讓她羽化」的嘶喊確能令人心碎。

在三首微觀尺度上的好歌之後,《往事2000》刻意抽高視野,卻予人後繼無力之感;許常德與羅大佑合寫的詞意模糊不明,沒有脈絡,使人難以同情。「多情笑我 莫可奈何的心 怎樣 / 是往事未來 往事未來的假定」不僅沒有意在言外,連基本的通順都成問題。缺乏高度,也沒有具體情感,所以成了囁嚅,祗可惜了順耳的曲調。這首正是專輯裡迷茫暗流的一項具體例子。

《綠色恐怖份子》砰恰砰恰的曲調很像《超級市民》,從頭亂到尾,背景的雜音、電話聲、槍聲,非常口語而不合文法的詞句等等,都予人一種好像是嘲諷槍擊案「亂來」的感覺。無論政治認同如何,我至今尚未碰到聽了「讓你擋子彈真不好意思 原來我們通通是白痴」不會笑出來的人,足見這首諧擬的成功。

主專輯結尾林夕撰詞的兩首尤其空泛,比不上以往林與羅合作過的《皇后大道東》等佳作。《時光在慢慢消失》流於油膩,面對茫然情境竟祗能提出「秒針無情的手勢 該羨慕白痴還是抵抗著末日」的套語。《寧靜溫泉》好些,但仍以同脈絡下的「只有一無所求才讓所有人滿足 / 忘了的問題就不用解答」做結,這首的編曲優美,其實是上乘之作,「告別我們邂逅的巴別塔 / 天地一剎那開出一朵花」曲調伏貼,成功渲染出精神鴉片的美感。鴉片味道好但沒什麼營養,嗑完之後自然「忘了的問題就不用解答」。專輯以此做結,實在顯得虛弱,但似乎也只能這樣了。

羅大佑很用力地要繼續保持洞見與批判的姿態,沒有不痛不癢的歌,實可謂「顛顛仆仆熬到這裡不易」。然而他似乎覺得,迫於環境結構的限制與無奈,自己的洞見已經難以對關心的社會情境,激起人文關懷的效果,或是引起基進的反思;這從羅身為創作者的角度看來,正是「真心換虛擬意」。談到歌壇的現況,羅大佑曾於訪問中憂心表示「音樂的最大危險,就是被當成資訊,科技發展迅速,音樂推出得太快、太多,導致它與心靈的感受慢慢脫離。」但這次,羅要他的聽眾認真做些什麼呢?他無法再說出什麼。


(文/autrijus)